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军事训练
第四节 军事训练
一、首长机关训练
1979~2002年,分局人武部,根据形势任务需要,结合干部素质实际,组织首长机关训练
和演练,提高了组织指挥能力。
1979年8月,九三局人武部, 结合紧急战备需要组织了“阻敌进攻的游击作战”和“兵员
动员组扩建部队”机关训练。
1984年5~8月,九三局人武部为参加总局北安演习,进行了3 个月时间的“准备性训练”。
内容侧重参谋业务、识图、用图、标图、团防御、团进攻以及游击作战训练作业,提高了干部
“六会”能力,培养了顽强过硬作风。在北安演习中,九三局人武部参加演习首长、干部,每
天标图15个小时以上,连续奋战七天七夜,出色完成演习任务。
1986年,九三局人武部把干部培训纳入垦区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做到每年抽出1/3时间,1/3
的人员开展教育训练。使人武干部在教育训练中,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发展
的需要。机关干部普遍提高了“当参谋”的能力,“务本行”能力,“抓典型”能力,“善用
兵”能力,“会总结”能力。
1987年,总局人武部举办了垦区人武干部军事比武竞赛。九三局人武部长付庆善带领机关
6名干部,提前半年备战比武, 通过艰苦的强化训练,在总局会操比武中获得了国防知识智力
竞赛“二等奖”、军事科目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1987~1988年,人武部与大连陆军学院联系,开设了大连陆军学院九三垦区人武干部军事
指挥系专科班,学期2年,机关10名干部全部完成学业,获得了毕业文凭。
1990年,九三局人武部根据省军区组织全省165 个县、市、区、局人武干部军事比武考核
的有关要求,通过3个多月的军事培训,对军事理论、 参谋业务、标图用图、轻武器射击、战
术、队列等10多个科目进行有重点、有目标、有分有合的训练与全面研究。在全省县级人武干
部军事比武竞赛中,取得全省前八名的优异成绩。
90年代以来,九三局人武部始终坚持执行首长机关训练“两个1/3” 的制度,进一步增强
了首长机关的组织指挥能力,切实加强了人武干部的全面素质建设。
1998年,九三局人武部认真抓了机关干部的高科技知识练兵活动。以军事高科技知识,现
代战争高技术理论,团进攻,防御战术标图作业,微机操作,照相、摄像、外语等为训练内容。
训练中主官带头,全体参战, 全力落实训练保障, 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封闭训练,坚持学习
制度、考核验收制度和物质奖励制度,提高了干部参训积极性和训练质量。在1999年省军区组
织的全省人武干部军事高科技比武竞赛中,九三局人武部代表垦区首批参赛,一举夺得了全省
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首长机关军事训练,拓展军事理论研究的平台。1990年9月, 马伟光撰写的《试谈军训准
备在整个训练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文,获总局军事部优秀论文奖。1999年,九三局人武部,在
组织机关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活动中,先后研制出“40火箭筒、塑料包装筒切割器”,使民
兵训练、防雹和实施人工降雨提高效率数十倍。此项成果在总局军事部“2007”会议上获得技
术革新成果一等奖;另有研究的“五六式冲锋枪夜间射击瞄准辅助器”,获“2007”会议技术
革新成果二等奖。2000年,九三武装部人武干部撰写9篇军事学术论文, 其中周广全副部长撰
写的《关于民兵应急分队遂行突发事件任务后勤保障问题初探》一文,获学术交流论文一等奖,
并作为垦区军事优秀论文上报省军区评展。
二、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训练
九三局人武部1979年组建以来,逐渐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加强了
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的军事训练,提高了他们的教练教学和组织指挥能力。
