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伴随着九三垦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全局林业建设不断发展,逐步迈上了快速发展、突
出重点、规模推进、加快生态林业经济建设的发展之路。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以农田防护林
体系建设为重点;80年代以来,以建设用材林基地为重点;90年代中期开始,场、队(区)和公
路绿化和小城镇园林式建设得到加强。自1951年起,经过几代北大荒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呈现
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派“有田林成网,有路树成行,有村(场、队区)园林化,有山披绿装”的
美好景象,在九三垦区的土地上,为子孙后代矗立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到2002年末,
全分局实有造林面积72 851公顷(含未成林12 139公顷),加上垦区自有和国有200 万亩天然
林,已构建成一座庇护九三垦区多种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九三局林业建设
“农田林网化、公路林荫化、荒山(荒地)森林化,局、场(队)区园林化”的“四化”目标初
步实现,优化了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林牧渔生产条件和全局人民的居住环境,
创造了可观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九三垦区林业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50年代年均造林千亩以上,60年代年均造林不足万
亩,70年代以来年均造林超万亩,尤其是80年代,年均造林数万亩。50 年代造林保存率25%、
60年代35%、70年代36%,80年代82%(1989年普查数据)。1960 年造林保存率7%为最低,1988
年造林保存率86%为最高(1990年普查数据)。90 年代前中期,受造林投资少,造林任务小和
超计划造林、小面积造林不投资等因素的影响,造林规模小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全局加大了
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力度,1997年分局实施“林业生态再造工程”,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经
济局”建设八年规划,2002年,分局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当年造林5.7万亩。5年来全局累计造
林27万亩。
九三垦区半个世纪造林保存667 790 亩,初步实现了全局林业建设“四化”的规划目标。
自6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分局、各农场、部分生产队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市)、
县各级政府和省农垦厅、总局的表彰和奖励。国家、省政府、省农垦厅、总局多次在九三召开
林业现场会。多次接待地方和农垦系统林业参观团。1999年先后有1个分局的林业局、2个分局
的7个农场,共82 人来九三参观林业建设。全局有数以百计干部、职工被评为分局级以上林业
建设模范、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