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通讯机构、设备及通讯网

第二节 通讯机构、设备及通讯网


九三分场时期,有场部通九三荣军机械农场一对线路,一部电话。
  1958年分场独立为九三农场,场部设一部30门磁石式总机当时的8个生产队已全通电话。
电话机全是由部队淘汰下来的0743型电话单机,没有避雷设备。总机房有两名女话务员,一名
男线务员兼执夜班总机,白天维修线路,有时还兼管场内邮递业务。此时的通讯工作由办公室
秘书负责。由于设备条件差、资金不足、维修器材奇缺,线路的各项通讯指标均达不到要求,
只能维持通话。除通九三地区和五队线路是双线外,其余全是单线或串联电话,当时三队与八
队串联,四队和七队(今二十一队)串联。到1962年全场有通讯线路32.7杆公里,电话机17部。
  1963~1966年,通讯事业发展较快。用部分自筹资金,由各队抽出12人,更新了通九三局
和三队、四队、五队、六队、七队、八队、畜牧队的线路,由原来用树杆临时支撑起来的线路,
全部换上了白木杆,计32杆公里,但因铁线奇缺,线路的单双线状况没有改变。只是绝缘电
阻和对地电阻技术指标有了改善,使通讯质量有所提高,此间,新购进1台100磁石式总机换下
了原来的30门总机话务员增加到3名,兼场广播站广播。线务员增到2人,配备两台自行车,使
故障的阻断时间缩短.由于单线串联电话较多,增设了避雷设备,机关增设办公室、又增加5
部电话,共22部,全换上了新的电话单机,提高了通讯技术、保证了生产中的通讯联络。
  1965年铁锋农场建立,共8个生产队。1966年建新农场撤销,并入两个队即九队(今十九
队)、十队(今二十队)。全通电话,场部有100门磁石式总机一台,话务员3人兼有线广播,线
务员2人,2台自行车,线路为33.2杆公里,除九队和十队为双线外,其余全为单线和串联电
话,共有电话机16部。当时附近有3个部队农场的电话通过铁锋农场总机接转。
  1965年3月新建第三生产队(今七队)架设线路4.5杆公里,为单线和六队串联,使全场的
通讯线路增到36.5杆公里。
  1969年组建四十八团(铁锋农场)、四十九团(尖山农场)、团司令部设通讯股,设股长和通
讯参谋,组建了警通排,设警卫班、通讯班、外线班和话务班。人员构成绝大部分为知识青年
(兵团战士)为适应战备需要,配备了轻武器和报话机,当时四十九团共装电话63部,团内主要
首长家里也安装了电话。1969~1976年间,团内投资加强了通讯建设,由通讯股负责,组织警
通排组成了架线队,对单线、串联线路全部进行改架和更新,所有线路全改为双线。对师部
(五师)开通了B845、B846、B847单三路载波机,总机设备也进行更新,并配齐了全部附属设备。
1970年五十团搬迁查哈阳地区,有3个连队划归四十九团,线路全为单线。又架设了九队至十
四队(原五十团一连)7.7杆公里线路,十队、十五队线路8.2杆公里。全团通讯线路共达52.4杆
公里。
  四十八团组建后,共有电话57部,对师部开通了B845单路载波机,总机也进行了更新。
1972年改架了一连(今二十一队)至十连(今二十队)的主干线路。1973年架设了十连至八连(今
十八队)的主干线路。1974年架设了十连至五连(今二十五队)和十连至九连(今十九队)线路,
全长为14.5杆公里。
  1975年,四十八团、四十九团合并为四十九团,使两团的通讯网合为一个,原四十八团的
总机改为四十九团的分机,同年由团通讯股组成架线小分队,对原四十八团二连(今二十二队)
至三连(今二十三队),五连至四连(今二十四队)的线路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了线路质量,使全
团形成了完整的通讯网,保证了生产和战备的需要。
  1977年恢复农场体制后,通讯股撤销,通讯由武装部代管。之后,成立了通讯电力科。
1979年通讯电力科撤销,建通讯站,专管通讯业务。1980年购进122型文字传真机和管局开通了
传真业务。1981年从上海购进150门供电式双座总机和50门单式总机各1台,更新了总机和分机
设备。1982年又购进三路载波机,之后,又购进12路载波机。
  1985年,农场机构改革,组建为通讯电力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公司下设通讯站。
为方便工作,农场为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装上了电话,到1989年底,全场通讯线路为121杆公
里,管理人员2人,话务员10人,线务员7人,电话2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