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档案
第二节 档案
一、档案工作总体情况
分局档案工作自1953年纳入日程,至1986年档案管理由原来单一的文书档案发展为会计、
科技、专业、气象等多门类的档案。
1986年,总局在全垦区开展了企业档案升级工作,促进了分局档案工作,垦区企业档案工
作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使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
法制管理的轨道。全局开展了宣传、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工作。1987年,局办公室成立了档
案科,配备了专职档案员;各场处级单位普遍加强了档案管理工作。全局共有专职档案员28人。
档案保管条件也得到相应改善,档案科由办公室和档案库房合一,发展到办公室、库房、阅览
室“三分开”。农场和局直单位共建立23个综合档案室。到2002年,全局综合档案室达28个,
档案队伍中有档案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3 人,初级职称11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知识和
专业技能较强的工作队伍。
由于局、场处各级党委把档案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健全了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
利用、保密等7 项制度,实行了档案工作的“三纳入”、“四参加”等管理机构,使档案员拓
宽了工作范围,提高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完善了全引目录、案卷目录、
分类卡片、字号索引等四种检索工具。提高了档案检索速度和利用效率。2001年新的立卷方法
实施后,档案管理基本摆脱了手工立卷,实现了微机管理。
至2002年全局档案工作,制度完善、网络健全、管理有序、利用方便,初具现代化档案综
合管理水平,全局28个综合档案室,总面积2 113平方米;共存档案238 147卷,其中永久67 256
卷,长期78 187卷,短期92 704卷,累计3 940.2延长米。2001~2002 年全局文书档案立卷归
档8 304件,其中永久2 561件,长期1 179件,短期4 564件,计103.5 延长米。并保存资料照
片档案9 914册、16 444张,声象档案161盘。档案装具有密集架75列,五节柜508节。
2002年,分局综合档案室共存有九三党校、九三农业技术学校、工业公司、建筑工程公司、
建筑总公司、驻哈办事处、驻鹤岗办事处、九三分局8个全宗。保存档案16 978 卷,其中永久
6 210卷、长期2 279卷、短期8 498卷,计266延长米。2001~2002 年文书档案立卷归档1 526
件,其中永久501件、长期127件、短期898件,计30延长米;保存资料468册,照片944 张,组
织部移交的死亡档案156卷。2002年,全局档案管理基本实现了微机管理。
二、档案业务开展情况
(一)档案管理门类增加
1986年,根据上级要求局场综合室增加了档案管理门类,与各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了会计档
案移送、接收工作。分局档案室对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的记账凭证、账簿、决算、工资册等会计
资料进行了接收整理,按照会计档案的管理方法立卷。分局档案室共接收局机关财务科、机关
管理科、直属财务科、局计财处、局工会、九三招待所、新华书店、设计院 、城建科、菜队、
服务站、九三局一中、九三局直一小、九三局直二小、 通信站、电业所等17 个单位的会计档
案4 592卷,其中记账凭证3 364卷,账簿818卷,决算、工资册410卷。与此同时,各农场综合
档案室也对场机关、生产队、场直单位的会计档案进行了接收工作。
为了保证会计档案的顺利接收,分局决定将老干部中心的一楼3个屋(180平方米)作为综
合档案室库房,新购入30套五节柜,借调4 名熟悉档案业务的人员,在副主任田彦春和档案员
带领下接收并整理了局计财处等10多个单位1950年以来的会计档案,为管局保留了37年的经济
发展与财务管理的宝贵资料。
1987年,全局开展了科技档案接收工作。由大西江农场先行试点,同年在全局推开。管局
和各农场综合档案室增加了气象、基建、照片、声像、实物等档案。至1991年,局综合档案室
接收了局气象站1956~1991年值班日记63卷、气象报表16卷、风自记纸21卷、雨量自记纸33卷、
日照自记纸33卷、气压自记纸32卷、温度自记纸27卷、农业气象簿201 卷、地面气象观测记录
簿519卷、地面基本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18卷、各农场地面基本气象观测记录月报表151卷,累
计接收、整理气象档案12种1 141卷。
(二)档案管理升级。
1988年,全局开展企业档案升级工作。1989年,大西江农场、双山糖厂、九三油脂厂、九
三乳粉厂等4个单位晋升为省级档案管理先进企业。1990年, 荣军农场、七星泡农场、嫩北农
场、九三科研所、九三建筑公司、九三电业局等6 个单位晋升省级档案管理先进企业,大西江
农场晋升国家二级档案管理先进企业。为了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升级工作,1991年分局制发了
《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奖惩办法》,在各单位得到落实。是年,鹤山农场、红五月农场等2 个单
位晋升省级档案管理先进企业,九三驻秦皇岛办事处,九三驻鹤岗办事处晋升总局级档案管理
先进企业。1992年,九三分局和尖山农场等2 个单位晋升省级档案管理先进企业。由于各单位
对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特别重视,及时解决了档案升级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七星泡农场为了
解决库房不足,场长将办公室腾出来当档案库房,几位领导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
1992下半年,企业档案升级工作停止。1997年,根据省档案主管部门黑档发[1996]68号
文件,《关于印发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经省档案考评验收组现场认定,
