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1996年工商运建服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黑龙江省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1996年工商运建服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黑龙江省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1996年
工商运建服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省、总局的一系列指
示精神,结合九三垦区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对进一步深化九六年工商运建服企业的经济体制改
革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一九九六年改革的总方针是:大企业实行集团化,小企业实行民营化(或私营化),新
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化。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
导向,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重组为重点,以明晰产权关系为突破口,以推行集团化、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 兼顾其他产改形式,全面推进企业改革, 使企业真正成为
“四自的主体”。
三、深化改革的目标:
一九九六年或今后几年管局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的目标:
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发展经济提高效益为核心,以“一卖、二股、三租、四
一企业多制、五分立、六兼并、七破产”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公司化、集团化、民营化,通
过对企业进行改制、改组、改造,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巩固和完善改革成果,在较短的时间
内使全局的全部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过去的改革成果。
总的要求是认真按照管局九五年工商运建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和新出台的《黑龙江省
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产权制度改若干规定》的要求,进行完善和规范。一是凡是已经进行产权
制度改革的企业,要巩固完善,改革没深化到位的,今冬明春要全部到位;二是各主管部门要
加强对转制企业的宏观调控、监督和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合同、租金、租赁保证金、
股本金、产权转让款等方面的管理, 防止以改革代替管理; 三是有条件的民有民营企业可以
办理企业现行经营形式的法人和营业执照,转制后实行全员认股股份制,也可暂沿用老执照,
待条件成熟后再办理新执照;企业转制后已成为私营企业的,必须进行变更登记,绝不允许继
续沿用国营执照;四是凡是实行股份制和租赁制的企业必须按照《公司法》和国家有关规定规
范运作,尽快明晰法人财产关系,并着力进行内部三项制度的改革和小经济单位的转制,避免
新的中锅饭、二锅粥现象发生;五是凡已产改的单位,必须按产改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规
范运营,绝不许走回头路。
2、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扩大改革面。 根据管局对九六年工商运建服和流通企业改革“抓
好大的,放活小的”思路和“大企业集团化,小企业民营化,新企业现代化”的指导方针,确
定资产在1 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含新建大中型企业)要通过组建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
份有限公司的方式,实施公司化、集团化,资产在1 000 万元以下的小型工业企业要在九六年
原则上全部实现民营化和私营化(对其中资产多,效益好的企业,农场可以控股或参股);流通
企业实行分步推进政策,第一步,九六年将内部机制推到位,大力度进行“三项制度”改革,
大力度分流人员,内部经营实体或进行大包干或实行股份制改造,都要成为二级法人实体。第
二步九七年推向集团化,走产业化道路,形成以市场为龙头的辐射垦区内外的大吞大吐的大流
通之势。流通企业(除具有专营政策以外)到1997年底前100%实现转制。
3、今后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的要求,全局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今后改革的重点任务是进一步探索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企业的改组,尽快使企业实现公司化、集团化和产业化。
一是积极探索公司化的路子。对大企业:主要是通过筹资或引资进行改造、吸收法人参股
和内部职工持股等形式进行公司制改造。应致力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聚集资金,将企业
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积极探索集团化的路子。这是一条走向大市场,走向产业化的道路,是实现规模化经
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方向性途径;是实现资产流动和重组,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垦
区经济优势的正确选择。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名牌产品为支撑,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能力
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来形成企业集团。既要支持垦区内的龙头企业举旗挂帅组成集团,也
要支持垦区外的龙头企业来垦区“招兵买马”组建集团。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方式组建集团,
只要有利于发展垦区经济,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
三是积极探索产业化的路子。农垦经济的产业化,是农场经济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正确选择。根据九三垦区企业主要是围绕农畜产品的开发和加工的特点,
在今后几年里, 要把实施产业化战略放到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抓紧、 抓好、抓实。在
扶壮龙头,发育基地的同时,以利益、资产、契约等为联结手段,加快推进龙头、基地和农户
结成利益共同体。要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建立起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贸
工农、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尽快形成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规模化
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新格局。
为尽快实现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管局确定了龙头带龙身、龙身牵龙尾的龙型经济结构。
1996年和1997年主要抓好以糖厂、油脂化工厂、等级面粉厂、饲料厂、乳制品厂为龙头的,以
制糖、制油、制粉、饲料、乳制品为产业链的,以甜菜生产、大豆生产、小麦生产、玉米生产、
奶牛生产单位为基地的,连接千家万户的龙型经济体系,形成以资产运作为核心,以利益为纽
带,以契约为约束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在本世纪后几年里,还要抓好其他龙链经济的结构联合,成熟一个联一个。
除以上管局确定的龙链结构以外,农场也要确定各自的龙链结构。强调所形成的龙链结构
要体现资本运作,以资本运作为纽带形成紧密联合体。
四是搞好委托经营试点单位。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委托经营作为“经营管理
革命”的重要篇章已经在国际、国内一页一页地不断掀开,并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按照国家、
省和总局有关委托经营的规定和指示,管局将本着“先搞活经营者,后搞活企业”的思路,先
在几个单位试点,待总结经验后再具体实施。
4、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一是管局将按照产业化要求,建立和健全龙链管理体制并配备领导。各农场实行“原料经
营、加工生产、产品销售”统一领导,全权负责。
二是农场仍成立和坚持工业公司、工业办或牧工贸公司的领导体制,并尽快实体运作。
三是已经转制变为个体、私营经济的由工商局直接管理,庭院经济公司配合管理。
四是企业进行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革后,凡是国有资本金全部偿还的即按新机制运营;没全
部偿还的,其领导体制、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也要按新的机制运行。
五、几个具体问题:
1、流通企业体制改革分步推进,1996年, 全局流通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
制度改革,大力度分流人员,内部小经济实体要实行大包干或股份合作经营,内部一、二级法
人之间全部为市场关系。绝不允许全体职工仅以生产资料为生的现象继续存在下去;1997年流
通部门必须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实施集团化战略。
2、所有产改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都要广开生产门路, 妥善安置富余人员,保证社会稳定,
尽快做到,以单位统计工作,失业率不超过3%。
3、今后,工业企业不能再允许有亏损企业, 凡是亏损企业不能过年,并积极采取关、停、
并转、联、兼、分、卖破进行整顿。
4、要抓好思想教育工作。针对垦区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实际, 讲清改革的必要性、紧迫
性,讲清改革方向、任务、目标和基本原则,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广大干部子女、职工群
众都能参与改革、支持改革,使改革成为垦区上下的自觉行动。
5、各单位都要成立改革领导组织,加强对深化工商运建服 、流通改革的领导。主要领导
要亲自抓改革,亲自设计,亲自组织,亲自实施,主管领导具体抓,战线领导分线抓,保证本
单位的改革顺利进行,按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