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林业科研

第七节 林业科研



   

  一、林业科研体制与成果

  (一)林业科研体制沿革

  早在1960年局科研所就设有园林课题组,1963年成立园林组。1971年在局科研所成立园林
研究室。70年代至今,局科研所始终设林业科研机构。

  (二)科研课题与实施

  林业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林业生产。农田防护林混交技术的研究,农田防护林更新技术的
研究,荒山机械开沟整地造林技术的研究等不少课题往往是先启动,后列入正式计划的。在垦
区半个世纪的林业生产建设中,一方面结合生产搞科研,将研究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另一
方面把继承传统技术精华同引进、开发、推广应用国内外新经验、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通
过科学试验,比较筛选,优化出适宜九三垦区林业建设的系列先进技术,实现科技兴林。

  九三科研所和林业处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国家林业部、农垦部和省、总局及管局等各级研究
实验课题,其中以管局级课题为多。1963年九三局和省防护林研究所协作调查农田防护林防护
效益,进行樟子松造林密度试验和农田防护林抚育间伐试验。1975年农田防护林总体规划、防
护林体系建设和经济效益研究列为农垦部课题,混交与更新研究等列为总局课题。落叶松大棚
育苗技术的推广,混交与更新技术的推广也列为总局课题。公路防护林营造技术,农田防护林
营造与更新同步进行技术研究、樟子松抗旱造林新工艺的推广、开沟整地造林技术的推广等列
入管局课题。

  (三)研究成果

  九三局早在1954年着手林业课题研究。在48年的林业科研中,先后有5项研究成果和2项推
广成果通过省内外专家鉴定。共有16项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4项、总局级4项。
在7项经专家鉴定的课题中有3项获得较高评价。

  1、《农田防护林更新技术的研究》

  此课题于1984年9月24日通过省内外15 位专家鉴定。其评价是:该项研究在更新方式、树
种选择、配置方面是一个新的突破,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荒山(荒地、低价冶生林地、灌木林地)机械开沟整地造林技术的研究》

  此课题于1985年10月28日通过省内外18位专家鉴定。其评价是:该项研究密切结合生产,
主题正确,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实用价值高,应用范围广,是一项成熟的造林技术开发成果,
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

  3、《农田防护林混交技术的研究》

  此课题于1988年11月12日通过省内外12位专家鉴定。其评价是:该项研究主题正确,研究
方法合理,资料完整,数据可靠,论证有力,结论可行,效果显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填
补这项研究领域的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学术论文

  多年来,全局林业科技工作撰写获奖论文10多篇、优秀论文20多篇。刊登在《农机通讯》、
《黑龙江林业》、《中国林业》、《林业快报》、《林业科技通迅》、《兵团科技》、《国土
绿化》、《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农业》、《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森林防火》等各级刊
物上的论文有30多篇。

  二、林业科技队伍

  (一)林业科技队伍的组建与发展

  九三局林业科技队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1952年垦区林业起步时有技术员1 人,1960年
有技术员2人,其中内部培养1人。1985年统计全局有科技人员47人,其中工程师6人,助工6人,
技术员35人。全局林业科技术人员来源有三:内部培养12人(其中工程师4人,助工3人);企业
代培6人;国家分配35人。1995统计全局在职林业科技人员60 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15人。
2002年统计全局在职林业科技人员78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22人。

  (二)科技人员的使用和培养

  多年来,九三局为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坚持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再培养,凡有
政府、省农场总局开办的各种学习班尽量组织参加。同时管局定期举办学习培训班。除培养林
业科技人员外,主要培训林业技术工人、营林员(护林员)。1965年,原有农垦厅在赵光农垦
局办林业培训班,全局去了30多人。1982年冬,管局在嫩江县原九三化肥厂办冬训班一个月,
有120人参加。1997年分局12 人参加总局草坪种植学习班。1998年分局林业处长、林业科长13
人参加总局林政执法培训班。

  至2002年,在全局78名科技人员中,兼任行政职务的有16 名。现全局13个林业局局长有9
人是林业科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