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运输市场建设

第五节 运输市场建设





  1988年,针对1984~1988年全局95% 的国营汽车队先后解体,车辆全部转让给个人,个体
车辆逐年增加的实际情况,交通部门从解决运输企业亏损入手,对全局15 个专业车队3种经营
方式进行调查后,大力推广了尖山农场车队实行车辆转让的好经验。截止1989年6 月末,全局
15个专业车队中,已有13个将车辆全部转让给个人,实行放开经营;有1 个车队实行单车承包
制,另外1 个车队实行租赁制。通过采取把不同经济成份的汽车运输经营者组织在一起,实行
合作经营,由运管站进行“统一货源、统一调度、统一供油、统一供零件、统一停放”的“五
统一管理”。

  直至1992年,逐步取消车辆计划额度控制后,单一的公有制结构被彻底打破,参营车辆只
要符合开业条件即可审批。1995年又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市场急需的运输车辆优先进入市场;
对客运线路和出租车营运证进行招标、拍卖,实行定期有偿使用。全局道路运输市场逐步发展
成为国营、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市场格局。但当时的运输市场呈现出运输企业多而
散、小而乱、盲目干、不规范等现象,交通部门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盘活资产抓建站,全
面铺开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对局直客运中心站、公铁联运货运总站、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东风汽车公司九三技术服务站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这些单位以改革促发展,全面加强了对全
局运输市场的规范与管理。

  一、客运市场

  1991年建成的客运中心站以站车合一的经营模式运营了3年多,41 名职工死啃四台客车、
一个站,累计亏损25万多元。针对这种情况,1994年交通局对客运中心站实行了“站车分设、
人员分流”的政策,将客运车辆一次性转让给12名站内司乘人员,分离了28名职工,分离的28
名职工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中3人退休,9人在站内从事商品经营,另外16人从事家庭养殖
业和运输业。1996年在完善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选配业务精、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担任站长,并
甩掉内外债25万元的包袱。从1997 年起对其实行委托经营,签订了委托经营合同。1997年1月,
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手工售票方式,通过职工自愿集资,筹资5万元购置了3台微机和电子显示
屏等服务设施,实行了微机售票。售票效率提高了2 倍。1998年又推行模拟股份制运作,对全
局营运客车和出租车实行挂靠经营。客运中心站采取租壳买瓤的办法将站内国有资产动产部分
一次性转卖给职工个人。同时采取盘活固定资产的办法, 将闲置的车库、 办公室和停车场对
外出租,实行多种经营,使职工的月工资由原来的每月300余元提高到每月350元。实行挂靠经
营后,对进站营运客车实行了“三定、九统一”管理,即:定线、定班、定点、统一挂靠经营、
统一牌证照、统一进站、统一发车、统一微机售票、统一运价、统一进出站安全检查、统一车
辆调度和维护、统一暖气设备和一氧化碳报警装置。对挂靠经营的出租车实现了“六统一”管
理,即:统一运价、统一营运标志、统一监督电话、统一培训上岗、统一使用票据、统一车辆
调度和维护。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2000年取消了客运车辆挂靠经营,积极筹备组建农垦运
通公司九三客运分公司,直至2002年分公司正式成立,全局45辆个体旅客运输车辆以车辆现值
投入到农垦运通公司,九三客运分公司实行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同时,采取国有资产一次性
转卖给职工的办法,于2002年3 月对局直客运中心站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投入股本38万元,
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客运站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的法人实体。

