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垦区关于构建农垦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体制方案
九三垦区关于构建农垦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体制方案
九三垦区关于构建农垦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体制方案
黑龙江省委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基本战略,总局党
委决定在九三管局进行农业产业化试点,这是对我们的信任、重托和鼓舞,为做好试点工作,
加速推进改革九三农垦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局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我局和东部有的管理局相比,人多地
少,且都是旱作作物,就种植业而言,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经济总量都赶不上兄弟管局,在
我局推行农业产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农场、家庭农场的农产品生产与国内外市
场衔接起来,有利于解决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可以延长加工链条、加
速分工分业、推进规模经营,有利于加快农场专业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可以提高农产品、
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在生产、加工、贮藏、 运输等各个环节实现多层次增值, 有利于提
高农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能够促进农场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利益、工农利益有效对接,
农工商一体化发展,各业相互依存,城乡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实施九
三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推进九三管局三元经济的迅速发展,到本世纪末,使一个九三变
为三个九三。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组建企业集团为载体,围绕小麦、大豆、甜菜、玉
米、畜产品的产、加、销,实现产品的不断增值,从而振兴九三经济。
三、九三垦区实施农业产业化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我局已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雏形,围绕农业主导产品的加工企业都建在局直。九
五年局直加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九○年不变价)占全局工业总产值的70% 以上,实现利润占
全局工业利润的70%以上,九三管局实施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一)地缘优势。九三管局现有土地823.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91.5 万亩,林地面积96.4
万亩,所属12个农场,212个农业生产队,234个独立核算的工商运建服企业,经济区域都在嫩
江县境内,南北长177.7公里,东西宽156.8公里,场与场之间,场界接壤,土地连片。管局所
在地紧靠铁路沿线,局内交通由环形公路将局直同12个农场连结在一起,管局已成为辐射各农
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
(二)工业布局的优势。现在全局近300万亩耕地围绕主要作物布局、主导产业,我们已建
成了相应的加工厂:有年加工小麦6万吨的专用粉厂,其主要设备都是从意大利引进,此外,
还有12个面粉加工厂,全局面粉加工能力可实现年加工小麦15万吨;年种植大豆110万亩,产
出的大豆除上交、出口外,其余的大豆可全部加工,我们有年加工大豆6万吨的植物油厂,主
要设备都是从西德引进,拟将对轧坯工段设备进行改造,年加工大豆能力可提高到9万能吨;
有日处理1 200吨甜菜的中型糖厂,年可加工甜菜23万吨,拟将其主要设备进行改造,使日加
工能力达到1 500吨,年加工能力可达30万吨;现有奶牛16 500头,至2000年奶牛、黄牛分别
可发展到6万头和4万头,建成三个饲料加工厂,年加工饲料可达10万吨,全局现有7个乳品加
工企业,设备日加工能力175吨,年加工鲜奶53 000吨。
(三)新企业新制的优势。对新建的专用粉厂的拟建的磷脂生产项目,实施股份制经营型企
业集团。根据管局2000年的翻番规划和到本世纪末建成“三元”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一、二、
三元经济之间的比例3∶4∶3 分配,除红五月农场外, 其余农场如不再上新的项目, 无法实
现三元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在大多数农场“项目找不到,选项不好,工厂办不了”的情况下,
管局将专用粉厂和磷脂生产项目的产权按一定比例出售给有关农场和工业企业内部的职工。两
个工厂将来形成的产值、利润按各农场购买产权的比例分配,可计入农场的翻番规划和三元经
济发展目标中。
(四)试办企业集团的优势。管局工业多年来一直亏损,亏损最多的年份是一九九二年,亏
损总额为1 098万元。为了解决企业的达产问题,从九三年开始, 管局采用了经济、行政等双
重手段, 以契约形式解决了油脂化工厂、双山糖厂的原料收购问题,94~95 生产期,双山糖
厂收购甜菜14.2万吨,九三油脂化工厂收购大豆5.7万吨,95~96 生产期,双山糖厂可收购甜
菜22万吨,九三油脂化工厂可收购大豆6万吨,通过几年的实践, 我局已在围绕大豆、甜菜的
加工,初步走出了市场牵工厂、工厂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的路子。现在工厂、
农场有要求,职工、农户有呼声,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方面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经济承
受能力上都有一定的基础。此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自九三年以来,我局先
