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章 传统节日

第二章 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至翌年的正月初五日,传统叫过年、或过大年。十二月
是二十九天的时候称为“小进”过年。三十天的时候称为“大进”过年,这一天也称为年三十,
晚上称为除夕夜。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喜欢、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法定假日为三天,农场的职工、
家属来自天南地北、四面八方,因各地风俗不一,春节的过法也就不尽一样,大致是这天要贴
对联、福字、挂灯笼、孩子们放鞭炮,大人们则准备吃喝、煮肉,早晨吃饺子,晚饭多是米饭,
丰盛的佳肴,全家开怀畅饮,菜内要有鱼,以示年终有余。晚饭后即参加春节联欢游艺晚会,
看电视节目,包饺子。此时屋外鞭炮声不绝于耳,守岁到夜十二点,洗脸、煮饺子、吃年夜
饭,饭前在室外燃放礼花、鞭炮齐鸣,节日气氛进入高潮,室内则点燃卫生香,以清污浊之气,
确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感。饭后一般开始休息,也有的玩扑克、麻将者一直到
天明。
  正月初一的早晨,要吃饺子,饭后,大人小孩穿新衣、新鞋开始走亲串友,互拜新年,一
直持续到正月初五日。
  春节期间放假一般在七~十天。工会组织以分会为单位搞游艺或娱乐有奖比赛,勾鱼、套
圈、摸鼻子、瞎子打鼓、嫦娥奔月、瞎子点鞭,近年又增电子游艺、深山探宝、海狮吹球、攀
高峰、一笔画、熊猫击鼓等项目。使农场的春节半土半洋,农村城市风味俱全。
  元霄节——即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又名灯花节。俗称正月十五,农场的这天一般也放假,
早晨吃饺子或元霄,晚饭美酒佳肴,入夜家家门前红灯高挂,室内、仓房则各处亮灯,几乎没
有死角,以示光明,白天和夜晚有秧歌队,晚上焰火腾空,鞭炮齐鸣,热闹非常。
  二月二——即农历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日。即经过严冬之后,万物开始苏生之意.
这天家家要吃猪头肉,一直沿袭至今。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农业中的重要节令。这天,一般人家都要到先人
的坟墓上添土祭扫。过去多烧纸,现规定为护林防火,不准到坟地烧纸,过去那种“清明无处
不飞烟,郊外微风挂纸钱”的景象已无处可见。
  五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日。又名端午节,端阳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
诗人屈原而遗留下来的。现在仍过这个节日,早饭多吃煮鸡蛋、荷包蛋或粽子。
  八月节——即家历八月十五日。又名中秋节。早晨也爱吃饺子,晚饭多为月饼,饭后吃西
瓜、糖果之类。
  腊八——即农历腊月初八日。此时气温最低,俗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这只不过是
一种形容.这一天吃腊八粥,一般用黄米、江米、小米、云豆、红枣等煮成。
  小年——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为小年(祭灶日)。农场职工不供灶王。把这一天视
为进入年期,早晨吃饺子,由此而开始年事活动。家家户户进行全面彻底的卫生扫除,拆洗被
褥、粉刷墙壁、擦洗地板门窗。采购各种吃、喝、玩、用等年货,鞭炮、年画、对联、灯笼、
蜡烛等喜庆品乃是家家必备。杀猪宰羊、熏鸡烤鸭,包冻饺子、冻豆包储存,假日随吃随煮,
方便省事.城里来的青年大多回城和父母亲人团聚。在外地工作的人也回场探亲,南来北往,
汽车、火车拥挤不堪。此期间亲朋好友相互带礼品串门,一直持续到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