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农机后勤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六节 农机后勤设施建设与管理
九三局历来重视农机后勤设施建设。通过采取按每亩耕地提取0.50元至1.00元基金的办法,
筹集农机后勤设施建设资金。
1983年,全局用于“三库一场”(农机保养库、油料库、车组零件库和农机具场)建设资金
776万元。全局的农机标准化管理水平居黑龙江垦区前列。
1984~1985年,在兴办家庭农场的过程中,由于农机具的转让、出卖、给农机具停放管理
造成很大困难,农机后勤设施、设备受到一定损失。
1986~1987年,管局开始恢复农机后勤设施建设,2年共投入152.32 万元,建油库25栋、
1 222平方米,保养间17栋、2 451平方米,零件库29栋、2 407 平方米,农具场28个,修建围
墙总长达11 986米。
1989~1991年,全局“三库一场”建设向规范达标方向发展。3年共投入1 216万元,新建
农具场100个,铺砂石面37.9万平方米,建油库43栋2 500 平方米,保养间37栋4 000平方米,
零件库60栋7 900平方米,修农具场25 900平方米、铁栅栏(围墙)14 800 米。年终检查验收,
实现标准化的农具场180个,油库164个,保养间165个,零件库178个。
1992~1998年,全局农机后勤设施建设继续得到巩固和提高。据统计共投入670 万元,新
建拖拉机库4栋,826平方米;收获机库15栋,6 159平方米;零件库5栋,1 353 平方米;维修
油库98栋,11 882平方米;新建油库(双圈梁结构)1栋,120 平方米;农具场铺砂石4 200立
方米。
1999~2002年全局农机后勤基础建设坚持高标准,迅速上档次。新的农机项目设备引入后,
管局组织各农场农机副场长参观了北安管局格球山、 龙镇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开阔视
野,找到了差距。农机局按照分局的要求,在全局范围内组织、推行了基础设施建设“亮点工
程”,并纳入两个文明建设检查的内容之一。 用新材料建成拖拉机和收获机库3栋,用砖瓦材
料建成拖拉机和收获机库4栋,维修改建 M160库房8栋,450条播机库2栋。总投资为470.8万元,
建成库房总面积3 551.5平方米。红五月、尖山、嫩江、七星泡、嫩北农场的M160拖拉机和450
条播机基本上实现了库内停放。嫩江农场各队有机务活动室,保证了农机工人有培训和学习的
场所。据统计,2001年全局“三库一场”建设投入278万元,建筑面积3 622平方米;2002年全
局“三库一场”建设投入114.5万元,建筑面积1 49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