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编制执行

第四节 编制执行



  

  1986年以来,工农业计划逐步变为指导性计划,其计划的编制执行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
性、结构性调整起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1990年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局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的宏观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重大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执行的效果明显。

  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

  1991年4月以来,分局抓住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机遇,乘势而上。 1991~1998年间
共投资3.2亿元,完成土石方45万立方米,改造低产田120万亩;购置M-160拖拉机240台、收获
机286台、东方红1002拖拉机85台,还新建改造粮食处理中心7座,种子加工厂6 座。增强了农
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商品粮大县建设项目

  1994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决定,国家拟从
1994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65亿元贷款,在全国扶持500个商品粮大县。九三分局作为黑龙江
垦区被列为“商品粮大县”的7个分局之一,利用农行贴息贷款, 实施了以新增粮食产量为中
心的建设项目。到1998年末,经过分局计委和项目单位5 年的积极实施和扎实工作,共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项目13 276万元。其中:农业银行贴息贷款6 100万元,自筹资金7 186万元。经批
准并完成了33个建设项目,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每年新增粮食5万吨,新增利润2 600
万元。双山糖厂利用农行700万元贷款进行技术改造,新增日处理甜菜能力500吨,1995年新增
利润300万元。红五月农场利用农行500万元贷款新建1座年加工10 万吨的全价复合饮料厂,对
畜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集约化生产队建设项目

  1997年5月分局党委决定利用日本政府第四批对华日元贷款,在11个农场建设60 个集约化
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队。总局党委当年决定建设100 个适度规模经营的旱田队,九三分局
被批准建设60个队。该项目共利用日本政府贷款折合人民币2.2 亿元,贷款利率锁定为2.5%年
息,还款期最长为11年。

  四、承担国家优质大豆基地建设项目

  2000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农经[2000]2285号文件,对黑龙江农垦优质大豆生产基
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予以批复:“为了充分发挥黑龙江垦区大豆生产优势,提高大豆生产科
技含量和单产水平,促进优质大豆生产的发展,增强我国大豆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意在黑龙江
垦区以北安农垦科研所和九三农垦科研所为技术依托,建设优质大豆生产基地”。

  项目建设地点为黑龙江垦区克山、嫩江、嫩北、大西江、七星泡、二龙山6 个农场及北安
科研所、九三科研所等2个农科所。九三分局共有5个项目单位,占垦区“国家级优质大豆基地
项目”单位的62.5%。

  该项目将用3年时间(2001~2003年),建设优质大豆生产田27万亩,原种田0.7万亩,良
种田3万亩,年产优质大豆原种150万公斤,优质大豆良种6 000 万公斤,项目区优质大豆良种
率达100%。该项目总投资8 716万元,其中国家专项基金拨款4 862万元,项目单位自筹配套资
金3 854 万元。对该项目的实施分局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形成了上下贯通的领导组织机构,
对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工程实行招、投标制,施工实行监理制。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先验收
上年工程再下拨下年国家拨款。到2002年末,前两年的建设工程已如期完成。

  五、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项目

  1986年以来,分局每年都对低产田进行改造,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1991~1996年全
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4 36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 619.8万元、农行专项贷款1 019
万元、自筹资金1 728.5万元。全面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二期开发任务, 改造中低产田
29.65万亩、占分局耕地面积的6.2%,营造完善农田林网和水土保持林等0.94 万亩,治理和改
良草原1.3万亩,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12项,受益农田45.2万亩。 购置大中型拖拉机及农机具
187台件,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台,配套农机具157台(件)。兴修水利工程:治理冲刷沟、挖排
截流沟共计905.6公里,完成总土方量480.2万方,完成混凝土护砌渠道1 000 米。草阀护砌渠
道13.5公里;修筑桥涵闸等农田建筑物255座。修筑农田机耕道157.9公里,新建水泥晒场9 100
平方米。完成机械深松耕地6.8万亩,秸秆还田6.33万亩,测土施肥4.2万亩,平整和整形耕地
9.85万亩、拉鼠洞1.4万亩,埋设地下暗管1 000米。新建畜牧服务站2处,完善农业服务站1处。
购置奶牛160头。

  1997~1999年,分局完成国家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共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7万亩,
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1.48万亩。完成土地治理项目19个,多种经营项目3 个。农业综
合开发项目总投资7 676.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 717.2万元,农行专项贷款2 005 万元,
自筹资金2 959万元。

