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财务 1962年,省国营农牧场财务工作会议以后,农场批判了不注重经济效果和家大业大,浪
费点没啥的错误倾向。树立勤俭办企业和加强经济核算的思想,加强经济专业人员队伍。建立
健全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实行场、队两级核算。这一年为了增产粮食,增加财政收人,全场推
广了三队的财务工作经验。三队通过生产队开展班组核算,修理费比上年降低53%。全场当年
盈利14.8万元。
1967年正处“文革”高潮,一切事物都在革命化。财务工作是党、政、财、文大权中的一
权,自然首先在革命化之列。强调财会人员必须首先实现思想革命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懂得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要敢于革命,打破旧框框,彻底摆脱修
正主义的国营农场财务制度。由于光破不立,财务工作只是冠以革命化的口号,并未见什么革
命化的具体内容。
1974年,团党委在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开始注意加强财务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财经政
策观念,提高经济核算思想,使财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除认真按黑龙江省农牧
企业财务管理试行办法执行外,又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了财务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在全团内
贯彻执行。这个方案的中心思想是贯彻“党委当家,群众理财,财务统管,计划开支”的原则,
凡重大的经济财务之事都必须经团党委讨论决定。连队的较大开支,也必须经党支部集体讨
论批准。连队成立了以会计、统计、出纳、保管员组成的核算组,是连队领导的参谋部。做到
四有,就是出勤有考核,成本有核算,消耗有定额,收支有手续。为改善经营管理定期召开经
济分析会,检查生产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核算单位及时编报各项会计报表,以反映企业经济
活动的各个过程和结果,做为检查和考核计划和政策执行情况的依据,并规定每月的25日为财
务会计的集体办公日,内容是传达上级精神交流经验和处理业务。
其二是加强生产资金的计划管理。规定了资金的审批使用权,集中于团党委,在党委统一
领导下,全团的经济业务由供应股归口管理,各项资金的开支实行计划审批制度,各单位每月
编报用款计划,经批复后使用,不经批准和计划外开支一律不得支付。临时急需用款,事先写
出报告,说明理由,经供应股审查,团首长批准方可支付。各种材料物资的采购,由物资股统
一安排,连队不得外出采购。物资部门要加强计划性,搞好调查研究,防止盲目性,造成积压。
物资的采购要在分配的指标和限额内进行,实行计划送审制度。严格了现金管理制度,一切
收入要及时送交供应股,连队不得坐收坐支。
其三是加强对产品的管理,规定一切农、副、畜产品的销售,统一由商业部门管理,生产
单位不能直接出售。牛奶、肉类、蔬菜由连队直接出售的。按规定执行。对内部加工的豆制品,
在保证收回工本费的情况下,可低于市场零售价的10%。蔬菜、瓜果可低于10~20%。一切
生产出的产品进入销售领域,实行检斤过秤,验质入库,专人保管,并要定期定点。数量正确。
质量完好。对因保管不当造成损失的,应追查责任,分别情况处理。各单位的产品销售,要
严格执行财务手续,不准赊销。
其四,对其它资金的管理。医药卫生经费,由卫生队提出年度计划批准后,用“限额存折”
的办法,由卫生队归口管理。各连队卫生室所用的药品,医疗器械及分杂费。均以实物的形
式供给,不准外出采购。由卫生队统一管理。对学校经费补贴。按在校学生人数计算。以每人
40元拨给宣传股归口管理。各连队的学校经费,由宣传股掌握分配经费指标,在限额内由连队
党支部掌握使用。学杂费按规定收费,纳入该校的经费指标。如职工生活困难。学生较多,交
纳不起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党支部审批可以免费,但免费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该校学生人
数的20%。职工的困难救济费,经团党委讨论确定全年指标后,通知政治处在核定的指标内审
批,其手续是困难户首先填报职工困难救济表,经党支部交政治部门审批后,到团供应股支付