   客运市场营运线路 旅客运输情况统计表
  (1996~2002年)
表4-8


  
  二、货运市场

  1992年以来,全局运输市场全面放开。针对车辆转让给个人以后市场机制不健全,缺少必
要的货物运输交易场所和运输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现状,局、场便在货运管理上运用法律和行
政等手段来规范运输市场的经营行为。1994年组建货运总站之后,又着重在强化配套服务、完
善运输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市场交易有形化、市场秩序规范化、市场活动信息化上做了一
些探索。经过两年的运作,全局有形货运市场网络建设已基本建成。1996年进一步明确规定了
三级货运站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隶属关系和详尽的运输管理分工,并与公铁联运货运总站
签订了委托经营合同,实行委托经营。各级货运站设站长1 人、调度兼组货员1人、会计1人、
出纳1人。个别站还配备专职或兼职书记1人。各级货运站在业务上隶属于交通局领导,在人事
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上实行全员聘任制。货运总站站长由交通局经过双考聘任,货运分站站长
由各农场和驻场交通科按管理权限择优聘任,职工按“双考”成绩择优聘任,货运总站、分站
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实行“三岗”制动态管理和尾数淘汰制,在分配上实行效益挂钩等分
配机制。1996年货运总站改革后,突出加强了货物运输市场的管理,1996~1999年,年均货运
量达652.95万吨,年均周转量达27 412.2万吨公里。货运量以每年19.02%的速度递增,为九三
垦区糖、油、乳、粉等农副业产品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为垦区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发挥区域
经济优势提供了便利条件。1998年省交通厅专门在九三局召开了全省道路货物运输服务网络体
系建设九三现场会,将九三的经验加以推广。2002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加
强九三垦区货运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打造九三垦区现代物流业,交通局对公铁联运货总站体制
进行了改造,采取“双考”公开聘任窦庆民为公铁联货运总站站长,并对该站进行股份合作制
改造,实行效益工资,大大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改制后的公铁联运货总站,当年
实现完成组货量689.4万吨,货运周转量33 780.6万吨/公里,实现经营总收入12万余元,创职
工人均收入9 200元的佳绩,实现了货运经济的快速发展。

   货物运输情况统计表
  (1996~2002年)
表4-9



续表4-9


  
  三、汽修市场

  1987年4月以来,根据总局《关于对汽车修理业实行行业管理的通知》 精神,经过对九三
汽车维修业整顿和理顺,实现了行业规范化管理。配备专人分管技术和汽修业的管理,制定了
《九三局汽车修理业管理办法》。局直和各农场的汽修行业基本实现了统一价格、统一工时、
统一发票“三统一”管理。1993年末,交通部门从“建立一个质量管理制度统一、严格执行技
术标准和维修检测工艺、定期实施质量考核的监督机制,构造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备
先进、快捷方便的车辆技术保障体系”入手,把加强车辆技术管理融入车辆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之中,对车辆的选型配置、维修、检测直至车辆更新、报废实施全过程管理。1994年,建立了
汽修企业年审目标管理百分考核责任制,用定性质、定质量、定指标的方法全面考核评价全局
汽修业的情况。1996年,对“龙头”汽修企业东风汽车公司九三技术服务站进行了大力度的三
项制度改革,并签订了委托经营合同,实行委托经营。1997年,又对东风汽车公司九三技术服
务站所属的汽车大修厂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模拟股份合作制运作,根据职工的承受能力,
采取自愿购股的办法, 将国有资产动产部分一次性转卖给职工个人, 并实行效益挂钩、成本
否决、联销计酬等分配机制。直至2002年,汽修企业才真正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彻底成为了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企业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将资产向职工群
体转移,实现了“工者必有其产、必有其股”,职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驱动下,充分发
挥生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998年,为了充分发挥车辆技术保障服务作用,在垦区率先成立了
集应急求援、解难举报、便民咨询为一体的九三交通“179” 应急求援服务中心,实行全天候
专人负责制,与公安“110”联动,并向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 凡在九三垦区公路沿线内的客、
货运输车辆如发生重、特大意外事故或车辆意外机械事故时,在30公里以内30分钟派员赶赴现
场应急处理或服务。九三交通“179”年平均接处突发事件14 起,为客货运输经营者挽回经济
损失10余万元,处理结果群众满意率100%。

  1998年5月13日,分局下发《关于印发〈规范道路客、货运输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对全局营运车辆分别实行了对九三货运中心和九三客运中心挂靠经营,统一了九三运输企业集
团标志和营运证件。截止至1999年末,挂靠经营合同签订率达100%。

   技术服务站二级维护 大修 零修统计表
 (1997~2002年)
表4-10 单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