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宣传工作

第四节 宣传工作



一、机构沿革
  建场至1962年,农场没有专门宣传机构。各队由政治队长,负责职工的思想教育。
  1963年,农场设政治处,设专职宣传干事1人,负责全场的宣传工作。
  1969年,组建兵团,政治处设宣传股,负责全团的宣传教育、劳动竞赛、新闻、广播和理
论学习。
  1977年,恢复农场体制后,设宣传科。
  1980年8月,宣传科改为宣传部,负责全场的宣传教育、广播和新闻报道,统战及侨务,
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
  二、宣传教育
  建场时期,条件艰苦,宣传教育的重点是教育职工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安心农场建设。
政治队长多用口头或板报表扬好人好事。文化教员负责其理论学习。1956~1962年,为配合党
的各项政治运动和中心任务采用有线广播、宣传队或各种会议,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各队设有3~5人的业余宣传员,也经常用板报、快板或喊话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各
队的好人好事。
  1963~1965年,在开展学雷锋创“五好”活动中,农场办起了“陕报”(周两期),电影队
则利用幻灯片,广播站办自播节目,文艺队自编自演等形式,加强了职工的思想教育。
  1965年3月18日,解放军报发表了《掀起更大更广泛的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后,农场也
和全国一样,掀起了学习“毛著”的高潮。到1966年,《毛主席语录》达人手一册,并规定了
雷打不动的天天读,背诵“老三篇”等,要求把毛主席的话,“印在脑子里,熔化在血液中,
落实到行动上”。队、场经常召开学习“毛著”积极分子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路线分析会,
并组织“积极分子”巡回讲用。
  1969~1976年的兵团时期,由于大批城市知识青年进场.通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加强
了“屯垦戍边”扎根边疆的教育。对党员、干部加强了理论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战备教育。
围绕“深挖洞,广积粮”、“一打三反”、“清理阶级队伍”、“批林批孔”、“党的基本路
线教育”和“反击右倾反案风”等政治运动,宣传部门通过办学习班、现场会;文艺演出、广
播报道等形式,对职工、战士、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使之认清形势,紧跟形势和中央保持一致
性。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宣传工作
的中心也随之转移。以彻底清查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肃清其流毒影响,完成工作重点
转移为中心,加强了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党委进行“三讲一评”,基层党支部通过新旧社
会对比教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比教育,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教育,革命传统教
育、宏伟前景教育等进行了整党、整风和思想整顿。
  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活
动中,采取了学习班、报告会,大集中和小分散相结合,自学和辅导相结合,专题讨论,定期
试验等方法,认真的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文件。增强了党员、干部执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1982年冬,对全场653名党员分两批进行轮训,学习党的十二大有关文件,学习“决议”
和“准则”,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在全场掀起了群众性读书热潮,要求干
部做到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把十二大精神落实到行动中。
  在1981~1985年开展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以宣传部为主,成立“文明礼貌月”
活动办公室。在全场开展以学雷锋树新风为内容的创“六好”活动。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文明礼貌常识及规范教育。宣传“三要六不要(要
讲文明、要有礼貌、要守纪律;不要拥挤起哄、不要滋事打架、不要随地吐痰乱扔乱画,不要
损坏公物、不要辱骂演员、服务员,不要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开展了普及礼貌用语和
优质服务。以治理脏、乱、差为内容加强了环境建设。1981年3月9日,场召开了1 500人参加
的学雷锋、树新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誓师大会,表彰了12
个先进集体、92名先进个人。总结了经验,树立了典型。全场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五
讲四美”成为人们自觉行动。助人为乐,尊师敬老,廉洁奉公,“浪子回头”等好人好事层出
不穷。
  1983年,在全场职工中宣传贯彻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
  1984年,为庆贺国庆35周年和建场35周年。举办了场史展览,展出自建场以来的图片近200
幅,对职工、学生进行了传统教育。
  1985年,在农场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宣传部门积极配合改革宣传党的富国富民政策。深人
调查研究,总结典型,推广经验。并利用广播、宣传车、“情况反映”等各种形式宣传改革中
的新鲜事物和各行业中先进人物事迹。为了加深对改革理论的研究,配合体改部门每年召开论
证会,推动了农场的改革。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后,积极宣传大会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
本路线,先后举办机关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员学习班,800余人次参加学习,并举办了
学习十三大文件精神知识竞赛。同年,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有会员65人。春、秋
两次研讨会,发表论文66篇。
  三、新闻工作
  建场至1964年,由于没有专门宣传机构,新闻工作只限于各队业余宣传员向场、局广播站
投稿,向上级新闻单位投稿数不多。
  1968年后,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来场,特别是组建兵团后,设立了宣传股,配有专职新闻干
事,各连成立报道组。排班有报道员,活跃了农场的新闻报道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近一步加强了农场的新闻工作,建立
了宣传报道网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宣传部门帮助基层报道组制定报道计划,每年举办两次报道
员学习班,交流经验,奖励先进,落实任务,每年基层单位投稿均在 1 000篇以上。仅1980~
1984年统计,全场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稿件就达593篇,及时的反映了本场在贯彻执行三
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新鲜经验。
  为了交流经验,沟通情况,统一思想,指导工作,宣传部主办《情况反映》于 1981年8月
3日创刊,为农场的不定期刊物.年均出刊40期左右,每期载文5~7篇,字数在2 500~3 500
字左右,其稿件大都来自基层单位业余报道员之手。
  全场有《农垦报》通讯员4人,《黑河日报》通讯员4人,《黑龙江日报》通讯员1人。1986
~1988年连续三年被九三局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上级新闻单位采用本场稿件情况表


