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基础教育

第二节 基础教育



  

  1986年以来,全局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1986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1991年九三管局被
总局党委、总局授予“重教兴教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通过
省政府“两基”验收;1997年启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0年经省政府教育督导团 “两基”
复检验收,九三分局被省政府授予“‘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86~2002年,
全局教育事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完成了以中小学集中办学为重点的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截至2000
年,全局建有各级各类学校27所,其中完全小学12所,初级中学10所,完全中学2所, 高级中
学1所,职业高中1所,成职教中心1所。在校生总数19 901人。

  ——加大了教育投入,促进全局教育事业持续发展。1986~2002年,全局教育经费逐年增
加,累计投入资金4.71亿元。1986~1989年,全局共支出教育经费4 826.5 万元,其中管局补
贴近3 000万元,1990~1992年,全局平均每年投入教育经费1 660万元,教育投入平均每年以
4%的比例增长;1993~1995年,全局共投入教育经费7 466.60 万元,平均每年递增20%以上;
1996~2000年,全局共支出教育经费19 804.15万元,年均支出3 960.83 万元,2000年教育经
费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达92.5%;2001年、2002年全局分别支出教育经费3 816万元和6 188
万元。2001~2002学年度,生均教育经费:小学2 832元、初中3 356元,生均公用经费:小学
1 167元、初中1 464元,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校舍实现了从平房化向楼房化的跨越。到2000 年,全局中小学
(含职高)楼房面积已达132 252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80%以上。2001~2002年,全局投资2 958
万元,新建校舍21 950平方米;投资157.88万元,修缮校舍15 535平方米;并投资172 万元,
用于硬化校区地面,铺筑球场、操场,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两基”成果巩固提高。自20世纪90年代初,全局上下就抓紧落实“两基”任务。1996
年经省政府“两基”验收组检查验收,全局“两基”工作全面达标: 适龄儿童入园率达75%~
95%;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在98%以上;初中入学率达
100%,巩固率98%;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5%,初中生辍学率在0.2%以下。全局
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 382人,青壮年脱盲率在98%以上,巩固率在95%以上。2000年10 月,九三
分局通过了省政府“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复检验收,并被评为年度全省“两基”复检验收总分
第一名。

  ——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快速发展。17年来,全局学校由教学设备、设施、实验室等基本
达标转为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等的现代化全面装备。截至1999年末,全局中小学建有微机
室26个,拥有微机867台,校均微机34 台以上,在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了校校拥有微机室的发
展目标。到2001年底,全局中小学(除哈拉海农场子弟校外)均开设信息技术课,计算机总数达
1 300台,台均17.6 人,居总局第一位;接入互联网学校(除荣军、哈拉海外)23所,入网率达
88.5%,在全垦区名列前茅;2001~2002 年,全局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器材、信息技术装备、图
书资料等项的投资就达714.32万元。

  ——学校规范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1986年以来,省、总局、分局等各级“明星”学校不
断涌现。截至1996年末,全局27所中小学中有省级重点高中1所、省级示范初中1所、省级标准
小学3所,总局级示范初中1所、示范小学1所、合格学校14所;在3所职业高中中有省级重点职
业高中1所,总局甲级职业高中1 所。到1999年末,全局13所中学中有省级“两全”先进学校3
所,总局级“两全”先进学校2所,分局级“两全”先进学校4所;全局12所小学中有省级“两
全”先进学校1所,总局级“两全”先进学校1所,分局级“两全”先进学校8所。2002年9月,
九三局一中通过了省评审组省级示范高中的试评审;同年11月,鹤山农场中学、嫩江农场中学
和局直小学分别通过了总局评审组省级示范初中和省级示范小学的试评审。学校规范化建设迈
出了新步伐。

