第四节 兽医
第四节 兽医
1956年九三分场由赵智任兽医,担负全分场6个生产队牲畜的防治灭病工作。1958年兽
医增加到两名。
1960年,李德武、黄公、张海川相继分配到场,充实了畜牧兽医队伍,加强了兽医技术力
量,成立了尖山农场兽医站。
1969年组建兵团,兽医站隶属团司令部生产股,由黄公任站长,兽医2人,药剂1人,(学
员3人)各连队均配有兽医技术员或防疫员。
1974年末,四十八团和四十九团合并:两个兽医站合为1处,成立了四十九团兽医院,由
刘宽瑞任院长,设门诊组、防疫组、配种站、药房、化验室。此时,各连队的兽医技术员或兽
医防疫员,除担负防疫灭病工作外,还担负着家禽饲养管理的技术指导。兽医院自1973年开始
实行每月的兽医例会制度,届时各队兽医集中汇报本单位的畜牧生产、防检疫和畜禽发病情况,
互相交流经验,也学习业务技术,并研讨所发生的一些疑难病例。在诊疗上也由只靠临床诊
断发展到实验室化验分析,给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了诊断准确性。随着事业的发展和
科学技术的进步,兽医器械也在不断的完备,已配有电冰箱,高倍显微镜,恒温干燥箱;水浴
箱,培养箱,透视机及其各类临床诊断器产科器械和各种化验试剂等。一般的实验室检查均可
进行。
为了培养畜牧兽医的技术人才,充实后备力量,场职业高中于1987年开设了兽医专业班,
招收了53名高中毕业学员,学期一年。
1988年,职业高中兽医班学员毕业,根据择优录用的原则,首先分配了9名毕业生担任生
产队的兽医技术员。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对兽医人员实行目标管理,把防检疫、治疗和奶牛保险等内容做为主
要目标和工资奖金挂勾,实行“三定三奖一罚”,调动了兽医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
保证了服务。为了提高兽医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实行基层兽医的全面考核制度,到各队
进行民意测验,按服务态度,业务能力、疾病治疗、坚守岗位、药品器械管理等内容打分,以
此考核兽医的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奖罚。
到1989年末,全场有高级畜牧兽医师2人,兽医师6人,助理兽医师8人,兽医技术员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