款项。职工发生临时性困难,则由各单位的储金会解决。有特殊情况职工,必须借款的,30元
以内由供应股审批,30元以上的由团领导审批。托儿费除按标准收费外。不足部分从福利费中
给予补贴。职工对现行的收费标准较高,重新规定从1974年4月1日起执行,大班每月收费1元,
中班每月1元5角。小班每月2元5角。入托天数不足半月的按半月费,超过半月的按全月收费。
集体食堂补充厨具费。按各食堂的就餐人数计算,1人每年1元,报供应股审批,由各会计单
位给予报销。因公出差人员借用差旅费,50元以内的由司政、后部门领导审批,50元至200元
由团领导审批。因公出差旅费和探亲路费财务会计按规定给予报销,其余各项费用及采购用款
实行计划制度,必须编制采购计划和月份用款计划方可报销。全团各会计单位,不许请客送礼,
报销烟、果、糖、茶等招待待费必要时应事先请示,否则不予报销。兽医费由主管单位提出
全年收支计划,报供应股审查,团党委批准,统一办理,实行“限额存折”管理,及时收交药
费,不得拖欠和赊销药品,连队兽医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均采取实物供给,不得自行采购,并
经常检查药品的库存和消耗情况,建立出入库手续。防止药物积压和损失浪费。为防止不必要
的占款,及时收回生产资金,自1974年4月1日起,各单位销售口粮饲料及其它付食品等,一律
收交现金,一律不许予借或赊销。对职工用车收费标准规定,牛车每个车工日收费2元,带跟
车的收费3元;马车每车工日收费4元,带跟车的收费5元;用汽车或小型车拉柴火每车收10元。
秋季拉麦秸可适当降低收费标准。牛车每车收费1.5元马车收费2元。拉豆秸,牛车每车收费3
元,马车收费4元。夜餐费补助办法,经团研究确定,总机话务员、警卫人员、饲养员,冬季
烧炉工均不发给夜餐费,其他应享受夜餐费补助人员,根据国营农牧企业收费和开支标准的若
干规定执行。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力,重新确定了建设社会主
义强大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了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号召,得到全
国亿万人的拥护。广大财会人员通过学习,精神振奋,决心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管理切实把经济
核算工作搞上去,提到一个新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摸出一套新方法。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
献力量。4月15日,黑龙江省尖山农场发出通知。具体规定:一是会计为核算组长;二是统计
员(包括机务统计)、出纳员、管理员、油料员、粮食员、领料员为核算组组员;三是核算组隶
属于党支部领导,核算组组员在组长领导下履行其本职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支部决定和上级
有关财务管理文件精神。搞好全连的财务管理工作。同年11月10日,计划财务科和物资科联合
发出通知,下达库存材料储备定额,要求生产队对三项材料的储备认真清点库存,只许在定额
指标内储备,超储物资要进行退库。定额内的三项材料当年核销。材料转下年,年终决算时帐
面不得留余额。场直单位仓库不搞定额储备,修理厂、加工厂等单位所需专用材料由厂储备,
多余专用材料可以转下年,通用材料一律不准储备。
生产队库存材料储备定额 单位:元
1980年,总结了实行限额领料的经验,进一步贯彻了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生产队坚持精
打细算,看看指标花钱,加强了资金管理,起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由于1979年调整职工工
资等原因,各项费用也有相应提高,力求从材料方面搞好节约。在新情况下不提高单位成本,
以较少的消耗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3月25日,计划财务科下发了分月限额领料指标,当月节
余可下月留用,全年不突破,全场全年领料指标为1 353千元,一至三月为265.3千元,四月
为193.3千元,五月为99.3千元,六月为100.4千元七月为128.3千元,八月为99.9千元,九月
为113.1千元,十月为165.9千元,十一月为77.5千元,十二月为110千元,按单位分如下表:
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是符合农场实际。是直接关系到农场企业管理水平,影响经营成