  ——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落实。1997年以来, 分局教育局相续出台 了《九三分局中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方案》、《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和《初、高中毕业生分流方案》、《重
点高中招生方案》,着重抓了“一优”、“三改”“一减”工作。“一优”是整体优化课堂教
学过程,大力推广“主动、合作、创造”等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三改”是实行招生制度
改革的三项措施(首先,提出并落实“淡化考试,强化考评”的做法;其次, 改变了重点高中
考试招生一卷定终身的单一做法,推行择优生、配额生、特长生等多层次、多渠道招生录取政
策;再者,实行了部分初、高中毕业生自愿提前分流进行职业培训的制度) “一减”是减轻学
生过重负担(包括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等)。从而为九三垦区教育事
业的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与生机。

  ——中小学德育工作得到加强。1986年以来,管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教育行
政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促进了全局各校德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1988年各校进行了中国近、 现代史和国情教育。1989 年首次召开全局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
流会之后,管局以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1991~1992年管局、教育局制定并
实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方案》和《德育工作督导检查实施方案》,健全了科学管理和严
格督查制度。1994~1998年管局教育局发起并组织开展了“讲道德、守纪律、争做文明学生”
活动,并认真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7年各校以“迎庆香港回归”为主题,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999年分局教育局总结并推行德育工作的“三个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结合;党支部、共青团、少先大队结合;班级、宿舍、食堂结合)、四个要
素(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六项内容(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自
觉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观点教育)、八条原则(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性原则,积极引导和正面
教育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以身作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严格要求和
关心学生相结合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原则,知和行统一性原则)、九种方法(感化教育、榜
样教育、说服教育、正面教育、陶冶教育、自我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道德行为实践、评比
表彰)的“三四六八九”工程。2000~2002年, 全局中小学校以让学生“学会做人”为德育之
本,进一步增加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局无德育薄弱学校。长期以来,管(分)局重视
和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推动了学生文体活动的蓬勃发展。各中小学每年都举行一次田径运动
会或以文体演出为主的艺术节;教育局隔年举行全局性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或文艺汇演。1997
~2002年,分局教育局共举办全局中学田径运动会2届(次),球类运动会3届(次);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3届(次);书法、绘画、摄影、手工作品展评2届(次)。

  一、学前教育

  1983~1985年,管局撤销了一些办园条件较差的园所,并加强了合格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
到1986年,全局共有幼儿园8所,幼儿班65个,在园幼儿2 150人,教职工112 人。1986年以来,
全局幼儿教育(包括学前一年教育)有了较快发展,各小学相继办起了学前班。1989年,全局幼
儿园发展到12所,有幼儿班72个,在园幼儿1 739人,教职工159人。

  1991年,管局着手理顺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决定将幼儿教育工作划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管局教育处为“解决好幼儿教育划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问题”,出台了《九三管局幼儿园评
估方案》,加强对全局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和检查指导。1992年,管局教育处和各场教育科配备
了主抓幼教人员,教育处在教育工作年检中一并检查幼教工作,树立了大西江、鹤山两个省级
一类园所为全局幼教先进典型,并推广了他们的治园经验。1993年,全局共有幼儿园11所,幼
儿班87个,在园幼儿1 541人,教职工141人。

  1994年,按照总局幼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管局制定了《九三局发展幼儿教育的七点意见》,
以打好巩固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为指导思想,积极创造和改善条件,促进幼儿教育事业
发展。1995年,在管局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了《九三管局1995~2002年幼儿教育发展
规划》,局、场教育行政部门均按《规划》抓紧落实。到1996年,全局共有幼儿园11所、幼儿
班71个,在园幼儿2 790人,教职工120人,其中园长11人、专任老师106人、保健员3人。

  进入90年代以来,局、场相继出现了民办幼儿园,并与公办幼儿园一道纳入基础教育管理
序列。到2000年,全局幼儿园发展到32 所(包括民办幼儿园),幼儿班93个,在园幼儿2 545人,
教职工122人,其中园长24人,专任教师90人,保健员8人。

