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广播 电视 1958年,九三分场建立了广播站。购进200W扩音机1台,收音机1台,电唱机1台。没有
专职广播员,广播由电影组负责。转播中央台新闻和黑龙江新闻节目,九三广播站节目,播放
本场在大跃进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
广播线路由电话线路兼用,当时的8个生产队加上场部、居民不足300户,90%的家庭安上
了有线广播喇叭。
1960~1962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广播站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稳定人心,鼓
舞士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1964年,购进25W高音喇叭4个,1965年又增加1台300W扩音机和601型录音机1台,增强了
广播效果。广播站由政治处领导,配有专职播音员和修理工。
1966年11月,“文革”中,场组织广播宣传车,到各队宣传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
革命的决定和人民日报社论,后被“造反派”用做互相攻击的武器,由于两派斗争激烈,广播
车停止使用。
1968年,大批城市知识青年进场,广播站除及时转播中央台新闻节目,社论和毛主席一系
列最新指示外,开始办自播节目,播放广大知识青年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的好人好事。
1969~1976年的兵团时期,广播站隶属于政治处宣传股。四十八团和四十九团合并后,两
个广播站合为一处,广播站又增添了2台500W扩音机和1台200W扩音机,有2名专职广播员,农
忙季节组织广播宣传车,宣传到田间晒场。
1978年广播站又增添150W和500W扩音机各1台,唱机2台,601型录音机1台,7512授讯机1
台,1979年增加了收录音机。
此间,全场25个生产队陆续安装了100W或150W扩音机,全场有120个高音喇叭。使广播成
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农场职工文化生活的得力工具。
1980~1984年,由宣传部设一名编辑,负责广播站自播节目的制作和播音工作,每天三次
播音,时间达5小时。自播节目有场内新闻、垦区新闻、社会服务、文艺窗口、青年之友、妇
女之友、知识百科、文学园地、理论与实践、戏曲、音乐欣赏等节目。为配合农场的中心工作,
还开办了“整党学习”、“文明礼貌”、“计划生育”、“自修大学”、“独生子女教育”、
“法律知识”等专题节目。并对本场的各种会议和大型活动加强广播宣传报道。编辑还经常
深入基层单位现场采访,搞录音报道,用声音的纽带,加强了党同群众的联系,起到了广播的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1985~1989年,农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广播站的自播节目积极宣传党的富国富民政策,
提供致富信息,宣传改革中的新鲜事物和农场的两个文明建设,对推动农场的全面改革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
随着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1979年本场有4户职工率先购买了苏联产16寸黑白电视机,
同年全场小麦亩产上《纲要》,九三局奖给1台日本产20寸彩色电视机。不久,敬老院、青
少年之家、招待所等单位陆续购进了彩色电视机。1980年九三局修建电视转播塔,本场为之集
资30万元。到1982年10月1日九三电视台正式开播后,居民购买电视机形成了高潮,到1984年
末,全场3 500户居民已有电视机2 450台。
1985年后,职工收入大幅度增加,家用电器普及很快。到1989年末,全场已有电视机3100
台,其中彩电65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