  六、“龙头”企业建设投资项目

  分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流通企业,
切实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共培育出国家、省、 总局级“龙头”企业5 个,即九三油脂集
团、九三丰缘麦业集团、九三麦芽集团、北大荒粮油批发市场、九三种业集团。分局充分利用
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惠扶持政策,并挖掘自身财务潜力,1999~2002年先后投资28 734
万元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其中对“龙头”企业投达25 199万元。增强了企业做大做强的经济实
力。2002年,九三油脂、丰缘麦业、九三种业三大“龙头”企业共实现利润3 271万元。

  七、能源综合建设投资项目

  1987年4月至1998年,能源办实施了节能技术、 产品的应用和耗能设备的改造工程。先后
完成的项目有:1、九三局直乳粉厂节能新技术改造。2、荣军、山河等农场电力科应用节能新
材料、设备,改造高低压线路。3、废油加工厂引进节能设备。4、交通局推广Zq-84 型汽车高
能点火装置600套。5、农机战线推广进口擎磨损整修剂。6、液化气站推广MI-100 型残液电子
汽化器。7、1994年按照省政府[1994]4号文件要求,大力推广天润抗磨节能剂。

  2000年3月 ,能源办负责编制2000~2010年能源综合建设生态经济工程计划,并开始组织
实施能源综合建设生态工程。

  2001年4月~2002年4月能源办考察、引进家庭型秸秆气化炉技术项目。经过一年的不懈努
力,不仅在省内外考察引进了专项技术,而且因地制宜对图纸进行了改进设计,研制出与家庭
型秸秆气化灶配套的高效气化炉灶及多功能燃烧气化炉灶暖气系统。在2002年4月1 7日召开的
现场演示会上,与会分局领导和各场领导对该项技术及产品给予好评。 嫩江农机厂共生产110
台家庭型秸秆气化炉和燃烧气化炉,分局能源办公室按计划分配, 给每个农场各5台进行试用
推广。

  2001年8月1日总投资为275 万元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示范建设工程在跃进农场破土动工,于
2001年11月25日建成并一次点火成功。其中建成2 000立方米储气柜1座,140平方米主机房1座,
150平方米储料棚1座,铺设主干、支线输气管道共6 902延长米。农场计划第一期入户500户。
气化站建成后,经受住了2001年、2002年严冬的考验,系统运行良好,使用效果理想,共节煤
1 000余吨,节约林木400立方米,节约资金30余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八、政府采购和企业比价采购项目投资管理

  分局于1999年9月7日成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据《政府采购法》、《招标
投标法》,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印发了《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全面推进政
府采购工作的几点要求》、《政府采购和企业比价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并在执行过程
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招投标操作程序。强化了财政资金管理监督,提高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抑制了腐败行为。

  2000年3月~2002年12月,全局共进行政府采购招标和企业比价采购的项目共计639个,项
目预算10 527.4万元,通过招标采购和企业比价采购实际支出8 928.9万元,节约资金1 598.5
万元,节支率15.2%。其中2002年九三垦区农网改造所需物资设备招标,计划投资724.8万元,
实际支出605.3万元,节约资金119.5万元,节支率16.5%。

  九、加强对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和小汽车定编管理的宏观调控

  在专项控制商品和汽车定编的审核、审批工作中,依据政府法规政策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监督和宏观调控,做到从实际出发,坚持对直接用于生产、科研、教学的从宽,对经济效益好
的企业从宽,对低档车从宽;对党政机关从严,对非生产性配车从严,对高档车从严的审批原
则。有效地遏止了攀比风的蔓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9年按照省政府、总
局统一部署,管局全面开展了清查整顿小汽车的工作,共查出违纪汽车17 辆,违纪罚款5.4万
元。自1993年将控购管理职能由地方划归农垦系统后,促使管局更加系统、规范地执行国家和
省有关控购管理的法规、政策。1994年在开展全国性清理整顿小汽车的工作中,管局共查出违
纪汽车25辆,违纪罚款18万元。2001年全面清查了全局定编车辆,共清查车辆616 台,对清理
出需要办理交易手续的96台车辆,全部办理了正规手续,为分局定编车辆的正规化管理奠定了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