  17年来,通过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师德教育、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全局幼教师资队伍的思
想素质、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2000年在全局24位园长和90位专任教师中,师范院校
本科学历11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业5人),中师学历69人(其中幼师专业51人)、职高幼教专业9人,
高中毕业的25人,取得幼儿教师“专业合格证书”的86人。2002年在44名专任教师中,师范院
校本、专科学历23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业11人);中师学历11人(其中幼师专业15人),职高幼师
专业2人。

   部分年段幼儿园基本情况统计表(2002年)
表7-9 单位:所 个 人


  
  九三局幼教事业17年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办园思想更加端正,由以往
以看护幼儿为办园目的,转变为以抓好学前教育为主要工作目标,即由职工福利事业转为基础
教育事业;二是幼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局不断加强幼师队伍的各项建设,一支结构优、
能力强、专业化的幼教师资 队伍已经形成,即幼师职能以学科教学为主向 “一专多能”转变;
三是教育教学活动更加规范,全局普遍加强了对各园所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检查和指导,重
点进行了生活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8 个方面的教育,
尝试开设英语、珠脑算、特长培养等,即由随意性较强的幼儿教育转为规范化的学前教育;四
是幼儿素质发展更加全面,各园所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幼儿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主
旨贯穿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游戏娱乐、劳动制作、观察探求、体育锻炼、文艺表演等各项
教育活动之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促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即由育智为主转为全
面育人。

  二、小学教育

  1986~2002年,全局中小学教育持续发展。1986年,全局11个农场均通过省政府普及初等
教育的检查验收。随着垦区集中办学规划的实施,管局及各农场进行了以“调整学校布局,改
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效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小学
集中办学的宏大工程。1988~1990年,管局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农场认真落实《九三
管局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继续推进小学集中办学。1991~1999年,鹤山、尖山、跃进和
荣军等4农场相续完成了全场小学集中办学。1995年以来, 在管局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
导下,全局上下展开了小学集中办学的攻坚战。1995~1998年,全局撤销了百余个教学点,先
后有红五月、大西江、嫩北、嫩江、建边、七星泡等6场实现了全场集中办学。1996年3月局直
三小和局直二小合并;1999年8月, 局直二小与局直一小合并组建局直小学。2001~2002年,
分局推动并完成了小学集中办学的收尾工作,经过几年的筹备,山河农场一次性投资900 余万
元,兴建了5 800平方米的校舍,完善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装备和生活设备、 设施,为该场在
2003年春实现全场小学集中办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随着局、场教育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和小学集中办学逐步实现,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各
校均兴建了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公寓)楼,不断完善了综合实验室、图书室和音体美劳等功能教
室及活动室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到1999年全局各小学装备了微机室、语音室,购置了电视
机、录放机、摄像机、投影仪及辅助教学软件等,促进了学校规范化建设。到2001年,全局有
11 所小学实现了微机联网,入网率达92%。 同时,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各校强化
“德育、政教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着力创办“班
子强、师资好、质量高、环境美、设施全,社会信赖、家长满意”的垦区一流学校。到2000年,
全局12所小学全部进入分局级以上“两全”先进学校行列,2002年11月,局直小学通过了总局
评审组“省级示范小学”的试评审,带动了全局小学的规范化建设。

  1986年以来,全局小学教育在巩固中提高,在改革中发展。1986年局、场教育主管部门通
过组织教师学习贯彻《课堂常规教学规范》,加强了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提高了常规教学业
务素质和效率质量。1987~1990年继续加强对小学教育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常规教学整体
水平明显提高。1991年4 月,管局教育处制发了《常规教学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小学常
规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1991~1993年,全局通过开展教学观摩、教学大赛、理论研讨、
学术讲座、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 注重在常规教学中加强基础、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1994
年以后,积极进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实验研究,促进了教师
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到1995年,全局小学毕业生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达到
96%和85%。1996年各校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普遍开展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转轨的教育思想革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探索。1997~1998年,认真贯彻教育局下发的《中小
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
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为
主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1999~2002年,全局加强全面优化教学过程的检查指导,不断
深化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科研工作,探索和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健全完善素质
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评估机制,并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件为指导,以《走进新课程》为
教材,开展新课程标准通识培训,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教研活动,深化了全局小学的教育教学改