后组建了粮油(集团)公司,外贸(集团)公司,建筑(集团)总公司和九垦糖业(集团)公司,这些
集团公司通过几年的运行,不同程度地摸索到了走集团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这
对今后九三垦区的农业产业化,无疑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九三垦区实施农业产业化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土地、矿产、资产、人才、
管理的优势,在农畜产品、矿产品的初加、深加、再加工方面下功夫,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方面
作大文章。主要抓好八个基地建设,完善八个产业链。
一是突出抓好“两高一优”种植业,大力发展粮豆经济,搞好母体经济的第二次开发。突
出抓好建设“大豆出口、优质小麦、饲料玉米、甜菜生产、油菜生产、优质啤酒大麦生产、白
芸豆生产、白瓜籽生产”八个基地。到本世纪末粮豆总产71.5万吨,产值(九○年不变价)47 755
万元,经济作物总产30万吨,产值(九○年不变价)4 587万元。
二是突出抓好立局、立场、立队的工业项目,大力发展农、畜、矿产品的精深加工业,搞
好连结经济的第二次开发。突出抓好制粉、制油、制糖、乳品、饲料、制革、建材、矿产八个
产业链。
制粉业,2000年计划种植小麦6.7万公顷,单产4 125公斤,总产27.5万吨,去掉上交和种
子,每年可加工小麦14万吨,产粉9.8 万吨,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5 782 万元,现行价为
21 560万元。产出高质量面粉,还可以进行精深加工,生产系列面类食品,仍能增加一些效益。
制油业, 2000年计划种植大豆6.6万公顷,单产2 625公斤,总产17.5 万吨,去掉种子和
出口,每年可加工大豆9万吨,产豆油13 500吨,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5 130万元,现行价
为1 .08亿元,产粕72 900吨,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4 082万元,现行价为1.39亿元。产卵
磷脂138吨,实现产值5 940万元。
制糖业,2000年年生产甜菜30万吨,产糖33 000吨,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6 480 万元,
现行价1.4亿元,产颗粒粕18 000吨,产值(九○年不变价)1 008万元,现行价1 440 万元,产
酒精 2 000吨,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400万元,现行价为960万元。
乳制品业,到2000年奶牛存栏6万头,年产奶144 000吨,生产各种乳制品24 000吨,实现
产值(九○年不变价)1.66亿元,现行价为3.36亿元。
饲料业,到2000年年产饲料10万吨,可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1.1亿元,现行价为2亿元。
制革业,到2000年加工标准牛皮5万张,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1 000万元,再将皮革加
工成皮件或制品可实现产值5 000万元。
建材业,到2000年,锯材产量5 000 立方米,红砖产量6 000 万块,两种产品可实现产值
(九○年不变价)800万元,现行价为 1 500万元。
矿产业,到2000年,年产黄金63公斤,可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236万元。
通过延长上述八个产业链,将地里种的、圈里养的吃干榨净,可实现产值(九○年不变价)
58 458万元,比九五年增加产值36 458万元,增长1.7倍,现行价为128 936万元,比九五年增
加90 936万元,增加2.4倍,由于家畜产品加工业的增长, 可以带动运输业、包装业、商业、
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事业和小城镇建设,大大地促进了九三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统筹规划,分期推进,抓好十个“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建设
一是以九三专用粉厂为龙头,抓好“小麦粉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新建的小麦专用粉
厂,计划九六年十月份投产,年加工小麦6万吨。该厂控制投资总额5 300万元,将其变为股份
制企业,成立九三专用粉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运作方法是:
1、出售产权。将产权出售给10个农场和工厂职工,采取负债方式分期付款。购买1 000万
元产权的农场,每年按20%的比例购买,五年期内购完;购买500万元产权的农场,每年按三分
之一的比例购买,三年期内购完;购买250万元产权的农场,每年按50%的比例购买,两年期内
购完;工厂职工也要认购一定数额的股份。
2、实行原料入股。农场以每年上级下达的小麦种植计划确定亩入股数量,保证按时、按
量交给专用粉厂。
3、按股分红。年末工厂实现的产值、利润按各农场购买产权数量和入股原料的比例分配,
计入农场发展速度和效益指标。
二是以九三磷脂厂为龙头,抓好“磷脂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为搞好大豆的深加工,
管局拟上磷脂生产项目,总局已批准立项,该项目投资5 000 万元。我们拟成立九三磷脂有限
责任公司,将产权出售给10个农场和工厂内部职工,产权出售与产值利润分配办法与专用粉厂
相同。
三是以双山糖厂为龙头,抓好“制糖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一九九四年已成立了九垦
糖业(集团)公司,通过一年的运行已初步摸索到了办企业集团的经验,我们要继续完善(集团)
公司的运营工作。龙头企业应加大对基地的返利力度,同时做好服务工作。九垦糖业(集团)公
司,要在计划、服务、返利三个方面抓好领导、组织、协调工作:
1、(集团)公司每年给分公司(农场)下达作物种植面积、品种、 亩产、亩上交原料计划,
给龙头企业下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并以完成计划的程度实行奖罚。
2、“龙头”企业要从多方面向基地和农户提供优质服务。
(1)原料价格随行就市,并尽最大的努力保证原料款及时地、如期地兑现;
(2)不能及时兑现的原料款,要支付资金占用费;
(3)从风险补偿、种籽半价、运输补贴、纸筒费补贴、 劳务费补贴、生产费用垫支等方面