  四、统战及侨务工作
  本场统战及侨务的具体工作,由宣传部门具体负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有关政策规定,复查了统战对象
在“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落实了知识分子、国民党起义官兵政策。调动了各界人士、知
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1.统战工作
  1980年,根据党的政策规定,为曹森、李春元落实了政策;
  曹森:男,1917年生,原在东北军张学良部下当兵。1939年人延安抗大二分校学习。1940
年去河南林县做统战工作被捕,后自首,任敌青训营区队副,后升至东北剿总守备队少校营长。
1948年在北平解放入伍。1953年被华北军区军法处因向敌自首判处劳改三年。1980年经北京
军区军事法院复查。认为曹森是以起义前的历史问题判刑的,根据党对起义人员既往不咎的政
策,撤销原判,按起义人员对待。农场自同年8月起,参照行政二十级计发退休费,自1949年1
月计算工龄。经本人联系,组织部门协助,易地安置在辽阳市安度晚年。
  李春元:男,1929年生,1943年参加国民党军队,1949年在绥远起义入伍。1952年9月16
日,原华北军区军法处以其1948年被我军解放,又携械投敌,无恶不作被定为反革命罪,判处
劳改四年,1980年12月9日,经北京军区军事法院复查,认为对李春元的处理主要是依据历史
问题判刑的。按着党对起义人员既往不咎的政策,撤销原判,按起义人员对待,农场在其原工
资基础上又给上调一级工资。
  到1989年末,本场有非党积极分子444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的69人,初
级职称的371人,按着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在住房,津贴、安排子女就业、提拨使用等均按
有关政策一视同仁。
  认真贯彻执行中发1981年44号和中办发(1983)5号文件,对台属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等方面一视同仁不得歧视的政策,为台属张开治落实了政策。
  张开治,男,1940年生,祖籍山东,现居22队。因其父在台湾,被株连,1965年被遣送回
乡。1987年回场,恢复职工身份。
  张泽田,男,1919年生。高小文化。1952年参加工作,原籍广东省中山县,现已退休。其
母杨慎儒、姐张惠慈在香港,妹张汉隆在澳大利亚,有书信往来。张于1983年2月去港探亲,5
月返场。
  2.侨务工作
  本场侨民1人。
  金吉子,女,1930年生于朝鲜元山市。1952年随夫吴吉祥(汉族)来中国.仍为朝鲜国籍,
生有子女5人,2男3女,均在本场工作。1974年12月初携小女回国探亲,月底返回。
  五、精神文明建设
  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决议》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
报告又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1986年召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
导方针的决议》。
  根据中央的决议和指示,本场自1980年开始,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其内容包
括:企业的思想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环境建设和文明场、队建设。每年有具体实施方
案和考核办法,做到经常检查评比。如1982年实施的以治理脏、乱、差为中心的环境建设中,
具体要求做到:齐、修、平、清、刷、擦、栽、种、扶、圈、扫、订。达到路象路、树象树、
屋象屋.同年管局在本场召开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誓师大会,在全局转发了尖山农场党委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
  1984年6月,九三局命名尖山农场为“文明农场’。
  根据十二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指示。党委对全体职工、学生进行了教
育,并在全场范围内清理“黄色书刊”和录音磁带。打击封建迷信活动。
  1989年9月,根据上级指示开展了“扫黄打丑”除六害活动,(打击卖淫嫖娼;制作贩卖传
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私种吸食运毒品;聚众赌博;利用封建迷信骗财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