   全局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1986~2002年)
表7-10 单位:所 个 人



  说明:1996年,因学制转换,小学五、六两个年级同时毕业,故毕业生达5 591人。

  三、中学教育

  随着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全局中学教育事业有了新的飞跃和进展,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业绩。

  1985年以来,学校布局妥善调整。1985年管局从调整布局入手,决定改革单一的中学教育
结构,压缩高中,举办职高,办好初中。1986年,管局取消了农场的高中建制,实行管局办高
中,农场办初中和职高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全局普通中学调整为15所,其
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4所。1988年,嫩北农场初、高中并校, 全局普通中
学为14所。1989年以后,在未独立设置职高的农场,实行普通中学附设职高班。到1992年,随
着山河农场完成全场中学集中办学,管局实现了“各农场均只办一所场直中学”的集中办学既
定目标。1994~1997年,全局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8%以上。1998~2000年, 全局普通中学
仍保持13所(11个农场各1所,局直2所)的办学格局。2001年分局进一步调整布局、整合资源,
撤销了跃进、荣军2所初级中学(撤校并入局直中学),增加了哈拉海农场子弟校1所九年一贯制
学校,全局有普通中学12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9所。

  1986年以来,普通中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管局、农场把切实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划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努
力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1990年以来,全局中学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到1994年建边
农场中学教学楼落成,全局各中学校舍全部实现了楼房化。1990~2000年的10年间,全局累计
投资6 230多万元,共兴建中学教学楼、宿舍楼26幢,新建校舍总面积达82 280 多平方米。涌
现出山河、尖山、鹤山、红五月、七星泡、嫩江等改善办学条件的先进农场。截止2000年末,
初中生均校舍面积7.38平方米。2001~2002年全局中学校园规划、建设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
高。

  多年来,管(分)局和各农场高度重视学校规范化建设,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科学管理、
抓好师资队伍,促进了普通中学办学水平全面提升。1994 年以来, 局、场增加了全局中学实
验室、活动室、图书室建设的投资,添充了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药品,使各中学的理化生
实验室和音体美教学设备及图书室藏书均达到国家规定二类以上标准。1996年以后,各中学进
而加快对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新三室”的技术装备。1997~2000年,新建
语音室7个、微机室12个,新增计算机400多台,其中多媒体计算机144 台,各中学现代化教学
水平又上新台阶。2001~2002年,全局中学的计算机人均数、学校入网率等均居总局前列。17
年来,管(分)局注重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通过多次适时召开德育
经验交流会、质量管理分析会、生活管理现场会,推动加快了学校规范化建设进程。鹤山中学
于1991年和1994年分别被评为省级示范初中和省级“两全” 先进学校,山河中学于1995 年和
1996年被评为总局级“两全”先进学校、示范初中。到1996 年全局已8所中学被评为总局级规
范化建设合格学校,2002年9月和11 月,九三局一中和鹤山农场中学、嫩江农场中学分别通过
“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示范初中”的试评审。

  1986年以来,各中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86年,各校以教
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继续推广“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八字教学法和“六课型”教学法,
引进“自学辅导法”和“英语年段过关和提前教音标”的经验。1987 年, 各校“以常规教学
为基础,以教育科研求发展”,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均有了新发展。1991年以来,各校认真执
行教育处下发的《常规教学管理条例》,以“向教学管理要质量”为口号,全面加强教学质量
管理。1993年全局初中毕业统考及格率70%,各科平均分72.8。教育局在1993 年“以大面积提
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质量分析和1994年“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重点”的教学质量分
析的基础上,又于1995年召开了管局教学质量分析会,确定了“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主题”
的教学质量分析思路,对端正办学思想,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1994~1996
年,全局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分别达75%、68%和80%,优秀率均在25%以上。1996年,各中学继续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执行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1997~1998年,教育局下发了《九三分局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和《优化课堂教学实
施方案》,并对全局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评估。