给分公司、农户以优惠待遇;
(4)在收购原料过程中,要搞好优质服务,做到严格执行标准,热情为农户服务。
3、龙头企业要加大向基地、农户返还利润的力度。 工业企业实现经营有利后,除一部分
用于企业发展所需之外,将大部分返还给基地和农户,以此来调动基地、农户种植原料的积极
性,保证企业的达产和效益。
四是以九三油脂化工厂为龙头,抓好“油脂龙”型生产经营体系的建设。将油脂化工厂与
12个农场、以大豆为纽带组建九三油脂(集团)公司。油脂化工厂应主要做好对基地和农户的服
务工作,同时继续实行已有的返利办法。
九三油脂(集团)公司也应在计划、服务、返利三个方面抓好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具体内
容与九垦糖业公司相同。
九垦糖业(集团)公司,九垦油脂(集团)公司成员之间按章程规范自己的行为,龙头企业与
基地以契约形式明确各自的义务、权利和责任。
五是完善和发展九三粮油(集团)公司、九三外贸(集团)公司,抓好“粮贸龙”型经营体系
建设。九三年以来,管局已先后组建了九三粮油(集团)公司、九三外贸企业(集团)公司。今后,
上述两个公司,要通过销售渠道、搞好垦区农畜产品、 工业产品、 矿产品与国内外市场的对
接,不断提高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期内销售率,在流通领域发挥自己的功能,起
龙头作用,实现以贸带农、以贸带工、以贸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六是完善和发展九三建筑(集团)总公司,抓好“建筑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建设。九四年,
管局已组建了九三建筑(集团)总公司,并制定了章程。该公司紧密层所属单位21个、松散层企
业13个。今后我们要重点抓好集团公司的运营,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以上六个“龙”型生产经营体系,要在九六年底以前建成,并逐步发挥其应有功能。此外
要在适当时机,建成以鹤王牌乳粉为龙头的九三“乳品龙”型生产经营体系;以肉类加工企业
为龙头的九三“肉食龙”型生产经营体系;以红五月饲料厂为龙头的九三“饲料龙”型生产经
营体系;以大西江皮革厂为龙头的九三“皮革龙”型生产经营体系。
五、运作措施
九三管局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必须抓好与产业化经营相关的建设。
1、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带动、辐射和扶持基地的能力。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深化
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企业质量、成本、营销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切实以科技为先
导,抓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
2、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高产高效的原则, 把优势产品、名
牌产品、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作为基地建设的重点,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原料生产基地。
3、抓好农垦小城镇建设。随着九三农垦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不断地促进资源与生产要素
的合理流动,实现了管理局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的优势与农场、生产队、农户的土地、劳
力、资源等优化组合,这不仅为管局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同时也促进了管局小城镇建设,我们
要抓好城镇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抓好交通、通讯、文教、卫生、环保等建设,以管局城镇建设
和发展带动农场和生产队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抓好管局机构的改革
农业实施产业化,原来的体制和机构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和加强宏观调控,要对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进行改革,真正实行政企分开。管局的机构改革
设想:将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改为黑龙江省农垦企业(集团)总公司九三农垦总公司,是北大荒
集团公司的子公司,系企业法人。为行使行政职能,仍保留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的牌子,将现
有纯机关人员的百分之五十转入企业。按照总局党委提出的职能,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将
原管理局的机关部门、中介机构精简,按市场经济要求设置机构,这种机构以间接方式搞好区
域内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指导服务工作。
成立九三社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由一名副局长负责此项工作,将省有关部门授予的公、检、法、司、安及土地、环保、工
商物价、交通、民政、卫生防疫、技术监督等部门组成社区管理机构,行使执法和政府职能。
5、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领导
为使九三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分步实施,如期顺利进行,管局成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领
导小组,其组成是:
组长:胡成真周春来
副组长:朱勉王炳元王景玉
成员:焦凤舞于灵文王家歧李秀英王庆华泽宗王凤海
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焦凤舞
成员由经委、体改委、工会、财务处、计委等有关人员组成。
办公室地点设在管局经委。
一九九六年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