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水源第一节 地表水资源 垦区内主要河流有固固河,流域面积五百六十平方公里、门鲁河,流域面积五千八百平方
公里、科洛河,流域面积八千七百平方公里、老莱河,流域面积一千三百零六平方公里、南阳
河,流域面积二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多金河,流域面积三百七十平方公里,这六条河最后都流
注嫩江,而嫩江又在垦区内流长四十公里,流域面积一千六千四百—十平方公里。
据垦区内外二十四个(注)雨量站降水分析结果,多年平均降雨量四百七十二毫米,相当于
二十七亿立米水量、多年平均迳流深七十至一百七十毫米,相当于六亿七百立米水量,偏估年
份(P=75%)年迳流量二亿八千三百万立米。
地表水的时控分布呈以下几个特点:
(1)、地面上分布不均:由于南北地形、地势位置及植被等条件控制,年降水量由南向北
逐渐增加,变化幅度五十毫米,年迳流深变化幅度为一百零五毫米。北部场的局部地区虽年降
水量与南部各场相近,但由于下垫面因素和蒸发能力的影响,北部场年迳流深大于南部场。科
洛河、门鲁河、固固河流域雨量及迳流量均较大,老莱河、南阳河、多金河则偏小。
(2)、年际变化大:年降雨量的变差系数C,为0.12一0.29。年迳流深系数CU=O.32—1.08。
分布上是北部小,南部大。局内七个雨量站分析,最大年份降雨量七百三十八点五毫米,最小
年份降雨量二百四十九点—毫米,相差悬殊,见下表:
(毫米)
年迳流深变化更大,这种悬殊的变化,是年际间旱涝不均的重要原因。
(3)、年内降水分配比例悬殊:年降水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份,约占年降雨量的百
分之六十至七十。年迳流相差亦很大,造成年内春旱、秋涝。
地表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据南阳河水库三年水文观测分析,
在平均年份降水产流占年迳流的百分之四十五,地下水产流为百分之五十五,干旱年份占百分
之八十三。
(4)、泥沙与水质:由于植被复盖条件较好,汛期耕地亦多为植被复盖,故此河水中一般
含沙量较少,年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五至十吨,近几年有时增加,表现形式是主要土壤的沟
蚀和面蚀。
地表水的水质,一般为炭酸盐,重炭酸盐类低矿化度淡水,PH值在七左右,无色、无味、
无臭、透明、水质良好,适于饮用和灌溉。
注:指1981年调查时,除管局内七个观测站外,尚有老莱、柳家屯、科后、石灰窖、库莫
屯、门鲁河、霍龙门等雨量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