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人民武装

第三节 人民武装



一、组织机构沿革
  1958至1966年,场保卫干事兼管武装。
  1967年11月,成立尖山农场人民武装委员会.宋秀荣任主任,张清志任副主任。
  1968年,根据毛主席“六·一八”批示,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尖山农场组
建为五师四十九团。设作训股,文龙清任股长,参谋2人,军械员1人。
  1977年恢复农场体制,成立尖山农场人民武装部,王才任部长,隶属尖山农场党委和中国
人民解放军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人民武装部
  1984年,王中才任武装部副部长,编制2人。
  二、民兵组织发展和队伍建设
  民兵的任务是积极参加生产队建设,配合人民解放军保卫海陆边防,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
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并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保卫祖国。
  1958年九三地区组建机械化民兵团,九三分场为第六机械化民兵营,下设3个连。
  1961年组建尖山农场民兵团,下设6个连。
  1965年,民兵组织发展到12个连,27个排、68个班,民兵1 000人,干部102人。
  1969年,组建四十九团,成立武装连11个,45个武装排,112个班,战士1 420人,其中男
960人,女460人。
  1977年,尖山农场组建普通民兵团,有基干民兵营1人,游击大队1个,民兵1 500人,民
兵干部173人。
  1983年,民兵整组后编制为基干民兵500人,1个炮连,29个步兵班,5个打坦克班。普通
民兵820人,有民兵1 320人,干部104人。
   历年训练民兵人数统计表


  三、战备与军事训练
  1969年前,民兵连、排干部和小教员由管局武装部集训,每次10~15天。然后利用业余时
间,对民兵连进行战术、射击、刺杀和投弹训练。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事件后,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根据毛主席关于军事训练的
指示和总参某部的规定,兵团确定武装分队每年训练不少于15~30天,炮兵分队不少于20天,
普通分队不少于10~15天。训练内容:武装分队以射击、投弹、爆破、打坦克为主;炮兵
分队以专业技术为主;干部以提高指挥能力为主。训练方法:以连为单位,利用上工前后开展
三·五枪,三·五弹的劳武结合练兵方法。每年进行1~2次实弹射击考核。兵团的10年中,作
训股先后举办爆破、三防、炮兵、步兵训练班14期,训练骨干近百人次。
  1969年战备:教育指战员树立四边思想,树立准备打仗思想、树立两面作战、长期作战、
独立作战思想。挖防空洞、构筑工事、划分防空区域、做好了防敌突然袭击的一切准备。两次
组织团机关和武装分队1 500余人野营拉练,行程600余公里。
  同年11月5日,五师在四十九团召开了落实战备,准备打仗现场会,并进行了防空演习。
  1979年战备:1979年2月,越南当局不断派出武装军事人员侵犯我国领土,打死打伤我边
境军民,造成了严重流血事件,全场广大民兵认真学习中央(1979)11号文件,坚决拥护中央关
于对越自卫还击的英明决策。场成立了战备小组,落实了新军团编制。任命了排以上干部,配
发了武器。制定了“疏散方案”和“敌后游击”作战方案。组建了医疗队和医疗组,配齐了运
输车辆和一切所需生活物资。划分了防空区域,干部昼夜轮流值班。解放军某部途径本场时,
正值大雪封路,全场干部、职工昼夜奋战排出积雪,抢修道路,保证了部队的按时通过。解放
军某部在本地域集结,本场在住房、生活等方面为部队尽一切力量提供方便,保证了战备任务
的顺利完成。3月14日,本场被管局政治部、武装部评为“支前模范单位”,宁洪彬副场长等8
人受到表彰奖励。4月,黑河地委和黑河军分区授予尖山农场“支前模范单位”光荣称号。
  四、兵役及其它
  本场自1959年开始征集新兵服役。广大民兵和适龄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参军,出
现了许多父母送儿子,兄弟争相报名参军的动人事例。按上级文件规定,1963年以前,征集新
兵年龄为18—22岁;1974~1979年为18~22岁;1980年以后为18~19岁。
  自1959至1989年,全场共征兵25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务部队输送288名新战士。这些战
士到部队后,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垦荒战士的光荣传统,经过解放军大熔炉的锻炼和培养,多数
成为部队建设的骨干,有的已成为部队的各级指挥员,为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下,注意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每年春节都由武装部、办公室召开转业
军人,军烈属代表座谈会,畅谈大好形势和对农场的建议、要求。每年新年、春节期间,都由
武装部、办公室、组织部等单位组织为军烈属送春联、送日用品和副食品。使军人家属欢乐而
愉快的渡过新春佳节。并鼓励在部队的亲人安心工作。


  每年“八一”建军节、新年和春节,场电影队到周围部队农场慰问电影。部队农场也到场
慰问演出,加强了团结,密切了军民关系。
  1980年恢复退伍军人予备役制度后,共安置转业退伍军人227名。服予备役退伍军人167人。
这些转业退伍军人在部队时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退伍回到地方后,保持和发扬了人民解放
军的光荣传统。
  1984年以后,武装部连年被管局、总局授予“先进武装部”称号。
   历年应征入伍青年统计表


   1989年民兵编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