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



  

  一、九三农技校

  黑龙江省九三农业技术学校是经省教委批准建立的中等技术专业学校,于1978 年9月建校。
校址在原九三管局旭光农场场部,校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 000 余平方米,专任
教师25人。其中普通课教师6人,专业课教师8人,专业实习教师11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2
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3人。

  建校初期,学校设置的专业以农机专业为主,每年招收2个班,70 人左右;1982年以后以
农学专业为主,1982~1986年,每年招收农学专业学生80~100人,学制2年,学生毕业后由总
局人事局统一分配。

  1986~1987年学年度,该校有农学专业4个班,在校学生200人,教职员工100 多人,其中
专任教师30人左右。

  1987年8月,由于省教委和总局对黑龙江农垦中等技术专业学校布局进行调整, 决定将该
校撤销。未毕业的学生转入黑龙江省红兴隆农业技术学校就读。

  该校自建校至1981年初,由金本德代理校长,夏仲元为书记。1981年4 月至1986年齐惠忠
任校长,宋秀荣为书记。1987年该校领导班子:校长王嘉臣,书记宋秀荣;副校长董殿峰、吴
宝珠、副书记王家岐。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从1983年起,学校中层领导、
管理机构除原设的教务科、总务科外,又设立了学生科。

  该校自建校至1987年7月,共培养毕业生672人(农机251人,农学专业342 人,数学专业79
人)。此外,1979年举办了2期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班,每期学习半年,共76 人。1980年办了1期
农机队长、技术员培训班,学期3个月,学员40人。1981 年办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学
期半年,学员32人。该校毕业生现已成为九三垦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为九三经济的振兴
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刘炳东、王光盛、侯方武、潘雨江、丁晓枫、丛佩孚、辛志敏、
张立国、郭珍、邹长士等20多人已成为分局和场处的领导骨干。

  二、九三教师进修学校

  九三教师进修学校是经总局教育处批准,于1979年夏季成立的具有中等师范性质的学校。
当时称九三农管局教师进修学院,1986年春经总局教育局批准改称九三农管局教师进修学校。
1990年经总局党委组织部批准,该校由科级单位晋升为副处级单位;由管局教育处主管。该校
主要任务是培训全局中小学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984年该校中函部招收第二届学员396人,因办学条件限制,没有及时入学,同1985 年招
收的第三届学员212人一起入学,1989年暑假毕业;1987年招收第四届学员200多人,于1991年
暑期毕业。截止到1991年底,该校中函部共培养中师函授毕业生1 250多人。

  1984年入校的第三批“内招班” 44 名学员,在该校设立的“牡丹江农垦师范学院九三分
校”,经过两年离职进修学习,于1986年暑期毕业。至此,该校共培养中师(离职)进修毕业生
223人。

  自1986~1992年,九三教师进修校在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进
全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6年以来,该校继续发挥“两个基地”作用,不断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工作。尤
其发挥了教科研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导作用。

  1986年以来,遵循“教育科研求发展”的工作思路,该校指导各中小学校引进“小学作文
序列训练”、“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三算”、“自然实验观
察法”等实验项目。又指导各中小学自创研究课题:“中学语文单元教学”、“小学古诗教学
设计”、“小学语文图示导读法”等。有力地促进了各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1990年该校为了加大中小学教研力度,将原教研部分为初教部和中教部。各部教研员经常
深入到各校听课、评课,讲授教育理论和进行业务讲座。几年来,该校本着“以赛促练,推广
提高”的指导思想,先后举行10多次各科教学大赛、说课比赛、教师“四项基本功”和“五项
基本功大赛”等赛事,并开展评选教科研论文、评选教学能手、评选最佳课、评选最佳教案等
活动,使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双获丰收。

  1990年初,校长郭燕龙调到河北省廊坊市工作,田禹任校长,郑文举任书记,刘雅玲任副
校长。

  1992年,该校有教职工7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30多人。

  1993年3月, 根据管局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精神,管局决定将九三教师进修校撤销,在教
育局内设教研室。此后的教师培训、干训、教育教学研究等项工作由教育局教研室负责。

  三、黑龙江省农垦九三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该校创建于1984年4月,是经省教委批准、国家教委备案, 在原九三局中心医院医训队基
础上创办的一所成人卫生中专学校。该校属国家承认学历的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毕业后享受中
专待遇,但不包分配。

  该校建校时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培训垦区在职的基层卫生人员,提高其专业技术和业务
素质为主要任务。1988年与医学大专院校联合办学之后,主要是为垦区和社会培养大批接受中、
高等专业教育的中、高级卫生技术人才。

  该校设医士、护士、药剂士3个专业,学制3年。建校15年来,共培养中专层次卫生技术人
员1 896人,其中校内中专毕业生1 202人;校外办学(嫩江分校,内蒙:莫旗分校、阿荣旗分
校,大兴安岭农管局分校)中专毕业生694 人,联合办学培养大专层次卫生技术和其他专业人
员1 375人。其中1988~1997年与吉林医学院先后联办了4期“临床医学”半脱产专科班和函授
班,招收12个班,计1 127人;1992~1993 年与齐齐哈尔医学院联办九三分校,办了两期全脱
产“临床医学”专科班,有202 人完成学业;1994年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六系联办微机班,招收
学生46人。

  建校之初,仅有教职工8人(教师6人)。到1996年有教职工30 人,在校生389人,校舍面
积3 245平方米,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百万元。学校设二科一办(学生科、教务科、
行政办公室)和二公司一厂(劳动服务公司、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九三纸箱厂),各项工作居
垦区6所卫生职工中专之首。1989年被总局授予“教育先进集体”称号。1992 年以来,曾多次
被省教委评为“省级办学先进单位”和“省级办学达标学校”称号。

  该校的主要领导:

  首任校长张连志(1984~1991年)

  书记范胜利(1986~1999年)

  第二任校长赵福田(1992~1993年)

  第三任校长范胜利(1993~1999年)

  1998年,鉴于垦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中专层次培训工作已经完成,省卫生厅、省教委联合
下发了文件,决定黑龙江垦区6所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停止招生, 学校待在校生毕业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