(一)专武干部训练
1979年紧急战备期间,九三局人武部组织专武干部3 期培训。进行了动员知识、民兵整组
方法以及“三打、三防”等军事科目训练,有效促进了当时紧急战备工作落实。
1987~1989年,九三局人武部为全面培养和提高专武干部的综合素质,组织专武干部统一
参加了大连陆军学院军事指挥系为期2年的专科学习。17名专武干部全部获得毕业文凭。
1990年,在筹备1991年局大型民兵军事会操期间,组织全局专武干部集训25天,进行了包
括阅兵式、分列式在内的军事会操科目全训,保障了1991年全局大型民兵军事会操的组织与实
施。
2000年,为了尽快提高基层人民武装部部长的综合素质,胜任本职工作,分局人武部适时
组织11个新任部长、副部长及部分干事用20天时间,进行了包括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武装、
民兵工作业务,现代高科技知识为内容的教育训练。训练结束后,在参加总局军事部组织的专
武干部军事比武中,九三局人武部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二)民兵干部训练
九三局人武部按照上级下达的年度训练任务规定,认真进行民兵干部训练。1986年以前由
农场人武部组织实施。1987年以后由管(分)局人武部统一组织实施,并在民兵训练基地集中进
行。一般情况下分局每年组织1~2期,与民兵训练同时组织。民兵干部训练时间一般为25天,
每年参训干部人数30~40人不等。训练科目以轻武器射击、战术、投弹、队列、爆破等基础军
事科目为主,重点进行教学法训练与研究和组织指挥训练与研究。通过训练,使民兵干部学会
基本的军事技能、组织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组织指挥的能力。民兵干部训练中,除进行军事科
目外,安排一定时间的民兵工作业务学习和培训。如:如何组织民兵开展政治教育;如何组织
民兵开展维护社会治安;如何组织民兵开展经常性活动等等。20多年来,除分局每年组织民兵
干部训练外,各农场武装部,每年都结合本单位实际,自行组织1~2期民兵干部的培训。经过
局场两级训练,使民兵干部能更好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
三、民兵训练
(一)步兵分队训练
1969年,嫩江县人武部为九三垦区培训民兵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射手360人。1970~1972
年,为适应紧急战备形势的需要,兵团5师普遍加强了应急战备训练。1979 年,九三局(现役)
人武部组建,当年训练民兵12 145 人。各场分期举办了民兵骨干培训班,培训民兵1 545人,
民兵干部439人,民兵教员214人。1980年,九三局人武部按照上级指示,组织42名专武干部和
716名民兵连排干部进行培训,训练武装基干民兵9347人。1981 年以前,民兵军事训练按大纲
组织实施,以分散到民兵连队训练为主,集中到民兵营、团训练为辅。1981年开始训练改革。
1983年,民兵军事训练逐渐步入正规。开始变分散生产队训练为由农场组织训练,时间规定为
30天,训练中做到“三满”、“一高”,即:满人员、满时间、满科目、高标准。训练科目安
排按《大纲》规定执行。1983年,全局民兵训练结束后,经考核成绩均达到良好以上,较训练
改革前,前进了一大步。1982~1985年,全局累计训练基干民兵2 374人。
1985年,总参谋部要求:“三场建设,县有训练基地,公社有训练点。基地或点有食堂、
住房、训练场、战术场、靶场”。 1986年后按照总参谋部要求, 继续实行民兵训练改革,改
过去由农场组织民兵军事训练为管局民兵训练基地集中训练。从此,垦区民兵军事训练开始走
上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1986年,人武部集中训练基干民兵357人,民兵干部54人,
民兵教员32人,及格率均达到了100%,优秀率40%,全局训练总评优秀。
1986年训练改革后,民兵军事训练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9~1991年,九三局人武部
坚持每年一次性在训练基地培训基干民兵均在200人以上,4个参训区队同时开训,同时进行,
按大纲要求分期结束训练任务。参训民兵考核合格率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44%,总评成绩
