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妇联
第四节 妇联
一、机构沿革
1956至1961年,场设兼职妇女干事,生产队建立妇委会,设兼职主任1人。
1962年,妇女工作合并于工会,设专职妇女干事1人。场成立了妇女联合会。
1967年至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妇联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无法开展工作。
1969至1974年妇女工作由政治处组织股负责,设专职干事1人。连队的妇委会改为家属委
员会。
1975年11月,召开了四十九团首届妇女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四十九团首届妇代会常
务委员会,由19人组成,设主任1人,负责全场的妇女工作。
1976年,根据兵团五师政治部的通知,连队由7人组成妇委会,负责全场的妇女工作。
1979年3月,农场组建工会后,在工会设1名女工干事,主抓全场妇女工作,各基层分会设
女工委员1人。
二、工作概况
五十年代,随着农场的开发建设,生产任务很重,劳力短缺,农忙季节动员妇女参加生产
劳动,为完成生产任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61年,秋雨连绵,大田收获期拖后。10月中旬,一些男职工穿着单衣在地里脱谷。五队
党支部号召妇女“以实际行动支援生产第一线”,34名家属积极响应号召,起早贪黑用自家的
布料做了50多双棉鞋,74副棉手套,15件棉袄,送给单身男职工,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六十年代随着农场职工的增多,女职工也在增加,有些人担任了出纳员、卫生员、拖拉机
助手、学校的教师和售货员。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春播、夏锄,麦收。秋收
她们也和男职工一道战斗在第一线,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
1968年,在来场的3 200名知识青年中,有女青年1 560人。她们有文化、有朝气,活跃了
全场的妇女工作。
1969年兵团成立后,女职工达2 743人,占职工总数的41.2%。各连队成立了武装排。其
中有13个女排,女战士410人。她们积极要求进步,使党团组织的妇女比重增加。全场女党员
由1963年的6名增加到1969年的34名,女团员342名。有些女青年还担任了班、排、连领导职务。
1975年妇联成立后,建立了必要的学习和工作制度。开展了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
1976年,全团计划生育大会战。有生育能力的妇女251人做了绝育手术。
同年各家属队陆续变成“五七”队。本着支援生产,补充生活,走妇女自我解放道路的方
针,建设“五七”队。农忙参加连队生产,农闲割烧柴、苕条搞编织等副业生产。1975年至,
1980年,全场“五七”队共出勤50万工时,创造价值73万余元。年人均收入300元,多者达
600元。
1980年场工会在各基层单位恢复和健全了妇女组织,到年底,全场41个单位成立了妇女委
员会和家属委员会。建立了会议、学习和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
同年,在全场开展“治理脏、乱、差、美化环境”和“五讲四美”活动中,各单位的二、
三线妇女,主动走出家门,为改造环境,拉沙子铺路、植树种花。810个家庭,整理内务,粉
刷墙壁,修理院仗。全场女职工做好事1千多人次,61人被评为最佳服务员和先进个人。
1981年,麦收连续降雨45天,4万多市小麦发了芽。四千多名妇女和男职工一道日夜奋战,
翻铺晾晒,为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年在全场开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全场妇女做好事
2 700多人次。评选出女工工作先进单位1个,先进女工委员2人、“三八”红旗手153名,“三
八”红旗集体14个,“五好家庭”47户。“好夫妻”15对,“孝敬公婆的好儿媳”17人,“好
邻里”11户,“邻里的好参媒”2人,“好女婿”2人,“优秀保育员”21人。齐齐哈尔市下
乡青年王丽杰被评为总局“三八红旗手”,一队妇女委员会被评为九三管局先进妇委会,参加
了管局、总局系统的女工工作经验交流会。
1982年农作物遭受虫灾,三千多名妇女投入灭虫战斗。七队广大女工主动把白家食用的纯
碱、苏打送到队里七百多斤,解决了灭虫的急需。
同年,十二队女职工张桂珍以朴实无华的心灵,换来合家欢的事迹在全场广为传颂。她的
一家先后被评为农场、管局、总局“五好家庭”。1983年被全国妇联授予“五好家庭”光荣称
号。
1982年还对场直11个单位1 400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妇科病普查普治,做到了及时发现,早
期治疗。
1983年3月在全场女工中,开展了为儿童赠礼、献物活动,全场三十多个单位的妇委会赠
送礼物2 700余件,价值1 600余元。
同年6月25日,在场举行的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女职工健康保护的试
行规定”。一、女职工怀孕后(有准生证)山本单位医务人员报告队长。经研究后,给予适当调
换工种,安排适当工作。二、女职工在孕期和哺乳期,不得分配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工作。三、
女职工喂乳期(孩子18个月内)。每天上、下午要给半小时喂奶时间(路途时间不包括在内)。
工作尽量安排在近地号为宜。四、双职工妻子生产后的头7天(无亲属照顾)其丈夫可安排在近
地号工作。五、女职工在经期,安排工作任务要适当降低定额或调换工种,严禁安排水中作业。
六、女工产假、劳保待遇(指独生子女)要严格按照劳保条例执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扣
减。七、各单位工会每半年组织医务人员对妇女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妇女
病的发生。
1985至1989年,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妇联积极配合改革,多数女职工参于兴办兼业型
小独户家庭农场,包种经济作物,大搞家庭副业,发展养鸡、养猪、养奶牛、小作坊等庭院经
济,勤劳致富。
场妇联和各队妇委会发动妇女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配合卫生部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在场文化宫举行庆祝活动,同时表彰一批“三八”红旗手和“好婆婆”、
“好儿媳”及“五好家庭”。
三、历届妇女代表大会简介
四十九团首届妇女代表大会:
1975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团部召开,参加会议代表201人。代表们认真学习了无产阶级专
政理论。介绍了妇女工作经验,制定了全团妇女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了四十九团
首届妇代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王洪云,副主任:刘永芳,委员19人。
尖山农场首届妇女代表大会:
1978年9月17日至18日在场部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98人。场党委副书记、场长齐维林到会
致词,副场长王洪云代表妇联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29人组成的妇女工作委员会,王洪
云兼任主任,刘永芳为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