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流动资金管理 流动资金是企业用以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的资金。从1986~2002年,分局流动资金管
理大体经历了以定额流动资金管理为重点和以流动负债方式进行核算管理的两个阶段。
1986~1992年,全局流动资金包括国家流动资金、企业流动资金、基建拨款、其他单位投
入的流动资金、银行借贷、应付款、未交税金、未交利润、预提费用、结算国发证券等项,按
其使用性质分为定额流动资金和非定额流动资金。在此阶段,垦区重点加强了对定额流动资金
的管理。总局每年都对管局核定流动资金中“三项材料”占用指标,并实行奖罚措施;管局对
全局企业定额流动资金实行了指标预算管理,从而增加了流动资金管理实际效益。这一阶段,
全局企业大部分流动资金主要靠银行借贷和家庭农场上缴的利费税来解决。从而保证了全局生
产经营正常运行。1990~1992年,全局各年银行贷款分别达13 771.08万元、18 901.50万元和
20 846.00万元,分别占当年流动资金总额的44.39%、38.06%和25.13%; 全局各年应收款分别
为14 592.7万元、15 447.9万元和20 684万元,分别占当年流动资金总额的47.04%、31.17%和
24.94%。
从全局这7年间定额流动资金占用情况看, 储备资金占用数额较大,其占定额流动资金的
37.38%;仅“三项材料”就占定额储备资金的38.2%。 主要原因是企业库存材料(物资)占用量
大。随着家庭农场生产、生活“两费”自理比例的逐年提高,管局对农业投入的流动资金大大
减少,而工副业的储备资金、产品资金迅速增长。1986年,全局农场生产支出7 181.7 万元,
工副业生产支出9 839.7万元。到1989年,全局农业生产支出减少到1 164.3万元,工副业生产
支出增加到38 649.7万元。1992年,全局农业生产支出仅比1989年增加了303.7 万元,而工副
业生产支出达55 214.0万元,又比1989年增加了316 564.2万元。 从而促进了全局产业布局的
结构性调整,增强了工副业企业的发展实力。
流动资金情况表
(1986~1992年)
表5-2 单位:千元
1993年以来,全局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将原来的流动资金划为流动负债进行核算,按照建
立资本金制度的原则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基础等式的要求, 更适应企业建设与发
展的需要和体现资金运动的特点,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1995年管局召
开财务管理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财务管理的经验,分析了财务管理的现状与趋势,提出了进
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加强控购管理的规定, 下发了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
《农垦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规范财务管理的文件资料。1999~2002年,全面进一步健全了全
面刚性的财务管理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到2002年,全局财务收支管理实行了全面刚性预算
管理办法,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日臻完善。
2001年以来,在巩固和发展“九五”期间流动资金管理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农场家庭农
场全面兴办的实际情况,流动资金实行农场统一管理,农场成立资金办,负责本场流动资金管
理工作。农场内部流动资金的收、支、存、占用等,全部核算到生产队及下属核算单位,使农
场财务部门和基层生产队的财务结算关系转变为存款和信贷关系。农场内部的资金占用收取资
金占用费。
从2002年起, 分局教职工和公检法人员的工资支付实行了集中核算统一发放(即由计财处
集中审核,按时拨款;由银行对个人代发工资)。
流动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转化为流动资产。十几年来,分局在流动资产管理中
采取了八项有效措施。一是加强控购管理,核定(控制)库存商品物资的合理储量;二是建立健
全物资管理制度,落实保管员、单位主管领导和财会人员的各自责任;三是完善产品管理内控
制度,严格产品检量检质、验收入库和出库的手续制度;四是积极清理回收内外欠款,尽量盘
活企业沉淀资金;五是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严格执行开户审批手续和存贷账户按期核对制度;
六是严格现金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省《违反现金管理法规的处罚决定》;七是严格流动资产损
失审批程序;八是加强债权和债务管理,坚持实行钱货两清制度,坚决杜绝不合理的赊销行为,
严禁挪用企业资金。从而不断加强了全局流动资金管理。
财务综合情况表
(1993~2002年)
表5-3 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