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统计工作
第五节 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承担着九三垦区经济活动中的统计核算职能,为垦区经济分析、经营决策提供准
确、统一、系统的统计信息。
一、业务与机构建设
1972年5月,国家计委根据周总理的指示, 发出了《关于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后,
九三垦区的统计工作开始走出因“文化大革命”造成停顿的低谷,工作业务逐步得以恢复。垦
区自上而下配备了统计人员,师直、团直的一些大型单位和生产连队相继配齐了专职统计。1976
年,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成立后,统计业务归管局计划财务处。1979年10月以来,管局贯彻国
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进一步加强了统计工作的业务建设和机构建
设。1980年5月, 国务院下发了批转 《统计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的通知, 统计技术职称
开始作为单独序列进行评定。1982年管局首次评定统计干部技术职称。此后,凡经上级专业技
术职务评委会和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批准的高、中、初级统计技术人员均颁发统计技术专业职务
资格证书,胜任本职工作的兑现相应工资待遇,从而稳定、激励了统计队伍。1981年9 月以来,
管局贯彻执行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改革统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和农垦部颁发
的《农垦统计工作暂行规定》(同年11月3日发文), 切实加强和规范了统计工作,提高了统计
人员依照法规从事统计工作的积极性。随着国家1983年12月8日《统计法》的颁布和1987年2月
15日《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出台及1996年5月15日对《统计法》的修定, 全局统计工作沿着依
法行使职能、依法监督与服务的方向持续发展,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加强。1986
~1993年统计工作归计划财务处管理,1993年~2001年3 月统计工作归计划委员会管理,2001
年3月~2002年统计机构隶属于分局计划财务处。
二、行使工作职能
1986年以来,管(分)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全局统计机构在为垦区经济服
务、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中,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了职能作用。
普查 。自1986年以来,统计局完成了5次较大规模的普查任务。1、 1987年开展了全管局
各类人才普查,并建立了人才储备数据库。2、1993年进行了第三产业普查, 共普查全局属第
三产业的109个单位。3、1995年12月进行了工业普查,普查了全局75个工业单位。4、1996年8
月进行了全局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2月起,进行了历时2年的农业普查,全局有400 名统计人
员参加,共普查了224个单位。历次普查统计人员对每个环节、每张报表、 每组数字严格审查、
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并采用计算机超级汇总和校验核对,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每次普查任务。
多次受到总局、省和国家普查办的表彰。曾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普查先进单位,2 人被评为国家
级农业普查先进个人;3个农场被评为省级农业普查先进单位,13 人被评为省级农业普查先进
个人;5个农场被评为总局级农业普查先进单位,8人被评为总局级农业普查先进个人。
统计服务。自1986年以来,全局统计工作以服务于垦区经济建设和领导决策为重点。一是
整理统计资料。利用日报、旬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数据,编制有参考价值、可比性强的
统计资料(如根据管、分局的需要编制一些临时性报表、统计快报等),为局领导和有关处室提
供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二是撰写统计分析。每年都根据统计数据资料对全局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制定和调整九三垦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
划的意见及对策,为领导决策起到参谋和助手作用。三是编印统计年鉴。1980年以来,每年都
编印统计资料手册。从1994年开始每年都编印统计小年鉴,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垦区生产情况和
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等有关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成为便于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使用的第一手系
统资料。四是规范统计台账。为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1996年改革了粮食产量的统计方法,
粮食产量检斤入库的统计核算, 不再采用科学抽样调查方法, 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1997年在全局范围内统一了统计台账,规范了统计台账内容的指标设计,增加了“三元
经济”的指标,改变了以往农场统计口径不一致的状况,使统计资料更加齐全、完整,并按规
定归档妥善保存。五是进行灾情调查。每年都对全局灾情进行调查,及时写出灾情调查报告,
为各级领导正确指导抗灾救灾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是1996~1998年,在分局连续3 年遭受严重
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分局统计人员积极组织、全力协助各农场全面开展灾情调查,汇总整理调
查资料,及时准确地向总局、省、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九三垦区受灾情况,为分局争取一定的赈
灾资金,对全局抗灾救灾和经济恢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六是推行承诺制度。为了强化和发挥
统计工作的服务职能,1998年分局推行了统计工作承诺制度。其内容是:1、 坚持原则、实事
求是、不弄虚作假。2、统计台账内容齐全,做到原始记录全面, 历史资料完整,统计数据真
实。3、按阶段在全场及本单位范围内公布有关统计资料,做到办事公开化。4、在企业成本内
控方面做到图表上墙,数据公开。5、及时为各级领导提供统计信息。 统计工作承诺制实行,
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信赖。
业务培训。在抓统计队伍建设中注重业务培训。1986年6 月在旭光技校举办了全局统计人
员参加的微机学习班,学习微机基本原理和微机操作,培训效果良好。1989年统计局组织统计
人员参加八一农垦大学为期3年大专班函授学习。1990年组织300名统计人员参加了总局举办的
技术职称学习班,经过考试290人获得统计员以上技术职称资格, 考试成绩列黑龙江垦区第一
名。1996年6月有200人参加了在齐齐哈尔市举办统计人员上岗证知识培训班。1999 年5月统计
局举办了有130人参加的统计继续教育培训班。分局现有专兼职统计人员680人,其中专职统计
人员359人,兼职统计人员321人。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作风扎实、相对稳定的统
计队伍。
应用现代化手段。1987年统计工作开始利用微机进行核算,从此结束了手工核算的历史。
从1988年起,统计年报数据按上报软盘进行微机叠加汇总。1990年起定期报表使用微机汇总。
1991年应用远程传输技术向总局报表。1993年开始,管局和11个农场统计定期报表、统计年报
汇总工作实现了微机联网。1995年进行统计报表制度改革,分7 个专业从基层单位开始超级汇
总,直接提取汇总数据。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行应用,分局、农场统计人员均能熟练掌握和使用
SARP统计软件程序,提升了统计手段现代化的普及程度。2001年3 月,分局信息中心并入计财
处,并配备了微机和网络管理的专职技术人员,促使全局统计核算迈上了信息化的快车道。
统计学会。为便于开展统计学术研究,加强统计队伍业务素质建设,于1989年成立了农垦
统计学会九三分会。会长方维山,副会长王丽华,秘书长周秦,理事共15人。1989~2002年共
举行了三届统计学术研讨会。共征集统计论文115篇,评出优秀论文20篇;几年来吸收会员150
人,充实了统计学会队伍,促进了统计学术研讨的深入发展。统计学会还在定期举行学术研讨
的同时,每年召开一次工作经验交流会,树立先进典型,推进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