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公路与桥涵建设 自80年代,九三垦区逐步实行以农场为主、全社会办交通的措施,促使专用公路建设速度
加快,技术标准也逐年提高。到2002年,全局拥有省级公路54.52 公里、专用三级公路605.79
公里、四级公路435.818公里,公路桥梁1 284.98米/70座。自1996年,高等级公路逐年增建,
全局白色水泥混凝土硬化路面已发展至33.04公里。1999~2002 年新建钢筋混凝土永久式桥梁
184.04米/6座,路树绿化里程994.01公里,全局公路0密度19.65 公里/万平方公里,公路年养
护总投资由1986年的88万元增长至2002年的413.10万元,公路技术等级和路况有了明显提高与
改善。
一、高等级路面建设
1996年当年建成局直过境白色混凝土路面近5 公里,结束了九三局无高等级路面的历史。
此后在4年间,又修建水泥混凝土路4.74公里,总投资达500多万元。既装点了小城镇面貌,又
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了通畅洁净的交通环境。
2001年,全局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九三垦区公路路网。并加快九三局直小城镇
高等级公路建设步伐,投资200余万元新建局直大西江路水泥混凝土路面0.96公里,于10月1日
竣工交付使用。2002年投资151.9万元,完成了局直山河路拓宽工程,拓宽路段长920米、宽10
米。
二、公路养护
1994年,九三交通局以七星泡农场为公路养护的试点,将解体的原道路队所属人、财、物
归交通科管理,每年农场拨付一定的资金给交通科,由农场交通科负责全场公路养护工作。交
通科下设公路管理站,公路管理站站长由交通科聘任,农场给公路管理站配备了1 名统计。财
务核算由交通科会计兼任,对养路工实行合同制管理,一年一聘。
至1996年,各场的公路养护管理也都由原单独核算企业管理变为公路管理站与驻场交通科
科站一体化管理。各公路管理站人员编制不超过3 人,公路管理实现了减员增效。公路养护投
入资金逐年增加。2000年对辖区南部6个农场(大西江、鹤山、跃进、尖山、红五月、荣军) 公
路养护备料体制进行改革,由原分散备料改为集中备料,6 个农场公路养护备料统一由九三驾
校承运,运费由各农场交通科与九三驾校统一核算。
全局11个农场的公路管理站担负着总长1 128 公里公路的养护任务,均以机械养护为主,
人工养护为辅。从1993年起连续5 年进行了全局性的公路养护大会战。使全局专用公路基本达
到行车舒适、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路肩整齐、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桥涵构造物完好,沿线
设施完善,形成了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截止2002年,全局省、乡级公路好路率均
达55.5%,综合值达68.7。
1998年七八月份,九三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局11个农场的公路都不
同程度地连续遭受水害。据统计,共冲毁路面2.16平方公里,冲毁路基长27 公里折合4.5万立
方米,冲毁桥梁47米/4座、涵洞49道,直接经济损失294 万元。九三公路交通人灾害面前不低
头,一面抗灾自救,一面报请上级视灾情给予补贴资金。全局共出动人力2.4万工日,车辆890
台次,运土石方7.2万立方米。直至9月下旬,全局专用公路才全部恢复通车,确保了麦收和秋
粮的运输。
三、桥涵建设
1996年和1999年,在农场经济不景气、资金严重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拨款,分别建
造了控制嫩江和建边两场出口的兴嫩桥(42 米)和固固河大桥(100米),为两场客货运输的畅通
提供了保障。
1999年底,经九三交通局争取,总局交通局投资280万元、分局水利局投资150万元和分局
补贴50万元,筹齐了建造九三大桥的全部资金。全长84.84米、宽20米、共计耗资480万元的九
三大桥建设工程于2000年4月15日破土动工,2000年11月15日正式竣工通车。
钢筋混凝土永久式桥梁建设情况统计表
(2002年)
表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