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征兵工作 一、兵员征集
(一)工作机构
1979年后,分局根据上级征兵命令,注重抓好征兵机构的组织调整。1986年以来,更加完
善了征兵领导小组、征兵办公室、征兵工作服务组三级领导组织机构。
1、征兵领导小组
局、场分别成立征兵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并亲自参加、研究征兵工作的重大问题。
分局征兵领导成员由分局主管武装工作的领导、人民武装部、公安局、卫生局、教育局、民政
局、财务处、交通局、宣传部、办公室、纪律检查委员会等负责人组成。
2、征兵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征兵办公室,由人民武装部、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教育局、医院、办
公室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做好征兵工作中的政审、体检、文化测试、走访调查等具体工
作。
3、征兵工作服务组
征兵办公室下设体检、政审、文化测试、后勤保障组。征兵办公室及各组以人民武装部为
综合协调单位。以公安局为主成立政审组;以卫生局,医院为主成立体检组;以教育局为主成
立文化把关测试组;后勤保障组,由人民武装部相关人员组成。
(二)兵役登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统计暂行规
定》,管局自1980年开始兵役登记工作,登记的对象主要由公民、退役士兵、预备役军官等三
部分群体组成。
公民登记。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经兵役登记并初步审查合格后称应征公民。1985年以前,
登记工作主要在每年的九十月份进行;1986年以后,改为每年四五月间与民兵整组一并进行。
生产队、农场、管局层层设立兵役登记站,公开组织兵役登记。在初步登记的基础上,每年10
月,以农场为单位,召集兵役登记人员开展兵役教育,进行报名、目测和初步审查,确定应征
公民,发放预征通知书,使兵役登记工作落在了实处。
退役士兵登记。士兵退出现役后,30天内到分局及场人武部办理服预备役注册登记手续。
历年登记的退伍军人预备役的数量与兵员征集数量略有减少。人武部按照服预备役退役士兵的
专业技术和数量情况,进行内部预编,使之形成专业技术战斗群,积极为战时应急兵员动员做
好准备。1983年3至6月,根据上级要求,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预备役退伍士兵的统计核对工
作。核对后,全局共有预备役退伍军人1 684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兵646 人,普通兵1 038人。
预备役军官登记。主要由黑河军分区统一组织进行登记,垦区人民武装部主要负责对本辖
区的预备役军官进行备案统计。
九三分(管)局兵役登记统计表
(1985~2000年)
表6-23
(三)义务兵征集
1978~1993年,按照政府管辖权限,九三垦区义务兵征集工作,其命令任务的下达,指标
兵种的分配、调整、审批,定兵以及启运输送,均由地方统一部署进行 。1979 年嫩江县革命
委员会征兵办公室的征集工作方案规定:“九三局的征兵工作除审批定兵外,均由九三局武装
部统一组织实施”。直到1985年垦区每年还要派出干部参加地区的征兵会议。自1994年,垦区
开始单独征集新兵。24年来,九三局武装部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征兵工作的政策、法规,圆满完
成了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1978~1985年,全局共征集新兵681人。1986~2002 年全局共征集
新兵1 410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得到深化和“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垦区兵员结构和质
量都有了明显变化与提高。2001、2002年全局分别征集新兵67人和57人,在124 名新兵中,团
员46人,占新兵总数的37%;高中以上文化学历36人,占新兵总数的29%;独生子女98人,占新
兵总数的79%。
24年来,九三局征兵工作走过了不断巩固、发展、提高的里程。
1978~1984年。全局征兵工作处于正常征集年份。
1985~1987年,由于垦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垦区经济建设对青
年劳力需求增长与适龄青年应征入伍之间发生矛盾,出现了垦区征集史上第一次征集难。为根
本解决这一问题,管局出台《关于对应征入伍人员实行优抚的几项具体规定》的文件。各项新
的优侍政策的贯彻实施,扭转了垦区征集难的被动局面。
1995~1996年,分局第二次出现征集难的问题,引起了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委书记胡
成真在听取人武部领导汇报后,亲自主持召开1997年度的征兵会议,要求各企业党委书记亲自
参加会议并一抓到底。在分局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兵役机关紧紧
抓住征集工作各重要环节,使再次出现的征集难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截至2002年,九三垦区
实现连续29年无退兵,为国防建设输送了大批优质合格的兵员。
二、退伍与安置
九三局按照国家、省政府关于退役士兵安置的有关政策规定,根据其企业体制变化和工作
实际,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优抚工作。1958~2002年,全局共接收退役士兵1 826人。
1958~1978年,全局共接收退伍士兵720 人。退役士兵的安置优抚工作,主要由嫩江县民
政局和九三局及所属企事业单位负责。
1979~1993 年,全局共接收退伍士兵580人。退伍兵安置优抚工作一直由管局劳资部门负
责管理。进入90 年代以后, 管局针对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给退
伍兵安置及优抚工作带来的困难与问题,采取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企业劳资部门开始参与每年
一度的征兵工作,从新兵征集开始就着手准备退伍后的安置问题。如在定兵时对所定兵员发放
安置优抚三联单,士兵退伍时持劳资部门开据的三联单落户,落粮食关系、组织关系和领取优
抚金。
1994 ~2000年共接收退伍士兵398人。退役士兵安置优抚由垦区民政部门管理。这一时期
退伍军人接收、安置、优抚工作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安置形势越来越好。分局民政局采取多
种渠道和途径进行安置,同时鼓励退伍军人自谋职业。对分配到企业工作的退伍兵给予3 年内
免交风险抵押金,当年内不准下岗分流,确保第一次就业的优待。在退伍军人优待上,执行管
局[1987]198 号文件对退伍兵的优抚具体规定。对退伍军人优待金的发放,由原来各单位分
别发放,变为由分局民政局按农场人口比例,统一征收、统一管理、统一下拨兑现发放办法,
保证了优抚金发放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拥军优属
九三垦区历来重视拥军优属工作。九三荣军农场曾于1953年9 月,派省劳模——拖拉机手
张玉昆参加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黑龙江分团,与慰问团成员一道慰问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指战员。1978年人武部成立后,垦区拥军优属工作主要集中在重大节日进行。如利用元旦、春
节、“八一”等时机,由各单位负责召开复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烈军属座谈会。春节时还
由有关部门组织慰问组,领导亲自参加对军烈属上门慰问,赠送纪念品。对生活上确有困难的,
则给予一定的补贴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