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工副业

第五节 工副业



开垦创建阶段,主要力量放在生产建设上,只是搞了一些急需的工业项目,如粮油加工、
制砖和机械修理。这些也都比较简陋。烧砖用树枝子,修理靠小烘炉,如当时的伊拉哈荣军农
场修理所长迟子祥,就是硬靠干劲,自己动手打铁,制造了一些急需的小零件和镰刀、锄头、
锹镐。
发展壮大时期,由于贯彻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工副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1952年各分场建立了专业畜牧队,全场先后搞起了养马、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养鸭、养
蜂、养蚕、养鹿、养兔等十大养,种药材、办作坊等工副业逐渐发展起来。1958年办各种小型
工业五十七个,工副业总产值达到一百零五万六千元,占全年总产值的8%。
生产建设兵团后期,对工副业的发展有了重视,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对办好“五小”工业
(小钢铁、小煤炭,小水电,小化肥、小机械)和“三为主”(从小土群做起,以小型为主,土法
上马为主,群众自办为主)的工业发展方针,做了全面安排,因陋就简,由土到洋,从小到大,
办起了一些骨干工业项目,使工副业生产有了较大观模的发展。1975年工副业总收入比1968年
增长百分之138,14%。这个阶段开办了小煤矿、建起了皮革厂、毛纺厂、糖厂、副业生产项目
大大增加,如烧酒、食品加工、药材种植、山产品采集、养蚕、养蜂等,达到场场办厂,队队
有专项。
到1983年垦区工业企业已达六十五个,不变价产值达六千一百六十四万五千元,其中有小煤
矿两个、橡胶厂一个、机械、制造、修理、加工厂(所)一百二十一个、建材二个、林业十二个、
食品十八个、毛纺、造纸、印刷各一个。当年生产原煤四万三千五百吨,发电一千三百八十七
万度,红砖九千五百零五万块,瓦七十八万片,白灰三千一百吨,翻新轮胎二百三十四条,机
引农具四十台、农机配件三千件、锯材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三立方米、机制纸四百四十吨、机制
糖一万三千三百五十三吨、白酒二百七十四吨、啤酒三百三十七吨、乳粉三百九十三吨、皮鞋
二万三千一百双、木耳三点五市担、榛子一万五千二百零二市担,蕨菜十六市担,上交国家蜂
蜜四百七十八点四市担,蚕茧一百三十市担,白瓜子七百六十五点二市担,鹿茸一万零一百五
十一点六市两,支援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外贸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