果的重要环节。为认真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加快农场现代化进程,以便集中财力,
更好地发挥资金使用效果。
1981年,对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重新作了规定,从1月1日开始实行。
资金管理体系,主要是根据生产经营过程的供、产、销环节确定,为高度集中财力。一切
货币资金均由计财部门计划和使用。计财部门是根据年度生产建设财务计划来作统筹安排,不
足时向银行申请临时借款。基层单位、主管部门的资金采取分级分口管理的原则。属供应环节
的资金由物资部门管理;生产资金由基层生产单位管理;专项资金直接由计财部门管理。
供应过程资金管理的重点是控制物资储备,加速物资周转。从物资供应制度上进行一次改
革,变分配制为销售制,变核给物资采购资金为供应经费予算制。销售物资按实际价格计算,
不加收管理费。年末有余差按比例退给生产队,造成亏损由物资部门负责。取消基层生产单位
的物资储备,实行一场一库制。计财部门根据供应经费予算拨款,物资部门及时上交销售资金,
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为便于资金管理,场发行三种内部资金券,甲种用于购买生产物资;
乙种用于一般费用;丙种用于购买基本建设物资。资金券视同现金管理,丢失按票面价值赔偿。
用资金券购买物资,当时结算。一次一清,取消物资转帐。基本建设材料采购资金,由计财
部门根据年度建设计划核给,统一掌握,按基本建设施工进度拨采购资金给物资部门。各单位
基本建设资金由基建部门按计划,工料予算及具备开工条件下达拨款通知书,由计财部门分期
拨款。
生产资金管理,按计划指标核定标准,以农业综合亩成本指标,饲养费用指标以及各项材
料消耗指标为依据,全场平均水平为控制杠,基层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编制年度生产财务计
划,审查批准确定。其拨付办法,按生产费用要素金额核定,扣除年初产品占用数,再扣除本
年计划负担的场管理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后,按其差额全数核给,视同银行存款。基层单位分
阶段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分阶段凭帐面余额拨付。凡不纯属生产领域的资金。列专项资金管理。
医药卫生费,学校经费,按上级规定标准核定,分别由文教科、卫生科提出阶段资金使用计
划,凭存额拨付。公安、政法、武装等社会性经费,由有关部门按计划使用,由计划部门统一
掌握。托儿所、兽医院、通讯站,场管理费按予算办法管理,统一掌握,分部门管理。上述专
项资金均采取定收定支的办法,工程队、农建队实行以收抵支的办法。年初基本建设工程下达
有关单位,工程队与其签订工程承建合同,按省和总局有关标准收费,亦可采取包工包料或包
工不包料的办法。
票证管理方法。基层单位凭支票领取资金券,发给有关人员使用时,必须按财务手续办理
计人往来,凭票据报帐,各种票据必须落实到各有关班组,直接计人费用。凡场内单位之间产
品,饲料调拨。均凭资金券结算。连队除肥料、农药、产品、种子外,不准挤占储备资金,凡
购入一切物资均列费用支出。为开辟财源,活化资金,生产单位可以增收增支,充分发掘本单
位人、财、物力,扩大生产门路,增加收入,超计划工付收入和场内劳务收入可以抵支。单位
之间的资金可以临时借用,场不干予,劳务结算价格必须执行场统一的标准。场对生产资金采
取总额控制,在总额内生产队可以调剂使用,不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原则下,生产资金完
全由单位自行支配,凭资金券在场内任何单位购买材料及办理其它结算业务。
在会计核算办法方面,主要解决繁琐、零乱、事先无人控制,事后算总帐,马后炮,分析
资料不实,为算帐而算帐,而对企业经济管理缺乏制约作用。对会计核算办法改革的目的在于
在经济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业务处理,简化核算手续,从满足经济管理的实
际需要出发,使管、算、用有机结合起来。会计核算的核心是帐内算资金,帐外算成本,帐内
算资金的优越性在于把资金管理准确完整地纳入管理轨道,能做到事先把资金控制在不超过成
本计划指标的临界线上。心中有数,随时掌握生产中资金耗费的节约与超支,做为成本升降幅
度的基线,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始终。帐外箅成本,是把成本核算从会计帐户体系中剔出来,以
一个单独的方法出现,以表代帐,采取科学严密的步骤,进行成本计算。主要成本计算资料来
