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保护

第四节 自然资源保护



   

  一、主要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九三垦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半干旱的丘陵、漫岗地区,海拔220米~550
米之间。土地总面积561 49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06 078 公顷,80%以上为黑土,有机质含量
高,土壤肥沃,适于各种作物生长。

  2、水资源:水资源总量71.0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845 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量
4.2123亿立方米;地下水2.24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6932亿立方米。

  3、气候资源:九三垦区为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 气候特点是: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
热多雨,雨热同期,秋季寒潮霜早,冬季严寒多雪;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之间;极特殊
年份降水少于400或超出5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0.2℃,历年年最高气温平均为33℃,最低气
温平均为-37.2℃;无霜期在115~120 天;≥10摄氏度有效活动积温为2 100~2 200℃;日照
时数为2 400~2 600小时。

  4、森林资源:林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现有林地面积77 488 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
4 637公顷。

  5、动、植物资源:九三垦区境内动物资源各类较为丰富,有鸟类189种,主要有大天鹅、
灰鹤、雉鸡、乌鸦、啄木鸟等;兽类有56种,主要有黑熊、东北野兔、狍子、野猪等;鱼类主
要有鲫鱼、鲤鱼、狗鱼、泥鳅鱼等。植物种类有300多种,属于国家级保护的有8种,如水曲柳、
核桃秋、黄檗等。

  二、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50余年的开发建设中,九三垦区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解决粮食短缺,探索中国农业走
现代化道路等方面作出了的巨大贡献,同时也由于大面积的垦荒种粮,使原始的生态环境体系
受到严重的破坏。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由于多年的风蚀水蚀, 耕地的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辖
区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72 300公顷。

  2、地表水受到污染,地下水储量贫乏。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多年使用农药、化肥而未被利
用的部分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以及部分工业污水超标排放,造成部分河段水体、水库水质不同
程度的污染或富营养化;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有局部超量开采的现象。

  3、林地、草地面积锐减, 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使生态环境恶化,旱、涝、风、
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的年份,旱涝灾害同时发生。

  4、由于经过多年的连续耕作和耕地轮作制度单一,耕翻频繁,形成了大面积的中低产田。

  5、抗灾防灾能力差,在近些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以旱、涝为主,有的年份连续80 余天无
有效降雨,而后又30多天连续降雨,降雨量占全年的70% 以上。因此,有必要建立抵御自然灾
害的安全体系。

  三、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

  长期以来,垦区干部职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经历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的发展
过程。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林地、草地、湿地的过度开垦,使生态
环境逐步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人们进一步提高了保护自然资
源重要性的认识,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

  1、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从20世纪70 年代中期起,全局进行了山、水、林、田、
路综合治理,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生态示范区建设,有力推进了全局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工程。分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和技术,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种植了经济林、
生态林,实现了农田防护林网格化;在适于建设水库的地方建设了水库;分局、农场、生产队
之间的道路在勘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修。

  2、自然资源调查。 由分局环保部门牵头开展了九三垦区自然资源调查的工作。对土地利
用现状、土地退化状况、森林资源状况、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湿地、草原、国家重点保
护动植物种类等进行了调查。通过此项目调查研究,对全局自然资源科学合理保护与利用提供
了重要依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自然保护区建设。分局建立了以湿地类型为主的3个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农垦总局批
准建立了科洛河和东风自然保护区。科洛河保护区面积3 577.25公顷(其中嫩江农场辖区2 100.75
公顷,山河农场辖区869.5公顷,七星泡农场辖区607公顷);东风保护区面积1 666.67 公顷。
两个保护区均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沼泽湿地,水域和国际珍稀禽
类;2001年12月九三分局批准建立了哈拉海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2 333.3公顷,为内陆湿地中
的芦苇沼泽和草甸湿地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沼泽湿地与珍稀禽类。三个保护区均由所在地的
农场进行日常管理,行政管理工作由分局环保局等部门负责。

  4、“生态再造”工程。从90 年代以来,分局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实施“生态再
造”工程,抓植树造林、种草等恢复植被工作,在“九五”期间人工造林面积每年近1 个百分
点。到2002年,区域内林地面积达77 488公顷。实有造林面积72 851公顷,已占林地总面积的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