优秀。
1991年,为检验、考核、巩固5年民兵规范化集中训练成果, 振九三民兵“军威”。6月1
日,管局举办大型民兵军事会操,共有20个单位的1 000多名基干民兵、12 个民兵方队,参加
了包括阅兵式、分列式表演在内的军事比武竞赛。此前会操训练,从1990年11月培训专武干部、
民兵干部开始,到1991年6月6日结束,共经历8个月时间。其中,训练专武干部36 人,民兵教
员骨干42人,基干民兵1 200人。训练中,全局共动用民兵武器500件,弹药10 万发,车辆100
余台次,民兵数千人。全局大型民兵军事训练与会操均取得了圆满成功。总局军事部部长张向
春(大校)带领机关人员专程莅临军事会操会场,对九三垦区民兵表现出来的过硬技术、战术,
拼搏精神,顽强作风,严明纪律给予极高的称赞。省电视台在全省新闻节目中播放了九三垦区
民兵军事比武会操的盛况。
1992~2002年,步兵分队训练按照民兵军事训练大纲要求和总局军事部训练指示,坚持基
地集中规范化训练,圆满完成了各年度的训练任务,考核及格率均达到98%以上,优秀率48%。
(二)专业分队训练
1979年以来,民兵专业技术分队主要进行了:炮兵分队“57” 防坦克炮、69 加农炮、双
“37”高炮、“12.7”高射击机、“82”无后座力炮、“82”迫击炮、“60”迫击炮、重机炮
分队“53”重机枪、通信兵全装通信连、侦察兵、防化兵、喷火兵、卫生兵、民兵游击战、民
兵应急分队、民兵装备修理连训练以及民兵汽车修理连训练等等诸多专业兵种的训练。每年进
行20天至4个月的专业技术兵训练。所训内容、质量均按照大纲要求实施。20 多年间,培养了
一大批民兵预备役专业技术后备人才。
1980年人武部组织训练民兵专业兵地炮分队1 298人,打坦克爆破分队62 人,总评成绩及
格以上。
1982年初,九三人武部奉命,于3月底组建99人的民兵通信连。4月,总局人武部下达了民
兵通信连10个科目的全训任务。经过4个多月时间艰苦训练,在参训99 人中淘汰30人,其余60
人在省军区组织的民兵通信兵10个科目考核比武中,取得了8个项目的优秀,2个项目的良好。
分别完成训练任务的109%,130%、104%,109%。荣获全省民兵通信兵专业技术比武竞赛第二名
的优异成绩。
1991年以前,82迫击炮分队训练,82无后坐力炮分队训练,重机枪分队训练,侦察分队训
练,通信分队训练,由于分片实施专业分队训练,各分队考核时及格率为69%,优秀率仅为33%。
1991~1993年,民兵专业技术分队训练仍以分片集中训练为主。
1994~2002年,九三局人武部采取集中全局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到训练基地统一进行训练、
统一考核验收的办法。训练内容按照民兵军事训练大纲专业技术分队训练规定实施,侧重分队
专业技术、战术训练和演练。全局民兵专业技术分队种类由过去5个增加到8个。经过每年的严
格训练、各专业技术分队年度考核及格率均达100%,优秀率达60%。
1994七星泡农场民兵侦察分队在接受总局军事部考核中,以全优成绩、过硬的战术技术受
到了总局军事部考核组许明仁科长的高度称赞。
1998年,鹤山,大西江农场民兵82迫击炮分队在训练中,妥善处理训练与生产的关系,在
春播前、后和夏锄前分3次4批完成2个82 迫击炮分队的训练任务。训练结束后在省军区和总局
军事部组织的考核中获得优异成绩。
2000年、嫩江农场民兵82无后座力炮分队,经过严格训练,参加分局民兵应急分队七星泡
演习,配属步兵出色完成了进攻战斗演练任务,受到了分局领导和总局军事部考核组的好评。
(三)应急分队训练
1987年,九三局人武部为适应民兵维护社会治安需要,在管局民兵内部预编了130 人的民
兵应急分队,各农场预编了10至15人组成的民兵应急小分队,普遍开展了包括法制常识和军事
科目在内的基础训练。
1993年,根据上级指示要求,九三局人武部开始正式组建局直民兵应急分队,编组人员38
人。应急分队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训练,时间25天,除训练共同科目外,主要以擒拿格斗、摔打、
棍盾术、防爆、制止突发暴力事件的技能、战术为内容。
1998年,根据总局军事部下达组扩建民兵应急分队的指示,分局民兵应急分队由原来38人,
扩大为129人。分局一次性为民兵应急分队购置配备了防爆器材129套、具。此后,分局逐年增
加民兵应急分队训练任务,实行提档升级、周期训练,经过连续10年的正规训练,取得了可喜
