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九三分局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全局地处全国著称的黑土地带。土质肥沃,适宜性广。区
内宽谷漫岗,自然排水条件好。土地集中,便于经营管理,除分局北部的建边、嫩北农场、山
河农场的乐山分场和最南部的哈拉海农场外,其余各场41 333公顷土地连片,占全局土地总面
积的73.6%。加之垦区气候适宜,基本能满足各种作物的生长需要。
一、土地利用现状
全局土地总面积561 493公顷(核5 6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6 078公顷(占总面积的
36.7%)、林地77 488公顷(占总面积的13.8%)、牧草地面积95 432.9公顷(占总面积的14.6%)、
水面10 152.2公顷(占总面积的1.6%)、其中可供养鱼水面3 124.6公顷、荒地21 185公顷(占总
面积的3.8%)、场址道路建筑占地16 443 公顷(占总面积的2.9%)、其他土地133 051.9公顷(占
总面积的23.7%)。
二、土壤分类
九三分局区域内土壤以黑土为主,黑土层土体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类型分为黑土、
暗棕壤、草甸土和沼泽土等。
(一)黑土类
黑土是在中温大陆性气候条件下,自然植被为“五花草塘”,成土母质为第四纪沉积黄粘
土,在丘陵漫岗缓坡上形成的一类土壤。黑土根据其成因分为草甸黑土和砾石黑土。全局黑土
总面积330 805.07 公顷,占分局土壤总面积的59.3%。其中耕地面积167 511.43公顷,占耕地
总面积的80.14%、黑土土体剖面一般厚30~60 厘米,有机质含量一般在3~7%。黑土具有优越
的基础肥力,一般能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其肥力特点是既发小苗又发老苗,后劲大,长劲
足,结构良好,保水保肥,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另一特点是底土粘重,不透水,易冷浆,春季
土湿低温,微生物活动能力弱,抑制了潜在肥力释放和发挥。
(二)暗棕壤类
根据地形、地质又可分为山地棕壤、沙岗棕壤和草甸棕壤三类。总面积132 623.06公顷,
占全局土壤总面积的23.79%。其中耕地面积28 740.73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3.75%。暗棕壤
黑土层薄、肥力差、缺少氮磷,需要增施有机肥,以保持和提高耕地的土壤肥力。
(三)草甸土
草甸土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坡底等地势低洼平坦地段,根据成因又可分暗色草甸土、潜
育草甸土、沙质草甸土和白浆化草甸土。总面积54 074.98 公顷,占全局土壤总面积的9.7%,
其中耕地面积10 702.0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12%。草甸土黑土层较厚,一般均在30厘米,
有机质含量在4~5%以上。 草甸土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1~2米,土壤特性是冷、粘重;较平
岗、坡地霜冻早,庄稼上得晚。宜种植生长期短、较耐湿的作物,有水源条件的可种植水稻。
(四)沼泽土
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沟谷水线、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分为草甸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两个土
类。面积39 636.9公顷,占全局土壤总面积的7.11%。 其中耕地面积2 020.49公顷,占耕地总
面积的0.99%。这类土壤潜在肥力高,可作天然割草地和放牧地。
(五)其他土类
其他土类面积334.48公顷,占分局总面积的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