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农业生产中主要自然灾害及防范
第六节 农业生产中主要自然灾害及防范
1986年以来,九三局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加强了对旱、涝、风、雹、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
防范。
一、旱灾及防范
九三垦区影响农业生产的旱灾概率为44.4%,其中春旱年占22.2%, 夏旱年占19.4%,全年
干旱占2.8%。
防旱措施:一是保护耕地周围的林、草植被, 调节小气候,涵养水分;二是运用少免耕技
术,建设土壤水库;三是运用抗旱品种、合理施肥等栽培措施抗旱。真正大面积的长期干旱,
生产上仍无实质性有效防范措施。
二、涝灾及防范
九三地区主要是麦收后的秋涝,概率为11.1%,春涝年占8.3%, 夏涝年占8.3%,春涝加秋
涝年份占3%。
春涝影响播种的质量,夏涝影响田间管理,秋涝是丰产不丰收的主要原因。
防涝措施主要是耕作除涝。增加机械装备,加快播种与抢收进度,对部分抢收的粮食进行
烘干。
三、风灾及防范
九三地区常年风灾概率为19.4%,1986年以来,春风伴扬沙、沙尘暴危害日甚。1998年4月
17~19日刮大风对耕地和农作物造成灾难性危害,大风刮到5 月末,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风灾
年份。主要危害已出苗的甜菜、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
风灾防涝主要靠植树、种草、改变耕地周围环境,建设绿色屏障来解决。
四、雹灾及防范
九三地区雹灾从1995年后发生频率增高,从4月末到10 月初均有发生,5~6月的雹灾对大
豆有毁灭性危害。防雹主要靠气象雷达监测,高射碘化银炮弹局部驱雹。防雹效果受测报准确
性和发炮及时性的制约与影响。
五、低温冷害及防范
九三地区出现概率为25%。 春季出现的低温(晚霜)会危害已出苗的作物;秋季出现的低温
(早霜)主要对大豆、玉米危害严重,影响正常成熟,致使产量锐减,品质下降。
对低温防治主要运用作物与品种结构调整、高标准整地、适期早播、合理施肥、健身防病、
治虫、除草、抗旱、除涝等综合措施,战低温促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