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成本与费用管理

第七节 成本与费用管理



  

  随着垦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分局各级领导、财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管
理者更加重视企业成本与费用管理。分局财务处定期考核各企业的成本与费用,开展成本费用
分析、评比,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寻求不断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措施和办法。

  一、成本与费用管理措施

  (一)全面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成本管理办法。参照本行业先进企业水
平,制定标准成本和各生产环节消耗定额,实行全员和全过程成本控制。通过挖掘潜力,节能
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二)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准确核算成本费用。建立健全内
部成本控制制度,统一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年限,严禁少
计少摊成本或乱挤乱摊成本。

  (三)严格企业工资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企业工资总额增长速度应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
率增长速度”的规定和总局有关企业工资管理办法,确定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工资标准以及企
业年度工资总额。

  (四)严格控制管理费支出。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则,逐级核定各级管理费用年度支出指
标。认真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压缩管理人员,按编制人数核定年度各项管理经费支出总额。采
取“费用包干,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办法,严格控制差旅费、办公费、交通费、电话费、
招待费等弹性支出。本着“需要、合理、节约”的原则,建立业务招待费预决算制度和财务审
核制度,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在控制比例内据实列支。

  (五)逐步实行种植业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从1997年开始,全局推行了种植业目标成本管理。
1999年在总结前两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重新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细则, 使目标
成本管理成为年度计划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贴近种植业成本管理的实际。为领导的
决策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为家庭农场减负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1998 年比1997年节约成本
3 926万元;1999年比1998年减负3 464万元,年底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节支1 313.67万元。2000
年各农场进一步加强、完善目标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考核标准及奖罚
措施,年底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节支1 433万元, 比1999年实际成本节支6 921 万元。2001年
起两费自理率已达100%,家庭农场(农户)自主生产和经营,大农场实行的目标成本管理办法不
再实行。

   家庭农场作物成本调查表
  (2002年)
表5-5 单位:万元 元


  
  二、成本与费用管理创新

  (一)生产费用构成和各费用要素比重的新变化

  自进入“十五”期间以来,从分局企业经营的整体情况看,生产费用构成和各费用要素的
比重产生了相应的变化:1、由于物化劳动消耗的增加,活劳动相对减少。 尽管职工人数增加、
工资水平提高,工资和福利费的比重逐步减少。2、 工业原料消耗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表明
分局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其他费用要素相对下降。3、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所占的比重增加,表
明分局固定资产增加、技术装备日益雄厚。4、 肥料、农药费用不断增加,表明农业生产的投
入大幅增加。5、 燃料、润滑油消耗有所下降,表明耗油量降低和燃料使用逐步由汽油向柴油
转换。6、外购动力比例上升,表明垦区现代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进程加速。

  (二)拓展成本与费用管理的新路子

  2002年以来,财务处适应全局成本与费用管理的新变化,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新路子。

  1、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 加强了成本和资金两个方面的财务刚性管理,
以千方百计节约支出,特别是管好管理费用支出。“十五”前3年全局年均管理费用为5 899.3
3万元,比“九五”期间年均管理费用9 122.60万元,降低了35.33%。

  2、树立企业全员全过程节约和控制成本的意识。重视倡导、 建立与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严厉制度的约束及专业财会人员的指导监督“三结合”的成本内控管理体系。
企业全员能在生产管理全过程自觉地把成本内控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取得了降低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的实效。“十五”期间前3年全局成本费用利润率达62.87‰,比“九五”末期(2000年)
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了51.53个千分点。

  3、改革和完善内控成本分析考核方式。(1) 变事后定期分析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事前、
事中、事后)的内控成本分析考核, 加强了预测分析和责任成本分析,成本核算与管理并向电
算化方向发展;(2)成本分析考核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 把产品成本分析和生产成本分析扩
展深入到技术经济分析的层面,包括开展设计成本分析、工艺成本分析、消费成本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等等,以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仅“十五”前3年全局实现利润额达37 689 万元,就
比“九五”期间利润总额增加了35 8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