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队伍建设
第二节 队伍建设
九三局审计处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采取业务培训和业务建设等项措施,逐步
提高了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业务培训
1988年,管局审计人员参加了总局审计处组织的以审代训活动,进行了审计专业基础知识
学习。进入20世纪90年代,审计处组织参加的审计专业培训更加正规、经常。
1990年9月审计处举办了全局审计人员参加的审计业务岗位培训班。1991 年10月选派审计
处赵龙富和农场4名审计人员,参加了省审计局举办的基本建设审计岗位培训班。1993 年审计
处及农场、局直企事业单位审计科全体人员参加了总局党校、总局审计处举办的新财务会计制
度学习班。1994年审计处2人及农场、局直各审计科长参加了审计署举办的审计业务培训班。
1996年7月审计处组织全局审计人员学习了计算机与财务软件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1997
年审计处董长平和农场2 名审计人员参加农业部审计局举办的基本建设审计学习班。1999年审
计处王宇和农场4 名审计人员参加了总局审计处举办的垦区审计干部继续教育培训班。2001年
4月全分局审计人员参加了总局审计处举办的经济责任审计学习班。2001年9月全分局审计人员
参加了总局审计处举办的审计干部继续教育培训班。2002年11月全分局审计人员参加了总局审
计处举办的审计计算机软件学习班。
(二)学术研讨
1989年4月6日,根据总局审计处“关于开展总局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通知精神,成
立了农垦审计学会九三分会。该分会分别于1989年11月和1993年3 月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审
计研讨会,分别收到审计理论研究论文27篇和19篇。
1996年6月20日,农垦审计学会九三分会根据工作需要对原机构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9月
24日审计处派员参加了总局审计研讨会。12月农垦审计学会九三分会召开了第三次审计研讨会,
收到论文28篇。
1997年10月9日审计处派员参加了全国农垦第七次审计研讨会。
1998年4月3日,农垦审计学会九三分会召开了第四次审计研讨会,收到论文28篇。
1999年10月19日审计处派员参加了农垦审计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审计理论研讨会。
2002年11 月审计处派员参加了全国农垦第八次审计学术研讨会,分局审计系统选荐的3篇
论文收入论文集,其中1篇获三等奖。
二、业务建设
1989年,管局审计处制定了《审计处岗位责任制》和《审计工作竞赛考核办法》两项制度。
一是明确从处长、 科长到工作人员不同职务的业务分工和岗位职责; 二是对全管局审计人员
工作竞赛考核(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健全责任制度、完成工作任务、基础业务等5 方面)
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两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为全局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1990年以来,审计处注重加强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严格执行管局印
发《审计标准》,促使全局审计工作迈上了更加正规的轨道。
1996年,审计处制发了有关审计规范操作的四项制度:
1、制定并实行了 《审计工作程序规范》。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和
《关于在全国实行统一文书格式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局内统一规范的审计工作程序。该程序
执行以来,由于其严密有序、可操作性强,对减少审计风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制定并实行了《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解决了审计档案管理存在的职责不清、归档不
及时的问题,增强了审计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审结卷成、及时归档”的效率和
质量,规范了全局审计文书档案管理。
3、制定并实行了《审计工作考核办法》。 实现了对审计人员的动态管理,增强了审计人
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4、制定并实行了《审计人员廉政制度》。 通过贯彻审计工作廉政规定,保证审计人员廉
洁审计、秉公执纪,纠正和清除审计行业不正之风。 全局审计工作执行“五公开”(即审计计
划公开;审计对象、范围公开;查处违纪问题的定性公开; 审计结论公开;审计纪律公开),
并接受有关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审计组完成每次审计后均由被审计单位填制《执行审计
纪律及审计“五公开”情况报告书》,作为审计组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政制度情况的反馈。从而
增强了审计人员廉洁奉公、拒腐防变的自我约束力。在分局行风评比中审计处名列前三名。
1997年,审计处制定并实行了内审复核、审理制度。明确了审理要点在于真实性、合理性
和合法性,体现审计部门内部在人员少的情况下审计分工的协调性和审计各角色的互补性,进
一步严密了审计程序,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效果。同年2 月,审计处召开“以会代
训”形式的审计工作会议,采取一听(听经验介绍)、二写(进行《中国审计规范》考试)、三看
(传阅各单位审计卷宗)、四讲(审计科长讲审评工作情况及工作思路)的办法,提高了全体审计
人员的业务能力。
1998年,审计处加强了审计卷宗质量考核和业务学习指导。
审计处根据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作业规程》和省审计厅《内部审计业
务规范》、《内部质量检查办法》,制定了《审计卷宗质量考核办法》。统一了对组卷方式、
方法、程序和案卷内文件材料内容的考核标准,此办法的执行,促进了审计业务质量的提高。
同时,编写了《经济责任审计方案》和《如何撰写审计报告》等两篇业务学习材料,供全分局
审计人员学习借鉴。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审计人员普遍认识到加强对企业法人任职期间履行经
济责任情况的监督,切实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制定好经济责任审计方案的重要意义,明确和掌
握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和把握了审计报告公文写作的规则、标准和质量要
求,起到点拨和示范作用。
1999年,审计处继续加强业务建设。编写了《如何撰写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如何编制
审计工作底稿》两篇业务学习材料,供审计人员业务学习之用。
审计处针对以往在撰写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其容易产生的后果,组织处
领导和业务骨干就如何撰写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编写下发学习资料,拟
定推荐示范文本。使全局审计人员理解和掌握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意义、作用、标准、注意
事项等方面的要义。审计处按照《如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的规范标准,对编制审计工作
底稿作出统一要求,规范了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及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审计工作
程序。
2000年,审计处强化了审计质量考核和审计监督两项措施。一是制定了《审计质量考核办
法》,明晰了对审计程序、行政执法等方面的考核,规范了审计文书,严格了审计质量考核审
验。二是制定了加强审计监督的具体措施,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继续施行审计制度,确保审
计质量。将审计“关口”前移,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年初对全局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做
出分工,平时分兵把关进行全程监控;做好审后跟踪,审后3 个月内跟踪向效,进行反馈和复
查。
2001年,审计处认真执行《黑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
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具体制定了九三分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步骤和办法,并按要求建立
了领导干部经济审计档案,规范了分局审计工作的业务标准。
2002年,审计处制定了《九三分局经济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经济审计的制度
建设和业务建设。
15年来,审计处在加强队伍业务建设的同时,逐步配备现代化办公设施。截至1999年,共
配备微机18台,其中审计处配备微机4台,农场、局直各审计科配备微机1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