成果。
2000年,训练民兵应急分队128 人。训练采取分期分批进行,先训练后演练方法实施。训
练时间25天。训练地点在分局民兵训练基地和七星泡农场二十四队南山战术场,分段实施,分
批组织。训练中认真贯彻条令条例和训练队一日生活制度,实施强化训练,使参训人员、训练
内容、时间要求、训练质量全部达到大纲规定标准。训练结束考核全体队员获得了全优成绩。
1993~2002年分局民兵应急分队8次被总局军事部评为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先进单位。
四、民兵训练经费统筹
九三局人武部自成立以来,依据《民兵工作条例》关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民兵和民兵干
部在参加军事训练期间,由原单位照发工资和奖金,原有的福利待遇不变;其伙食补助和往返
差旅费由原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在有关项目中开支”的规定。较好地解决了民兵军事训练经费统
筹。1979~1985年,民兵训练分散农场进行,民兵训练经费由各农场分别统筹。1981年管局下
发《关于解决参训民兵的工资和集中训练经费的通知》,《通知》要求对于参训民兵表现好成
绩优异的,可给予奖励,以调动民兵参训的积极性,保证训练质量。对于集中管局训练的民兵
专业技术分队,其经费由管局人武部在民兵战备执勤费中调整解决,或专题向管局报告批准经
费。1982年管局特批了双山糖厂组织的99人民兵通信分队训练所需经费3.5 万元。1986年后,
民兵训练集中管局训练基地统一进行。前期经费由两部分解决:一是直接训练经费,由分局人
武部在民兵战备执勤经费中调整解决;二是间接经费,如人员工资、补助、差旅费等则由参训
民兵所在企业落实。1997~2002年,经总局党委议军会议研究,垦区民兵军事训练经费由总局
统筹解决,即由总局军事部根据各管局年度民兵军事训练任务,按人口比例,一次性划拨年度
训练经费,直接拨入各分局人武部账户,保障了民兵训练经费的专款专用。2001年、2002年,
总局军事部根据年度民兵训练任务,拨给九三分局人武部的民兵训练经费均为9万元。
五、训练基地建设
九三垦区民兵训练基地,于1989 年在九三驻齐齐哈尔老干部干修所兴建。建筑面积215平
方米,直接投资费用21万元,总投资25万元。
1996年,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收归期间,经上级军事机关首长协调,分局党政领导研究
同意,将分局原公、检、法三家合用的一座办公二楼调给人武部使用管理。楼房面积1 000 平
方米,平房500 平方米。至此,九三垦区有了正式的民兵训练基地。人武部搬迁、民兵军事训
练基地挂牌后,为适应正规化建设需要,对办公场所,训练基地进行了扩建和维修,投入资金
40万元。使训练基地面积达到1 000平方米,一次性训练可容纳120 名民兵。其中:宿舍700平
方米,教室120平方米,食堂100平方米,厨房80平方米。训练基地建有队部、教室、教研室和
训练教材、器材库。并成立了16人的教学队伍,编印了各类民兵军事训练教案,健全了训练队
的各项规章制度。
1997~1998年,人武部又投资6万元,进一步配套加强了“三场一地”建设, 维修扩建了
训练操场、靶场和战术场,达到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实用正规的要求。民兵训练基地的管
理与维修,平时由后勤科负责,训练期间由军事科负责,确保了民兵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任务
的完成。民兵训练基地主要用于军事训练使用,在优先保证民兵训练的前题下,还利用训练基
地组织开展以劳养武创收。所得资金用于补充民兵训练经费不足,达到以基地养基地的目的。
民兵训练基地每年除组织完成专武干部、民兵干部、基干民兵训练外,对现役人武干部组织进
行为期半个月的军事科目训练,真正发挥了基地的训练功能。
民兵训练基地创收,主要在非训练期间通过落实内部职工或家属承包机制来实现。1996~
2002年,承包经费每年在2~5万元不等。民兵训练基地在开展以劳养劳创收的同时,也创造了
一定的社会效益,安置下岗待业人员5~8人,解决了九三宾馆床位不足困难,多次接待并保障
了分局大型会议和大型活动开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