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客、货运输

第三节 客、货运输


货运任务一是产品外运,小麦、大豆、杂粮、土豆、甜菜和农付产品的上交,二是购
进物资:化肥、煤、农药、砖瓦、沙石、木材等的运输。
  1958~1961年,全场货运量每年在万吨上下,完全由牛、马车运输,交粮由九三局车队承
担。
  1962~1966年,货运量在4~5万吨,全场的4台汽车已代替了牛、马车的畜力运输,但交
粮等大宗物资运输,仍由九三局汽车队完成。


  1967~1978年,货运量每年在13~19万吨,全场有汽车47台,胶轮拖拉机86台。牛、马车,
运输退居二线,只担负为职工拉烧柴和积肥等项运输。部分生产队已全部淘汰了牛、马车。
每年除麦收有部队汽车支援交粮外,其它物资运输,全由场内机动车完成。
  1979年~1983年,是尖山农场的盛世时期,各项事业飞跃发展,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总产
量达3万吨左右,上交粮达2万吨,由于逐年盈利,每年基本建设任务加大,此间共建楼房1.8
万平方米。全场货运量共达23万吨,全由56台汽车和107台胶轮拖拉机自行运输。由于基本建
设任务大,国拨木材远不能满足需要。自1981年开始,由内蒙古牙克石林管局的毕拉河林业局
自购木材,每年1 500米,往返600公里汽运。
  到1989年全场年货运量已达13万吨,职工个人经营的载重汽车,无论东风还是解放,常常
是超载行驶,一般单载重都在8吨以上。
  客运从1977年开始。1977年以前由九三局客运站1台汽车,每天两次往返场部至九三局。
通车路程只有9.8公里。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到1977年,全场已有公路105.8公里,
为了解决职工家属出门难,决定自己购买客车,当年购进黑龙江661型大客1台,往返于场
部至铁锋农场场部。1979年又购进第二台黑龙江661大客车。1980年场内循环公路建成。开始
两台车循环往返,由最边远的二十三队、十九队、二十四队直通九三局终点通双山车站,极大
的方便了职工群众。到1989年统计,全场年客运量达10万人次。
  1989年,全场对职工个人经营的汽车,实行了统一管理。即统一停放,统一调度,统一结
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