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序文
黑龙江省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向松嫩平原过渡之漫岗丘陵地带,
土质肥沃,盛产小麦、大豆和甜菜、马苓薯,成为“北大仓”的组成部分之一。
1949年开始,云集这里的荣誉军人、转业官兵、支边儿女、知识青年、知识分子、国
家干部、职工家属,发扬了“南泥湾大生产”的革命精神。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开垦了
亘古荒原,唤醒了渺无人烟的“北大荒”,向国家奉献了几十亿斤粮食,取得了社会主义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但也受到了一些挫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迈进,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
盛世修志。这是我们党的事业繁荣兴旺的标志。历史越是前进,事业越是发展,我们
越是感到急需编纂一部反映垦区全貌的农垦志。这样,才能对得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才能对得起为垦区建设事业奋斗一生的老农垦战士,才能对得起十几万职工、家属和我们
的子孙后代。
《九三农垦志19491985》是垦区的百科全书。它记述了从1949年到1985年垦区的自然
风貌、经济建设、企业管理、政治工作、文化教育、军事、人物等各方面的演变情况。加
上附录部分,上溯几百年的垦前史略。凡属重大事件,力求记载。它将为保存史料,推动
工作,治理企业,繁荣经济,启迪今后等,发挥应有作用。我们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力求翔实, 秉笔直书;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以《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基本上作了客观的真实反映。同时,吸取了历代
方志学家的编纂理论。又根据我们自己的实践,采用篇、章、节的形式,力求既合“志体”,
又有“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垦区特色。此外,在文字上也较简明朴实,通俗易
懂。但由于历史资料残缺,加上我们的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人力不足,谬漏之处,在所
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在编纂中,受到许多同志的热心指教与支持,尤其是各级档案
部门,专志编写人员,也都积极配合,通力协作。这部志书实际上是大家智慧的结晶。在
此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九三垦区职工群众既能为过去写下光辉而自豪的一页,在开拓前进,锐意改革,向
“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今天,必将进一步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谱写出更加壮丽的
社会主义垦区新篇章!
计海秋
198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