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教师队伍建设

第五节 教师队伍建设


农场学校的教师,全靠就地取“才”,从职工中选一些学问高,品行好的担任。他们
没进过师范学校的门,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学理论,业务水平也很低,广大
教师们在干中学,边教边学。建场初期,学生少,教师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1962年负责领
导教育工作的总支副书记尉秀山,亲自到各方联系,从职工中挑选了8名骨干,充实了教师队伍。
  1968年,城市知识青年来场,从中挑选126名思想好,要求进步的老高三学生到各校当教师。
  1978年后,恢复了高考制度,本场有15名教师考入大专院校,还有一大批教师队伍中的知
识青年返城,全场教师队伍所剩无几,许多学校开不出课,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为了尽快
的配齐教师,使中小学教学工作能正常进行。1979年采取了“内外招聘”的办法,充实教师队
伍。全场共招聘教师56名。为迅速地提高部分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采取了“办小学教师脱产
轮训班”。送九三局教师进修学校内插班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向大专师院进修、代培,组织
在职函授进修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了全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到1983年末全
场共有通过全省中小学教师教材“过关”考试的小学教师133人,“过关”的中学教师46人.
粉碎“四人帮”以后,教师的政治地位提高了,经济状况好转了。在国民经济还十分困难的情
况下,中央决定首先给教师普遍晋升了一级工资,有些老教师、骨干教师还晋升了两级工资。
  1980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给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加发了班主任津贴。
  全场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经济状况的好转,工作热情很高,千方百计的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的毕业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辞劳苦,起早贪黑刻写、油印教学
提纲,耐心辅导自习,寒暑假不休息,给学生补课、复习。1979~1983年共为重点校输送了63
名新生。其中有13名考人大专院校,22名考人中等技术学校。
  1979年,文教科调一中教师王福瑞任研究员,专门负责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场设教
研室,各校有教研组,每学期开始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期末认真总结教学经验。
  教育科从1980年开始,每年都要利用寒暑假,办10天到15天的学习班,学习文化知识,交
流教学经验,举办教学讲座。
  全场中小学认真推广《常青分格写作训练》教学法。1982年全局各场教师30人,到本场一
中听取了吕玉林、王运兰老师做的初中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分格写作教学的公开教学。
  从1980年开始每学期都要进行1~2次的公开教学,1982年进行了小学分格写作教学的公开
课。1983年又进行了小学语文三类课教学的公开课。1983年下学期,一小五年级教师穆春青介
绍了他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听了他的作文教学课。
  从1981年开始,每学期都进行1—2次学科竞赛活动。三年共进行了朗读比赛、书法比赛、
查字典比赛、语文和数学的单科竞赛活动36次。
  1987年底,全场中,小学教师全部通过“教材教法关”考试。
   教师学历达标情况 1987年底


  1988年,教师进行职称评定,凡参加教育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已通过“教材教法关”考试的
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均有资格参加职务评聘。经过推荐、考核、审批,全场教师取得职称
资格的共238人。其中获中级职称的51人:中教一级23人,小教高级职称28人。助理级职称的
67人:中教二级的21人,小教一级职称的46人。员级职称的120人:中教三级51人,小教二级
的24人,小教三级的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