  1999年,教育局举办了说课大赛等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中学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业务
能力的提高。是年,全局初中结业统考平均及格达79.85%。

  2000年,全局初一年级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等四科期终考试平均成绩为83.2分;初中
二年级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5科期终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3.2分。

  2002年,在教育局确定的完成率、合格率、优率“三率”并重、综合问效的评估导向的指
导下,全局中学加强了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两方面的工作。

  2002年,各中学积极探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推进了中
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986~2002年,全局中学高、初中毕业生共考入大中专院校8 833人,其中大专以上4 235
人,高中中专747人,初中专(中师)3 316人,其他高职、中专班等535人。17 年来,全局中学
生并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 646 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
243人次,省级472人次,总局级491人次,分局级440人次。

   全局普通中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1986~2002年)
表7-11


  
  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一)普及举措

  1996年全局“两基”验收合格之后,分局党委、分局不失时机地启动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制定并实施《九三分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确定了全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
主要任务和措施。分局要通过扩大重点高中招生、增设完全中学、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大
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将普通高中招生比例提高到40% 左右;逐步使职业高中招生比例达
45%左右;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比例达15%左右。

  6年来,教育局改革了重点高中的招生制度, 扩大了分局第一中学的招生数额;局直中学、
尖山中学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了完全中学的办学规模;尖山职教中心(1986~1998年)、七星泡
职业高中(1996~2002年)开设了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对口专业和汽车驾驶、计算机等高新
技术专业,扩大了生源和发展空间。各农场也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分期目标的实现。
1996~1999年,全局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小中专”(初中毕业生报考的中
专)的人数每年都超过千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取得初步成效。1999年以后,全局克服垦区职
业技术教育严重下滑等方面不利因素,2000~2002年全局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的人
数仍分别达938人、1 159人和1 190人。6年合计为7 800人。其中重点高中2 595人,普通高中
2 336人,小中专2 077人,职业高中792 人。2002年11月分局异地重建九三局一中的规划得到
了总局的批准立项。

  (二)重点高中

  全局现有1所省级重点高中—九三分局第一中学。该校始建于1980 年,是省教育厅命名的
首批办好的34所省级重点高中之一。学校位于局直,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
方米,已建成了环境幽雅、景色宜人的区域化管理的花园式学校。

  1986年以来,管(分)局把建设省级合格重点高中列入重要议程,大力加强局一中的规范化
建设。1986年,管局投资90万元,建成了一幢

  3 694平方米的宿舍楼,内设120个标准间,改善了960名学生的住宿条件。1990 年,管局
投资95万元,建成了1座2 100平方米的大食堂。1993年,管局投资300万元,建成了1 幢2 869
平方米的实验楼,并装备了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
多功能阶梯教室等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器材。1994年,局一中顺利通过了省教委对重点中学
的复检,并被正式授予“黑龙江省重点中学”的铜牌。1995年以来,学校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
设的步伐,仅1997年分局和学校就投资近百万元,购置并安装了24路助教系统、卫星电视接收
天线网和42台586型微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器材。1998年安装了由24台彩电组成的电视墙1组。
1999年9月投资20万元装备了1个多媒体教室。2000年分局投资480 万元建起一座4 370 平方米
的艺术体育馆,内设多功能比赛大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功能电教室、图书阅览室、乒
乓球训练室、形体训练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和画室、琴房等,成为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
体育、艺术教育的理想场所。2001年,分局为实现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工作目标,先后拨款230
余万元,装备微机室2个、电子备课室、电教室、电子阅览室1个,完成了理化生三大实验室的
更新改造,修建了室外田径运动场、篮排球场和体操场地,购置图书2.5 万册。学校微机总数
达240台,其中686型10台、586型42台、486型188台。2002年9月通过了省级示范高中的试评审,
同年11月,分局异地重建九三局一中规划已经总局批准、立项。

