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1968—1976年兵团时期,作为集体所有制的“五·七”队,一是为了解决家属参加劳动、
增加收入;二是为了解决当地的蔬菜供应,主要经营项目是种菜。团里除给解决土地外,其它一
切生产工具、资金统由“五·七”队自筹解决.实行评工计分,年底结算分红,按劳分配的社会
主义分配原则。团直“五·七”队1968年建立,当年就生产蔬菜几十万斤,基本上满足了团直单
位的夏、秋两季蔬菜供应。到1976年底,团直家属队已发展到100多人,除种植蔬菜外、还开展
了服装加工、粉房等多种经营项目,创造产值100多万元,方便了职工生活、增加了家庭收入。
1977—1978年是兵团撤销恢复农场体制时期。1978年3 月27日,场下发的《家属“五。七”
生产队试行方案》中明确了“五。七”生产队是农场全民所有制领导下的集体经济,是各级党领
导下的开展各种生产劳动的组织,是为生产、生活、战备服务的。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自负盈
亏。每个队员划给一垧地,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采取自筹与公助相结合的办法解决。经营项目以
种菜为主,也可以种工业原料和甜菜;经营加工农付产品的小作坊,小手工业;养禽、养畜;也
可以经营部分服务性行业。其生产计划一律纳入场、队的生产计划。无权私自处理任何产品,一
切产品的价格统按国家规定价格执行。积累与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在逐年稳定不断增收
的同时,要不断的增加集体积累,在扣除当年生产费用的基础上,留出适当的公积金,用做购买
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留出适当的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然后再行分配,但最多不能超过二
级农工标准。如结余,可将80%用作以丰补欠,20%作为超产奖励。还给各“五。七”队配备了
老干部或老职工,充实“五七”队的领导力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富国富民的政策,贯彻“调整、改革、整顿、
提高”的方针,农场逐步开始克服左倾思想的种种束缚。开始改变过去单一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
经济结构,进一步发展了集体经济。场直“五。七”队170 人种地 300亩,又开设了服装加工、
修鞋、粉房等项目,自办了瓦厂、生产玻璃纤维石棉大瓦12 800块,仅此一项就收入近10万元,
全年总收入达165 000 元,平均日工资为2.8 元,比全场职工平均日工资高1.1 元。
1981年党委提出“三扇门”一起开,“三个轮子”一齐转,6 月份决定建立集体所有制的纸
箱厂,投资52.9万元,先派十二名老工人和经过考试录用39名待业青年。1982年下半年试生产,
生产瓦楞纸42吨,当年销售14吨,产值达1.6 万元。1983年,场又投资4.4 万元,购置了全套的
纸箱设备当年生产纸箱1.2 万个。
集经办除抓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外,还采取自筹与公助的办法,集资办青年商店一处,
安置了5 名待业青年。为二队引进黑加伦15亩(3 万株),为九队引种中药材黄芪10亩,并为这
两个队培训了4 名技术人员。引种红芸豆195 亩,为十六、十七队购置奶牛12头。
1982年,全场有集体企业34个,职工688 人,约占全民职工的11.4%,产值达32.4万元。
人均收人394 元,最高的二十五队,人均收入875 元,最低9 队为106 元。
同年9 月,场对集体企业中的领导班子、职工队伍、劳动组织与劳动纪律、财务管理等进行
了全面的整顿,落实了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经过整顿,1983年初有集体企业28个,
职工除去接班、上学、参军剩下432 人。其中职工子女325 人,家属107 人,耕地4100亩,生产
甜菜118 万斤,粮豆3.9 万斤,蔬菜49万斤,马铃薯28万斤,瓦楞纸90吨,纸箱1.2 万个,完成
建筑面积3 200 平方米,采掘火山灰 3 000立方米,打野干草580 吨,积肥3 600 吨,修路13.3
公里,造林1 163 亩。总产值达55.7万,约占全场总产值的4.4 %,比1982年增长73%,公共积
累6.3 万元,比 1982 年增长50%,人均收入450 元,比1982年提高14%,收入最高的十五队、
人均1 549 元,二十六队、十九队、二十四队、四队、十八队、农建队人均收入都在500 元以上。
纸箱厂由于管理不善,缺少煤、油等材料,只进行了半年生产,亏损了4.3 万元。
到1984年底,共涌现出先进集体6 个,扶持集体企业的先进党支部4 个,先进班组1 个,先
进生产者54名,基建队、二十六队被评为总局的先进集体,王玉梅被评为总局的先进个人。
1988年,场直集体企业建筑队完成了乳品厂和小学两个锅炉房50多万元的建筑任务,职均收
入达2 000 元。同年9 月,劳动服务公司集中全场150 余名待业女青年学习抽纱刺锈,由山东省
梁山县请来4 名老师,1 个月后生产成品,绣出沙发垫400 块,每块手工费8 元,后又和本省兰
西县刺绣厂联合生产绣裤800 件,由于国际原因,产品无销路而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