九三电业局为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单位;鹤山农场、嫩江农场、也被认定为档案目标管
理国家二级单位。全局公检法司机关的档案管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九三农垦公安
局1994年晋升省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2001年九三检法两院晋升省级档案管理标兵单位,2002
年分局司法局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先进司法局。分局切实加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2001年又投资
12.3万元维修档案库房,购入10列密集架,为档案科更新了微机。
(三)档案管理业务培训
1986年以来,九三局采取组织参加上级业务培训、外出学习与评比竞赛相结合的方法,全
面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局办公室先后组织150多人参加省档案培训班, 增加了档案员专业知识。
局办主任李永林在9年间5次组织各单位主任或副主任和档案员280 余人次外出学习先进经验。
1993年9月去黑河档案馆学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1994年7月去齐市学习档案管理、档案编研;
1995年11月去讷河档案馆学习乡镇村屯档案管理和利用;1998年11月去省档案馆学习档案编研、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2001年12月到哈铁中院学习档案软件应用、网络化建设,增强了档案
队伍的业务素质。第三,组织开展档案管理评比和装订案卷比赛,提高了整体立卷水平。10多
年来,档案工作纳入分局党委对各基层党委的百分考核之中,每年随着分局党委对基层的考核
一并进行,档案工作成果与单位政绩挂钩,与单位领导奖金挂钩,加大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
核力度。1993~2002年全局平均每年都开展一次案卷查评或立卷竞赛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是一
次学习、一次检查、一次促进,使文件材料收集得更齐全,归档立卷更标准。经过10多年的努
力工作,加快了分局档案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万进的步伐。
(四)档案分类
1987年以前,基本沿用年代-问题分类法和年代机构分类法。1988年按照总局下发的《黑
龙江农垦文书档案分类法》,从当年11月5 日开始在全局推广应用。办公室主任李永林在深入
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局各单位在制发文件时应该直接进行分类标引的建议,解决了年
终归档立卷再进行分类标引重复劳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基层立卷分类乱、分类差异大的问
题。九三局首创的此种文件分类办法是前所未有的,得到了总局档案部门的肯定。1995 年6月
20日《农垦档案分类法》研讨会在九三分局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总局档案部门领导、各分
局档案科长、九三局各农场和局直单位档案员,计50多人。会上,大家针对档案利用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实和完善的意见。2001年,根据上级档案部门的要求,九三分局和全省一
样停止按照档案分类法进行归档立卷的工作方法。 采用年代—机构归档立卷方式。 取消了以
“卷”为保管单位的做法,采用了以“件” 为保管单位, 以装盒的形式保存。检索工具只有
“归档文件目录”一种。目前,分局、农场、局直单位都实现了微机检索,既节约查找档案时
间,又方便利用。
(五)档案编研与提供利用。
1986~2002年间分局综合档案室及各农场档案室编撰了《“文化大革命”沿革》、《农业
推广项目汇编》、《光荣册》、《九三分局大事记》、《九三分局经济工作会议材料汇编》等
20余种、共计5 万多字的资料,这些资料的编纂为充分挖掘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奠定了基础,
为大家了解局场情况提供了便利条件。
与此同时,档案部门都十分注重提供利用工作。1986年前,由于机构不健全,室藏量少等
原因,档案利用率低,利用范围小,平均每年前来查找档案资料的仅102 人次,调阅档案资料
235卷次。改革开放以来,利用档案资料的人越来越多。1986~2002 年,年平均查阅档案资料
人数达3 200多人次,调卷10 900卷次,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价值600多万元。1992年,
九三电业局要在原有的办公楼上再接一层,当时需要掌握地基承受能力的数据,电业局档案室
及时提供了原有楼房的地基数据,减少了重新探测的工作,节约资金6 万多元。多年来,全局
20多个档案室为本单位或外单位提供了多方面宝贵适用的的资料,解决了数以万计的工程、户
口、社会保险、信访、工资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档案学会
九三档案学会成立于1993年9月,名誉理事长为分局副局长王炳元, 理事长为局办主任李
永林,秘书长为档案科长甄秀文,会员62人。档案学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至少召开一次年会。
10年间,共收到论文560多篇,向黑河市档案学会、省档案学会推荐优秀论文100多篇,其中1998
年李永林撰写的《浅谈企业实施“依法治档”工作的误区和对策》获省档案学会论文一等奖;
1999年,马凯、刘玉华撰写的《关于跨世纪档案教育工作思考》获省档案学会论文二等奖,另
有50余篇论文获省档案学会论文三等奖和佳作奖。马凯、甄秀文、岳静华撰写的《浅谈企业档
案的作用》并收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垦经济发展纵论》一书。
1995年,局办公室主任李永林被评为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
1999年,局办档案科被评为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鹤山农场周丽波被评为省档案系统先进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