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土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
九三分局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位于小兴安岭向嫩江平原过渡地带,辖区内海拔平均高度
385米。由早期受河流的切割作用和火山冲击影响,形成地势高低起伏、 岗洼分明的漫岗地形。
全局2002年有土地面积842.23万亩(包括哈拉海农场44.21 万亩),连片分布在中国著名的黑
土地带。历经百万年计的沧桑变化,在寒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以五花草甸
和天然次生林为主的自然植被,孕育了土壤肥沃的广袤原野。全局土地以黑土为主,占土地总
面积的59.30%;棕色森林土、草甸土、沼泽土和其他土类,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3.79%、9.74%、
0.99%和0.06%。全局耕地适宜大豆、小麦、甜菜和马铃薯生长;九三垦区成为发展现代化农林
牧副渔各业生产的丰饶之地。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九三垦区经营规模逐年扩大,生产水平
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全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九三分局以黑土为主的的肥沃耕地,是大自然孕育和赋予的宝贵国土资源。黑土的成土母
质为第四纪沉积黄粘土,黑土的形成是在寒温带大陆气候条件下,腐殖积累与水分潜积过重的
共同结果,在丘陵漫岗坡上形成的一类土壤。黑土的自然植被多为五花草甸。黑土根据成因和
黑土层厚薄又分薄层黑土,中层黑土、厚层黑土、草甸黑土、砾石黑土等,全局已开垦耕地80.14%
为黑土地;棕色森林土:多为黄沙土类,黑土层薄一般为10~15厘米,耕作层为浅灰色,一般
分布在平岗上;草甸土多分布于坡脚低地域岗中洼的位置,排水较差,草甸土在九三分局分布
均衡,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沼泽土俗称“洼甸土”和“筏子土”,主要分布在沟谷水线、季
节性或长年积水区,草甸沼泽土自然肥力高,宜作天然割草用地和放牧场。
二、土地利用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主要依据土地的差异性、土地的用途和经营特点、利用的方式及覆盖特
征等因素进行划分的。九三垦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取综合分类的形式,反映九三管(分)局
新时期土地利用实际状况。
管(分)局土地管理部门按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两级分类标准(一级分8类,二级分46
小类)。在进行管(分)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因地制宜采用了两级分类标准,即一级分8类,
二级分29小类。
九三局土地利用现状综合统计表(2000年)
表5-20 单位:亩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至2000年全局土地面积7 902 460.5 亩,其中:利有分类中,耕
地2 931 352.5亩,占全局土地总面积的37.10%;园地3 407.1 亩,占全局总面积的0.04%;林
地1 103 107.5亩,占全局土地总面积的13.96%;牧草地1 218 934.5亩,占全局土地总面积的
15.42%;水面122 013.0亩,占全局土地总面积的1.54%;可垦荒地271 119.0 亩,占全局土地
总面积的3.34%;居民点工矿和其他用地为2 252 466.9亩,占全局土地总面积的28.50%。全局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比较合理。
(三)土地利用系统分类
按省统一规定的土地面积统计汇总的主词分组,九三分局的省批界线为7 902 460.5 亩,
按使用现状划分为:农垦系统:6 124 406.8亩,占总面积的77.5%; 营林系统”1 327 613.3
亩(包括地方林场在内)占总面积的16.8%;交通系统3 196.9 亩,占总面积的0.04%;水利系统
24 939.3亩,占总面积的0.3%;其他土地2 022 862.0亩,占总面积的25.60%。
(四)土地利用辖区
九三分局7 902 460.5亩的土地(2002 年统计数据)分布在嫩江县、讷河市、五大连池市。
其中,嫩江县辖区土地总面积6 598 554.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5%;讷河市辖区土地总面积
964 100.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2%;五大连池市辖区土地总面积339 805.8 亩,占土地总面
积的4.3%。
(五)土地坡度分级
九三分局辖区内耕地、荒草地坡度分级,利用1∶1 万对照可分为0°≤2°、2°以上~6°
和6°以上~15°等三级。在2 931 352.5亩耕地中,0°≤2°耕地2 057 809.4亩,占70.2%;
2°以上~6°耕地861 817.6亩,占29.4%;6°以上~15°耕地11 725.4亩,占0.4%。在1 490 053.5
亩荒草地中,0°≤2°荒草地892 542.0亩,占59.9%;2°以上~6°荒草地575 160.7 亩,占
38.6%,6°以上~15°荒草地22 350.8亩,占1.5%。
(六)土地利用现状
九三分局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适宜性广,区内宽谷漫岗、土地集中、连片、便于经
营管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全局土地利用率94.4%,垦殖率41.3%,土地生产率0.25万元/公顷,人均土地面积1.7亩,
是本省人均土地的2.6倍。是全国人均土地的4.0倍。人均耕地面积19.2亩,农业工人人均耕地
97.6亩。全区森林覆盖率24.7%,放牧地载畜量0.02头/亩。
(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科研成果
1993年,由嫩江农场土地管理科权赫弼、蒋永财等人完成的《嫩江农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和尖山农场土地管理科李保平、孙立新等人完成的《尖山农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获省土地管
理局颁发的科技成果二等奖;由大西江农场土地管理科梁成岐等人完成的《大西江农场土地利
用现状调查》获省土地管理局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1994年,由山河农场土地管理科鞠新波
等人完成的《山河农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获总局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由大西江
农场土地管理科梁成岐等人完成的《大西江农场土地详查成果编制及土地利用现状图》获省土
地管理局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