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
一、 客运站场建设
1988年9月,红五月农场建成全局首个农场级客运站。1991年6月,九三局职工群众盼望40
年之久的局直客运中心正式竣工投入使用,该站总建筑面积1 040平方米,总投资 56万元。此
后各农场客运站建设逐步纳入工作日程。自1995~1999年,采用交通部门、农场各投一部分资
金和争取省客运附加费返还补助的办法,又相继建成了山河、嫩江、嫩北、七星泡、大西江、
鹤山、荣军、跃进、建边、尖山等10个农场客运站。全局已建成的12个客运站候车室、停车场、
车库、售票厅、广播室、寄存处、行李房均达到了行业管理标准。其中局直客运中心的“三优
三化”进档达标率达95%,站务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1997年被省交通厅命名为“文明客运
站”,1998年被省交通部门认证为省内“一级客运站”。
二、货运站场建设
1994年3月, 管局决定成立局直货运总站。站址建在双山糖厂原化工厂院内。货运总站属
事业型、公益性的运输服务部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管理。货运总站
在业务上由交通局领导,行政上由双山糖厂领导。人员的配备由交通局和糖厂按干部聘任制、
工人合同制的原则,共同择优聘任。全局货源由道路运输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由货运总站
统一组织运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职权和各种手段垄断货源,封锁、分割运输。
1994年,九三局直货运总站,与双山火车站签订建立公铁联运货运总站的协议,利用铁路
货场的空余地带作为交易市场的停车场,利用铁路的房屋作为办公室,与地方联合建立了双山
车站道路运输交易市场,并将局直货运总站迁到了双山火车站,在地方辖区内建立了公铁联运
货运总站。并先后筹资3 万元,对原车站停车场进行了整修,改善了运输交易市场环境,并将
通过火车站周转的建材、煤炭、钢材、粮食、水果、蔬菜等上下站货物和运输车辆引入市场。
并将原货运总站改为局直货运分站;同时11个农场分别在原农场运输公司的基础上各设立了一
个货运站。并逐年建立健全了各项基础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运输市场规则》、《优质
服务制度》、《业务报告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
1995年以来,九三局本着开放开发和延伸、完善的原则,积极开辟和拓展零担运输市场。
1999年3月15 日成立了九三分局零担运输组货、配载服务总站,并在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两市九
三办事处分别建成了九三零担货物运输组货、配载、仓储服务分站,开通了九三-齐市、九三-
哈市的零担货运班车,同时吸引东北地区较大的西柳集贸批发市场零担货运班车进站,实行合
同运输,送货到户,满足和方便了经营者的运输需求,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交流,取得了较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投资17.8万元对双山火车站站前停车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改
造,改造面积3 050 平方米。2001年,分局为进一步完善货运服务网体系功能,组建九三垦区
道路运输企业集团,投资450万元建成3 000平方米,集吃、住、办公、洗浴于一体的九三农垦
道路运输企业交易中心综合楼。
2002年5月按照国家交通部、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文件精神, 结合九三垦区货运发展实际,
经申请并通过工商等部门审批,黑龙江省九三垦区顺达道路货物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该公司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九三垦区道路货物运输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截止2002年末,全
局已有128台个体营运货运车辆以车辆现值加入该公司投入了运营。
近几年来,九三垦区不断加强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以实现货物运输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投资65万元,修建面积1 050 平方米的大型货车车库;投资31万元,安
装LED多媒体显示屏(货运调度指挥系统开放式软件平台),购买联想电脑8 台,打印机8台,调
制解调器8台,服务器1台,并通过九三货运枢纽(九三农垦道路运输交易中心信息网络平台)与
荣军、大西江、红五月、建边等12个货运分站进行微机联网,实现全局货运网络一体化,自此
九三垦区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已具雏形。
三、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建设
1994年5月,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批准, 九三交通局购买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车的报告,为
缓解资金的不足,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与山东济南无线电六厂签订合同,购进检测车;并投资
2.5万元改建和维修了5个车库,铺设了230多平方米的检测平台,建立了C级机动车综合性能检
测站,成为省内第一家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应用试点单位。该站隶属于九三农垦交通局,为独
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单位。其业务受农垦总局车辆技术状况检审中心指
导,按《黑龙江省机动车检测站实施细则》的要求,履行各项检测职能 。1999年5月九三农垦
交通局根据道路运输市场发展和行业管理需要,在总结多年来实施车辆技术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坚持以“高标准起步、高科技先导、高效益运作”的原则,投资200余万元对原C级机动车综合
性能检测站进行了升级建设,建成了垦区内首家高科技、 高质量、高标准运作的A级全自动机
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线,并于1999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该检测线的建立对垦区交通行业的
结构优化、维修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维修检测技术的普及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办公场所建设
1995年6月,为,改善办公环境和解决职工住房难题。总投资200余万元的九三交通大楼建
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并于当年11月正式竣工交付使用。该楼总建筑面积2 855 平方米,其中
1层、2层为交通局办公场所,3层至7层为职工住宅。
五、技术服务站建设
1996年12月,九三农垦交通局根据辖区车辆结构、维修质量等实际情况,与东风汽车公司
总部联系,采取集资和垫资的办法筹集36万元资金,建立了东风汽车公司九三技术服务站,并
投资23万元新建了310平方米的配件仓库和零修车间。1997年9月,又投资35万元买断了原九三
分局机械厂1 100平方米的厂房和设备,组建了九三汽车大修厂。
1997年,根据垦区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大吨位柴油车和各类轻型农用车,交通局与东风汽
车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车辆购销合同,并建立了售后维修站,实现了
整车销售、按合同期保养、质量问题三包索赔、原厂配件供应等“一条龙”服务。
1998年为加强出租车市场管理,重新修建了出租车停车场3 处,并在商贸大楼出租车停车
场处成立了出租车服务站,设立了监督举报服务电话,率先在垦区内为出租车安装了统一的出
租车计价器和待租显示器,有效地遏止了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出租车漫天要价、随意宰客等违
章行为,整顿和规范了出租车客运市场秩序和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六、驾驶员培训学校建设
经省汽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办公室批准,1999年12月18日,在原九三局直第二小学校址成立
了农垦九三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该校占地32 062平方米,拥有容纳160 人的宽敞、明亮、干
净教室、餐厅和招待所,并备有12万平方米的教练车场和12台教练车,配备标准化的汽车电
动模拟器材16件、可拆装实物汽车1 台。驾校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的管理办法。2000年5月, 为进一步改善学校吃、住条件,努力为广大学员创造舒适的学习环
境,自筹资金3万余元,改建了共425平方米的学员宿舍13间,装备21英寸彩色电视机13台。有
效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2001年九三驾校与九三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筹建了
特殊工种职业技术鉴定站,扩大办学规模,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范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2000~2002年,学校共培训汽车驾驶学员299 人,其中车型B的驾驶学员147人、车
型C的驾驶学员152人。2002年仅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就达2 083 人。其中各类
型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培训人数为:大型客车136人、中小型客车528 人、大型货车686人、小型
货车637人、农用货车30人、危险品货车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