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自来水、暖气设备及其安装 1971年春,依安县工程队支援本团在机关食堂右侧打机井2眼,同年11月份,建起29米高
的大烟囱和4层楼的方型水塔、当年食堂用上了自来水。1973年昂昂溪水文地质勘测队在场部地
区打深井2眼,最深达150多米。1980年由江苏省包工队包建一座28米高的水塔和昂昂溪水文勘测
队打的深井配套,9月末完工.容积为150立方米。1981年秋,居住在场部地区的干部、工人家属、
学生会战挖沟埋设自来水管道,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共埋设主管道及分支干道5 500米。各栋
住房的接户管道,由各栋房住户自行挖沟。水管、阀门、水嘴等材料由基建科统一供给,由各户
自行安装。10月16日正式通水,场直地区的700户居民吃上了自来水。从此扔下了扁担、水桶、
结束了手摇肩挑的笨重体力劳动;人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到1983年末场直地区1044户全部吃上
了自来水。
兵团时期,各队陆续打深井,修简易井房,用管放水。1976年三队建小水塔一座,因管道安
装不合格而未能受益。1983年基建科为生产队设计了36吨小型水塔的标准图纸。同年底,二队、
五队建成水塔,并用上了自来水。
1971年安装第一台采暖锅炉,容量为2 吨。由五师设计并派人指导安装。采暖面积为机关的
2 栋办公室计848 平方米。1979年以后,随着楼房的逐年增多,采暖设备在不断的增加,采暖面
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到1983年底,场部地区共有大小锅炉12台,总容量为18.3吨,采暖面积为35
240 平方米。由于集中供热采暖,一是节约了燃料,二是改善了环境卫生。
1983年学习了外地先进经验,改进锅炉构造,自制了3 台下焰式锅炉。这种锅炉造价低,由
于燃料充分燃烧,节煤效果尤为显著。场部汽车队安装了两台这样的锅炉,冬天只。点燃运行了
1 台,带动采暖面积17 400平方米,管道最远(科教楼)达620 米,每天耗煤6.5 吨,以采暖期
180 天计,每平方米采暖面积耗煤为67公斤。而改装前的1982年冬,场部机关锅炉房和汽车队锅
炉房并线供热,3 台锅炉一冬耗煤1 400 吨,采暖面积为10 20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耗煤137
公斤,由此可见,改装后比改装前每平方米节煤70公斤。占50%强。(附场部地区集中采暖面积
统计表)
职工住户家庭采暖,一直沿用火炉、火墙,自1971年开始安装土暖气。即利用每日三餐做饭
的余热带动小型土锅炉,一般可带6 ~7 片暖气片,不但增加了室内的温度,还可提供温水。
使用,也相对的减少了燃料的消耗,场部地区据不完统计有60%住户安上了这种土暖气。
场部地区集中采暖面积统计表
1983年末统计数。
历年基本建设投资完成和使用情况表(1) 单位:千元
历年基本建设投资完成和使用情况表(2) 单位: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