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整风、双反和反右斗争 一、整风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党内整风运动的指示,要在全党进行一次普遍地、深
入地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同年11月按照总场党委整风领导小组
的部署。三分场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主的整风领导小组,随即召开了党员会议、团员会议,要
求党团员、干部要认真帮助党整风,在运动中起骨干带头作用,大胆鸣放,带头鸣放。在宣传
教育和引导下,广大职工、家属怀着关心党、爱护党的心情,积极参加运动。全分场450人其
中干部52人(包括尖山子)自11月13日开始鸣放到12月底共提出意见2 523条。其中干部863条,
工人鸣放1 660条。这些意见批评了领导的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工作作风,也提出了很多改善
农场经营管理搞好生产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对改进领导作风,搞好农场的生产建设都起到了很
好的作用。分场总支按照边整边改的原则,对提出的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对在本场范围内能予
解决的,做到了立即改正,不能一时解决的,说明了情况,应属上级解决的逐级向上反映,到
12月底鸣放告一段落。
1958年9月1日~24日,为整风的第四阶段,九三农场60名干部,在职31名,下放军官,职
员29名,尖山子农场291名干部职工,通过学习文件,鸣放辩论,交心谈心,红专辩论等步骤,
各自定出了红专规划,为克服三风五气,达到又红又专,规定了场级干部年参加劳动不少于
120天,一般干部不少于150天。两个农场在整风总结中都指出:通过鸣放、辩论,改进了工作,
加强了党与群众的联系,批判了三风五气和五个主义,澄清了是非,明确了虚与实的关系。
二、双反运动
九三农场、尖山子农场总支委员会,根据地区党委统一布置。在整风中暂停对右派和反党
反社会分子的斗争,集中全力开展了反保守反损失浪费的“双反”运动。1958年3月22日开始
搞思想发动同时利用大鸣大放、辩论和大字报,各级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引火烧身,掀起烧保
守、烧浪费高潮。九三农场到4月9日统计,共贴出大字报7496张,7 823条意见,715条问题,
共烧出损失浪费70 465元,同时揭发了保守思想和三风五气。尖山子农场贴出大字报3 222张,
2 746条意见,揭发损失浪费63 360.65元。根据4月3日地区党委发动群众整改的指示。九三
农场召开了各队支部书记会议,落实了整改措施,并成立了30人的双反纠察队,带头监督整
改。运动中家属交回麻袋300条,铁锹208把和其它物品。没改的又写出大字报894张。其中损
失浪费218件,三风五气方面83件,个人方面593张,到4月20日已整改851件,占65%,尖山子
农场整改2 540件占92%。在双反运动中,两个农场还同时开展了清、献、拣、活、建的五件
事活动。4月末双反运动结束。
九三、尖山子农场五项活动成果统计表 单位:元
三、反右斗争
在整风过程中,由于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以帮助党整风为名,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
制度发动进攻,全国出现了一股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潮。党中央和毛主席当机立断,停下了整
风,全国开展了反右斗争,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进行反击.农场也和全国
一样,立即投人了这一运动。
1958年1月,三分场整风领导小组,根据总场的统一安排转入了大辩论,辩论鸣放中的“
错误观点”和一些过激的言词。并把这些言词视为“右派言论”。把干部分为左派、中左、中
中、中右四类,提出依靠左派,争取中间派,孤立右派。对“右派言论”和划为“中右”的人
开展批判。尖山子农场和九三农场先后批判了“右派分子”2名,“中右个别主义右倾分子”6
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