  1986年以来,学校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具
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思想、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该校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努力培养学生
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为核心,坚持
实施德育“八个一”工程。即“弘扬一个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一支队伍—高素质的德
育队伍;立足一个常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形成一个模式—分年级教育管理模式;拓宽一条
渠道—学校、社会、家庭结合“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开垦一片沃土—学生党(团)校教育阵地”。
做到了课堂教育向课外教育延伸,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校内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使学
校德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发挥了“三结合、多渠道、全方位”的教
育效能,保证了学校“为高校输送优秀学生和为垦区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双重任务”的完
成。1996年被省政委评为“两全”先进学校,2001年7 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2002年12月被总局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五条原则”(即创设情境,启发诱导的原则; 分类推进,面向全体的原则;
师生交流,教学民主原则;手段现代,形象直观原则; 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原则),做到“四
个同步”(即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培养品质同步;智力开发与非智力因素发展同步;形象思
维与逻辑思维同步;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同步)。 同时学校提倡和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
段,科学整合学科课程,积极进行教科研创新和研究性学习。通过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使教学内容与垦区实际相结合,促进了课程形式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化,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创新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学校还建立健全了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估体系与指标,
并严格执行量化考核评估制度,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促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89
年升学人数增加到218名,1994年突破三百大关,为328 名,升学率比1989年提高31.1%,1995
~2000年平均升学率为74.74%,1986~2002年共培养高中毕业生6 150人,升学人数为4 444人,
其中专科以上3 837人,占全局升入大学人数的90.6%。2001年,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创建省级
示范高中工作的需要,学校邀请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司副处长姜同河、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温恒
福进行了高中课改和教育科研两个专题讲座,并对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工作认真进行了现场指导;
又请来省教育学院8 名专家、教授深入课堂听课,并分组分科地进行了点评与指导。九三局一
中于2001年被总局教育局授予“高中教育先进学校”称号,2002年1 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省普
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科学管理,坚持从严治校,向管理要效益。学校领导着眼于学校
建设与发展大计,先后制定并实施了 《全面管理和规范化建设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和
《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考
核和总结,使学校整个管理系统运转协调,井然有序,发挥了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作
用,提高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学校还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强了内部各项管理,
制定并实行了《教师月考核目标与细则》,引入了激励和竞争机制,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经过九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学校形成了“立志进取、勤奋求实、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校风,“科研兴校、严谨治学、务实敬业、崇尚一流”的教风和“勤
奋、探索、求实、创新”的学风,推动学校“三育人”工作取得全面进步。学校并重视和加强
民主管理,注重发挥教职代会和校务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完善了由群团组织、教职工、学生和
学生家长参加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机制,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1986年来,九三局一中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据不完全统计,1986~2000年,该
校共获得省(部)级、总局级及分局级各类集体奖励27项,学校领导、教师有5 人获得全国优秀
教师称号,2人获得省级“特级教师”称号、3人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127 人次被评为分局级
以上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和教学能手;1995~1997年,有学生67人次在总
局、省和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63名学生被评为分局、总局、黑河地区三好学生、文明学生
和优秀共青团员;2001~2002年,学校又获省、总局、分局等各级集体奖励16次,学校领导、
教师又有25人获得省级、总局级荣誉称号,教师参加国家、省、总局及分局各级各类竞赛有134
人获奖,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有77人次获奖。学校各项事业继续发展。

   九三局一中基本情况统计表
  (1986~2002年)
表7-12 单位:个 人


  注:升学总数中含复读生升学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