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组织工作

第三节 组织工作



一、机构沿革
  1956~1962年,本场组织工作没有专门机构.由总支或党委直接领导,组织干事办理具体
业务。
  1963年,农场开始设立政治处,下设组织、宣传、监察干事各1人。
  1967年,革命委员会下设政治委员会,设有组织干事。
  1969年,四十八团和四十九团政治处,均设有组织股和干部股,负责本团的组织工作。
  1977年,恢复农场体制后,组织股和干部股合并为组织科。
  1980年8月,组织科改为组织部。
  二、工作概述
  1954年根据东北局加强政治工作的指示,生产队配备了政治队长。
  1955年2月20日九三荣军农场总支委员会召开第二次政工会后,各生产队建立了党支部。
1956年上半年,各生产队配上了专职支部书记。
  1956年,成立尖山农场总支委员会。全场有党员75名,其中:予备党员28名,6个党支部。
党组织教育党员、干部向坏人、坏事、官僚主义、贪污、浪费等违法乱纪分子展开斗争。1958
年发动干部制订“红专规划’,要求干部克服“三风五气”,必须达到又红又专。强调干部
参加劳动,场领导不少120天,一般干部不少于150天。
  1961年,推广了五队党支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树立党员典型,带动群众的经验。同
年组织12名干部参加集体劳动锻炼,5名干部兼职不脱产,6名干部长期下放当工人。
  1962年2月2日,组织全场107名党员学习贯彻东北局第二次国营农场会议精神,使全体党
员解放了思想,坚定了办好国营农场的信心。
  1963年开展了好支部、好小组、好党员活动,九三垦区总结推广了本场五队党支部工作经
验,局党委书记宋光的报告中指出:五队是垦区的标兵队,主要经验是:“政治思想工作深入,
干部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作风民主,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关心职
工生活。
  1965年对全体党员用训练班的形式进行了:“国际国内形势与任务、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
党的基本知识、党员五条标准”教育。
  1967年接收予备党员10名。
  1968年,开始恢复党支部生活。1969年组织全体党员广泛深入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
全场开展了抓基层打基础、开展四好连队运动。
  1970年全场有党员177名,33个党支部。1971年全场党员总数为509名。此间,加强了党的
组织生活制度,不论职务高低,都以普通党员身份积极参加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加强了党支部集体领导,定期分析党支部的形势,总结交流支部建设经验,对党员加强了党
的观念,政策观念、纪律观念和共产党员模范作用的教育.并通过集训党支部,小组长,加强
了骨干队伍建设。
  1977年11月,开展了整党整风.联系实际揭批“四人帮”开展“三大讲”。坚持“三要三
不要”,批判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认真解决思想、组织作风不纯
的问题。
  1978年为加强党的建设,全场党员、干部普遍轮训。做到“四个服从”、“五项条件”、
“六项任务”、“七个懂得”、“八条标准”。
  1979年,在党内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在加强党的建设中,坚持党内民主生活的“
十二条准则”;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向张志新烈
士学习;坚持积极慎重的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1981年,在党内开展的“一先一优”活动中,十队和十一队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授予28名
党员为优秀共产党员。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委总结出了“三化三改一结合”经
验。即:组织生活制度化,思想工作计划化,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化;改进领导作风、改善工作
方法、改变环境面貌;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经济工作结合起来。
  1982年制定了干部调动的十项纪律规定。同年在中共九三局委员会召开的基层党组织工作
经验交流会上,有九队、十队、十一队党支部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1983年,中共尖山农场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委自身建设的决议,明
确了基层党支部的职责.
  1984~1986年,机关和生产队56个支部,597名党员分两批进行整党。
  1988~1989年,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和党建工作系统化管理的试点。通过民主评议党
员,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了,提高了遵守纪律,为政清廉的自觉性;增强了班子团结;
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1989年制定了干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八章三十四条,为使干
部管理工作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尖山农场党组织状况表 (1958~1989)


   铁锋农场党组织状况表 (1965~1974)


   兵团时期部门负责人名录 (1969~1976)


   1985年机关机构改革部门负责人名录


   1989年末机关部门负责人名录


   1989年事业单位部门负责人名录


   1989年末各公司负责人名录


   1989年末队级单位负责人名录


   1989年末队级单位负责人名录(续)


   1989年末生产部门科级单位负责人名录


   历届党代会
  中共尖山农场首届党员代表大会
  1959年5月18日在场部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54名。列席代表9名(其中:予备党员4名,
群众5人),蒋春林代表总支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会议的目的是倾听党员和群众意见,改进党的
领导作风,为实现59年的跃进目标而奋斗。
  中共尖山农场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
  1963年1月19日至21日在场部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90名,代表中有干部、工人、妇女、
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列席代表19名。
  党委副书记肖连法代表党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党员代表向大会提出若干提案,经提案审
查委员会审查后,向代表们作了提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大会选举了中共尖山农场第二届委员会成员。并作出了《关于认清形势,总结经验,鼓足
干劲,确保丰收》的决议。
  中共尖山农场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
  1964年1月25~27日,在场部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07名,列席17名。党委书记肖连法代表
前届委员会作了题为《高举三面红旗,认真总结经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争取实现1964
年农业全面大丰收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收到各支部提案57条,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
提出了处理意见。会议选出第三届委员会组成名单,选举肖连法为党委书记,尉秀山为副书记。
  中共四十九团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
  1970年5月16~21日在团部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17名,其中女代表18名。列席代表11名。
  团长陶广兴致开幕词。政治委员林明德代表团党委作工作报告。会议选出新的党委成员14
人,林明德为党委书记,陶广兴为党委副书记。
  中共尖山农场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
  1979年3丹25~27日,在场部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12名,其中女代表28名。党委书记郭松
秀代表党委向大会作了题为《动员起来,为实现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为加速我场的现代化
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出新的党委成员17人。郭松秀为书记,齐维林、何荣、
王堂仁、张枫为副书记。
  中共尖山农场第六届党员代表大会
  1983年5月29~31日,在场文化宫三楼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99名,其中女代表14名。喻
干先代表大会主席团致开幕词,党委书记王凤江代表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改善党的领
导,加快改革步伐,为开创我场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张枫代表上
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了纪检工作报告。于维德代表组织部作 <<关于党费收缴、管理、使用情
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了新的党委成员
7人,纪检委成员5人。王凤江为党委书记,吴海森为副书记,张枫为纪委书记,刘振昌为副书
记。会议还选出了出席中共九三局党代会的17名代表。
  中共尖山农场第七届党员代表大会
  1988年7月7日,在场文化宫三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64名。吴海森代表第六届委
员会作题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振兴尖山农场而努力奋斗》的工作
报告,施新祥代表纪委作工作报告;孙二平作会议筹备情况报告;刘信慧作《党费收缴、管理、
使用情况》报告。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这些报告并形成决议:大会还通过了中共尖山农场
委员会实施《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细则》的决议。
  大会选出了7人组成的第七届委员会和5人组成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吴海森为党委书记,孙
二平为副书记.施新祥任纪委书记。
  中共铁锋农场首届党员代表大会
  1965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场部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0名。陈振亚代表党委作工作报
告,大会作出了《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选出了新的委员会,由7人组成。陈振亚为党委书
记,汪立国为副书记。
  中共四十八团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
  1970年4月14~17日,在团部召开。出席会议代表92名,缺席3名。赵久旭代表团党委向大
会作了题为《狠反右倾,大鼓干劲;为实现亩产“上纲要”打好工农业生产翻身仗而奋斗》的
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新的党委,由11人组成。梁勋华为党委书记,赵久旭为副书记。
   中共尖山农场历届委员会组成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