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体制下放和改建嫩江县九三人民公社
第五节 体制下放和改建嫩江县九三人民公社
1958年7月30日,省委根据中央将企业事业单位下放的精神,作出“将国营农场管理厅合
并到农业厅,为厅属局,直属的国营农场下放地委”的决定。九三荣军农场便下放给嫩江地委,
地委随后又将该场下放给嫩江县委,七星泡等劳改农场也同时下放给县委。
体制下放之后,给农场的生产、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生产、计划、财务、物资等工作,造
成谁管谁也不管的状态,往往是层层上报,农场提出的问题,县请示专署,专署上报省有关部
门,而省又叫专、县自己解决,以致使问题长期久拖不决,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县又从本
县利益出发,加之以后人民公社“共产风”的影响,农场的干部、农机具、物资等有的被县调
走一些。1959年下半年,省委针对上述情况,又将九三等八个大型农牧场收归省农业厅领导,
但由于当时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场实质上仍是省、地、县双重领导体制,使农场感到工
作上无所适从。1958年下半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精神的鼓舞下,在全国农村实现人民公
社化运动的推动下,省委于10月7日批发了“关于密山、合江农垦局所属国营农场建立人民公社
以后的体制等问题的请示报告”。按着省委的指示,于11月份,由嫩江县具体布暑,成立了嫩
江县九三人民公社,实行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政、社、企合—的组织。九三人民公社产生后,
原农场的党委书记林文章调任县委书记,农场的书记、社长由县派人任职,原农场的场长改变
为副社长等,各分场、独立场改为管理区。当时的九三人民公社下设十个管理区:鹤山、跃进、
大西江、尖山、荣军、红五月、旭光、星火、前锋、高峰。各生产队仍归所在管理区所辖,体
制上则相当于农村小队。 ’
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一些集体农民看到农场生产经营的优越性,向往农场工人劳
动收入固定,有“铁饭碗”,想要“提早进入共产主义”,便于1959年开始了场社合并。当时
划入的附近社有4个,小队23个,总户数938户,总人口4,460人,耕地69,033亩等。这种
“政企合一”的组织形式,则使农场的管理干部即是公社管理委员会的领导成员,又是乡人民
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也是企业的领导成员.一个机构几个牌子,不仅分散了领导精力,而且增
加了非生产性开支,影响了经营效果。1958年九三荣军农场的管理干部是406人,到1961年末
增加到756人,增加了86%;服务人员由274人,增加到408人,增加了50%;两者加在一起,占
生产人数的13.9%。1960年国营农场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生产上受到很大损失,然而
生产和工作上的“五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一评二调、共产风)盛行,“左”倾错误
严重的泛滥起来。由于这些错误严重的违背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给国营农场的经济建设带
来很大损失,如:
高指标: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深翻一丈,亩产千斤”、“万头猪场,万
只鸡场、万头牛场”等。全九三荣军农场计划1959年队队放出高产卫星,实现亩产千斤田,结
果都没有实。
浮夸风: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年代里,报喜不报忧,追求数量,不顾质量,说假话,
说大话,能吹牛的被认为是好干部。出现了干的好不如说的好,助长了懒汉思想。有的干部
则强迫命令。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
瞎指挥:生产不按自然规律办事,不适当的扩大大豆播种积。1959年,没化冻就播种,
结果全场有10,000多亩地没盖上土,浪费种子20多万斤;由于超过播期还播种,结果有5.7
万亩小麦亩产只有80斤,1.5万亩颗粒未收。在机务上,不顾机械寿命搞“轻伤不下火线”、
“昼夜连轴转”;封冻翻地,机械效率降低了。在水利上,不顾当地条件和实际可能,在老
莱河上搞了“以蓄为主”的水库建设,从各分场抽调二千多人,搞索道运土,人挑肩扛,十
冬腊月修了一个多月水库工程,结果失败,损失了三十四万多元。
共产风:农场的机械、物资被县评调走一些,共国营农场的产。国营农场为了实现“食堂
化”,吃饭在食堂,职工和家属吃国家,又共国家的产,严重地挫伤了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
广大干部和职工,面对着当时三年(1960一1962年)自然灾害的种种困难,和人民公社化中
“左”倾错误的影响,在党的领导下,没恢心,没屈服, 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机
车不能下地就人工播种,秋收时机械没油,就用笨办法打场,组织拣粮,尽力减少损失。粮食
先交给国家,1962年11月15日,跃进分场第一个完成交粮任务,12月30日,全场超额百分之十
三完成上交粮任务。口粮不足,就搞代食品,坚持“低标准,瓜菜代”,职工一个月二十五斤,
家属十八斤定量,吃麦麸子和野菜,克服生活上的困难。
1961年12月10日,在哈尔滨召开的东北地区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上,决定政企分开,根据黑
龙江省人委1958年2月28日“关于在国营农场和劳改农场地区,设置基层政权组织的决定”精
神,1962年初,单独设立了嫩江县九三乡,正式列入国家编制。机构单设后,任务明确了,使
之集中抓好政权工作。
划入农场的社队又大部分划出,共划出大队三个,小队十一个,863户,3,691口人,耕
地47,877亩,由农场给退赔金16.6万元,其中现金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