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生态示范区建设

第五节 生态示范区建设



  

  按照国家、省、总局关于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要求,九三垦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了生态示范区建设。

  一、建设进程

  九三垦区的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从1994年开始的,当时山河、荣军农场是总局级的试点单位,
经过两年的建设于1996 年7月通过总局验收并被命名为生态农场。1996 年9月,七星泡农场被
列为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通过编制建设规划和具体的实施,2000 年2月被正式命名
为省第一批生态示范区。2000 年1月按着总局的要求,成立了九三分局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印发了编制《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目。这标志着九三分局国
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进入筹备阶段。同年3 月,党委书记周春来、局长随风富几次亲自主持,召
集机关3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专家进行考察与研讨,形成了《九三分局生态经济建设总体规划》,
并于同年9月正式颁布实施。《建设规划》 在对九三分局局情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分局
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在全局实施十三大生态经济工程,
并确定了6条保障措施。2001年8月底,总局在对九三分局《生态经济局建设规划》初审时,肯
定了建设规划的可行性、前瞻性,同时也指出了该《建设规划》没有按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
设规划导则的要求编写,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的26项指标没有对接,明确要求九
三分局要按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写指导原则,对《建设规划》重新进行修编。2001
年9 月,分局聘请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环评处对分局的建设规划进行了重点修编,分局的建设
规划修编后,2001年11月通过了总局的初审和省专家组的评审论证,并已颁布实施。2002年,
在规划编撰人员的努力和场领导的重视及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各农场于2002 年5月完成农
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修编任务,顺利通过总局专家组的评审论证并受到一致好
评。专家组认为:红五月、鹤山农场的建设规划的编制达到了省级同类型先进水平,山河、大
西江、哈拉海农场的建设规划编制达到了垦区同类型先进水平。

  二、达标规划

  黑龙江垦区于2000年6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第五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 国家
每两年组织专家组对黑龙江垦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以分局为单位进行验收。总局规划2005年
前对达到二类标准的各分局协调组织验收;2008年前对达到一类标准的分局协调组织验收。按
着国家及总局的规划部署,九三分局把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作为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
优势的重要举措,使之与九三分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远期规划和黑龙江垦
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同步实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
从2000~2005年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的二类标准;第二步,从2006~2010年达
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的一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