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职工文化生活 1958~1963年,农场为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组织了业余文艺演出队,配合农场各时
期的中心工作,自编自演场内的新人新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东北
“二人转”或“拉场戏”。没什么服装道具,带上锣、鼓、钹,到各生产队和职工一起干活,
休息时在场院或地头,蓝天当惟幕,大地当舞台,给群众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1964年12月,全场举行了第一届职工文艺汇演,7个生产队的110名业余文艺骨干参加了演
出。
1966年,场组织文艺宣传队,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演出了忆苦思甜节目。各队也成立
业余文艺演唱组,农闲时编排节目为职工演出。
1968~1976年的兵团时期,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来场,增加了农场的新鲜血液。组建兵团后,
四十八团和四十九团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当时来四十八团的哈尔滨戏曲学校毕
业班的60名学员分配到一连和二连,他们能文能武、多才多艺,成为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后被
陆续调到五师宣传队。四十九团宣传队也积极排练节目为各连队演出,到各友邻单位慰问。
1971年还专程到大兴安岭林区的吉文林业局慰问演出。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各连队
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成立了演唱组、板报组,宣传报道组和各种球队。经常开展文体活动,
十二连的演唱组还排演了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到团部演出受到人们的称颂。
1977年3月场政治处根据总政治部发出的在全军内外开展大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等十首革命歌曲活动的通知,各连队掀起了“教唱十首革命歌曲”的热潮,学习解放军,高唱
革命歌曲,活跃连队文化生活。造成一种象战争年代那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政治
局面。
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指引下,农场落实了各种生产责任制,促进了生产
的发展,广大职工家属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更加强烈。当时只有电影最活跃,场直每周能看上
1~2次电影,因为俱乐部面积小,每次放电影都在露天。傍晚后,男女老少成群结队,附近生
产队的青年也骑自行车或徒步前来观看,每场观众都达三四千人以上,为解决职工群众对文化
生活的迫切需要。1980年场自筹资金84万元,建成了一座4 200米的大型文化宫,内有1 475个
座席的电影厅,200平米藏书3万册的图书馆及青年之家,节目排练厅、游艺厅、老干部、老工
人之冢,使文化宫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有39个基层单位也陆续建起了“职工之家”,设有
图书室,游艺室、乒乓球室和电视收看室。
为培养基层的文艺活动骨干,场工会于1981年2月举办了一期文艺骨干培训班,38人参加
了学习,由原铁道兵文工团转业的工会干事李学廉任教,学习了表演、乐理、形体课的基本知
识。场工会还为各队的演唱组下发各种乐器、服装和彩旗3 000余件,价值4万余元。
1981年5月3日,场直单位举行了纪念“五一”、“五四”歌咏比赛,11个单位的348名职
工参加演出。
1982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1周年,全场举行了献词比赛,15个单位的56名作
者,写出作品110篇。同年春节,场工会在文化宫门前展出了“孔雀开屏”、“白象吸水”、
“仙鹤展翅”、“跑鹿”等大型冰灯冰雕作品。一些单位还组织了东北大秧歌,初一、初五到
场部演出。
1983年7月,九三局在本场召开了文化工作现场会,管局领导和来自全局各场的工会主席
及文化干事参观了本场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情况,场工会在会上介绍了本场文化活动的开展
情况。
同年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场文化宫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光荣称号。
1985~1989年,农场注重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把群众文化活动当作精神文明建
设的内容认真抓好。场工会每年坚持组织职工文艺汇演。组织工人之声音乐会和歌咏比赛,春
节组织大型游艺晚会等活动,各队的工人之家都建有“三室两场”,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
活。
主要文化活动纪事
1977年冬,本场一队业余演出队代表场参加了九三局首届文艺汇演。
1978年12月21日~23日,场组织了35人的代表队,参加了九三局第二届文艺汇演。
1980年元月,场派出26人的演出队,参加九三局第三届文艺汇演,自编节目占 50%以上。
1981年2月1~2日,本场在文化宫举行首届职工文艺汇演,10个单位的130名职工参加演出
57个节日,评出优秀演出队1个,优秀节日10个,优秀创作者6人,优秀演员38人。
同年5月3日,场直11个单位举行纪念“五一”、“五四”歌咏比赛,348人参加演出。
12月21~24日,场派出39人的演出队,参加九三局第四届文艺汇演。
1982年1月19日~21日,场举办第二届文艺汇演。13个单位188名演员,演出107个节日,
评出优秀演出队3个,优秀节目19个。
5月1日,场在文化宫举办了第一届“工人之声音乐会”,演出独唱、重唱、小合唱、表演
唱、大合唱以及器乐独奏、合奏等节日,场直11个单位参加评出3个优秀演出队。
5月4~5日,中小学在文化宫举办文艺汇演,全场23个中小学代表队,演出4台240个节目,
评出优秀单位5个,优秀节目20个。
12月1~3日,场在文化宫举办第三届职工文艺汇演,19个单位演出164个节目,评出优秀
表演奖25个,优秀创作奖14个,优秀演员58名。
1983年1月15~18日,场派出40人的演出队,参加九三局文艺调演,自编节日占三分之二。
3月,全场职工、学生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歌咏比赛,2000余名职工、近千名学生
登台演唱“社会主义好”等五首歌曲。
5月1日,场在文化宫举办第二届“工人之声音乐会”,场直200余名业余歌手,演出了59
个节目。
10月1日,工会和团委联合举办了“庆十一诗歌朗颂会”,500余名青年职工登台赞颂祖国
的大好形势和农场新貌。
12月15~18日,场在文化宫举办第四届职工文艺汇演,25个基层演出队,演出223个节目。
评出优秀演出队2个,优秀演员75人,优秀乐手20名。
春节期间,修理厂业余演出队自编节目,到兄弟农场和部队农场慰问演出。一队、十一队、
工程队、二队排练了东北大秧歌。
1984年5月1日,场在文化宫举办第三届“工人之声音乐会”15个单位126名职工,演出了
独唱、重唱节目。
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3周年,团委举办了讲演比赛和知党爱党百题知识竞赛。
9月28日,为庆祝建国35周年,宣传部和场史办联合组织了《尖山农场——可爱的家乡》
场史图片展览。展出“创业维艰、调整前进、屯垦戍边、历史转折、开拓前进”五个历史阶段
的167幅图片。
1985年5月1日,场第四届“工人之声音乐会”在文化宫举行,场内优秀歌唱演员为群众演
出了独唱专场。
1986年5月4日,场第五届“工人之声音乐会”在文化宫举行,45个单位的452名职工参加
了演出。
12月26日~29日,场在文化宫举行了文艺调演,19个基层单位的358名演员,演出了167个
节目。
1987年6月14~17日,场第六届“工人之声音乐会”在场文化宫举行,33个单位的 87名歌
手参加了业余歌手大赛。
1989年2月1日,场第七届“工人之声音乐会”(第二次业余歌手大赛)在文化宫举行,22个
单位的44名歌手参加了比赛。
2日,举行了第七届职工文艺汇演,22个单位的102名演员演出了81个小品和曲艺节目。
11月24日,场第八届职工文艺汇演在文化宫举行,29个基层单位的362名演员,演出了284
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