源于班组,比较切合实际,不仅减少会计帐户处理业务,压缩会计帐户中转帐工作量,而且有
利于计算和考核,并将统计、会计核算有机的联结在一起。帐内算资金是组织会计帐户体系设
置的基础,设立限额存款帐户,以实现资金总额控制;设立票证存款帐户,以实现用资金券做
为资金管理的手段;设立费用要素帐户,做为分项控制成本的依据,除产品帐外,材料帐户予
以取消,购入材料、燃料,直接记入费用帐户,费用帐户的用途由成本计算解决,取消生产队
农业产品销售帐户,产品销售由场计财部门控制,一次性转给生产队,这是记帐方法。正确组
织帐内帐外“两算”的会计帐户体系,是会计核算改革的关键,以会计理论为基础,本着简化、
明了、实用原则,按资金来源和运用循序,设立会计帐户和确立核算程序,使整个生产经营
过程的产销环节,通过会计核算得以总括反映出来。形成成本报表体系,要以整个成本报表中
的“核定生产资金执行情况报告表”为主体,以统计资料报表为成本计算基础,辅之必要的各
种费用分配表,使成本计算规则化,系统化。成本计算的要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成本核算的资料来源,主要是统计原始资料,人、机、畜力作业总结,畜禽周转及
在产品变动,胶轮拖拉机运输总结,饲料、燃油、材料消耗报告等,是进行成本计算的主要依
据,必须及时如实地按统计原始记录提供的资料编制报表。
第二、成本计算程序。首先编制工资分配表,根据人力作业总结和工资汇总报表进行;其
二编制燃油、饲料,三项材料分配表,根据材料消耗记录和报销的原始凭证进行;其三编制肥
料。农药、种子分配表,根据配种单和麦场记录消耗及库存数对照;其四编制机械作业费、辅
助生产费分配表,根据机械作业及畜力作业等总结报告;其五编制农、林、牧、付、渔各业成
本计算表;其六编制核定生产资金执行情况报告表。
第三,成本分配方法:工资,除固定工种按工资分配外,按工日计算实际工日成本进行分
配;机械作业费,按工作量计算标准亩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按马工日成本,胶轮拖拉机
完成吨公里成本进行分配;各种材料消耗,按实际购入价格计算。
1983年,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财会工作标准化
建设,充分发挥财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应有作用,为全面提高我场经济效益做出贡献,紧紧围
绕“开创财会工作新局面,实现财会工作标准化”这个问题,在全场计财战线上开展等级评比
竞赛。建设财会工作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法令
和各项财务标准制度,遵守财经纪律。二、在经济核算基础上标准化,各种原始记录标准、完
整;产品、物资保管、验收、领发、盘点、手续完备、工作标准;财务收支,审批手续完备,
执行标准制度;会计账薄凭证,票证达到会计核算标准,传递手续符合规程,记帐及时,准确
清晰;执行成本计算规程,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有总结,有分析,有措施;执行财务收支
计划,资金使用不超支,按时准确报送会计报表;努力学习。业务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计算
技术无差错,数字无虚假,帐款、帐物相符。三、有比较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承包责任制层
层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达到“人人身上有指标,各项任务有人挑”。班组和个人承包核算准确,
完整、及时。以财会工作标准化内容为条件,实行百分制考核的评比方法,分十个方面的问
题,总分为1 000分,十项平均90分以上的为一级核算单位,授予先进核算组称号,平均80分
到89分为二级核算单位,平均70分到79分为三级核算单位,平均60分到69分为四级核算单位,
不足60分的单位为不及格。二级以上有奖,三级不奖不罚,四级以下受罚。凡评为一级核算单
位的,奖给管理队长、会计每人奖金30元;评为二级核算单位发给奖金25元;评为三级核算单
位不奖不罚;评为四级核算单位罚15元;不及格者罚20元。其奖金由场包干结余中列支,罚款
在个人奖金中扣除,无奖金的扣罚工资。场成立评委会,由专人负责,平时成绩考核,评委会
由计财科和连队助理会计师若干组成,半年组织全场财会人员检查评比一次,年终结合会计决
算进行总评,排出名次,进行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