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各类自然资源第一节 天然草资源 垦区草地面积达一百八十九万八千五百二十三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三。草资源比较
丰富,发展畜牧业潜力很大,草原多,草质好,产量高,可放牧用地有—百五十一万多亩,目
前用于放牧和采草的仅有十万多亩,特别是垦区的优良牧草小叶樟,经济用途较广。
按不同的植被类型,草资源分布情况是:
(1)、柴桦沼柳灌丛草甸草原
此种草甸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形平坦处,雨季地表积水,土壤透水性不良,称之为水岗
地、尿炕地,土壤一般为沼泽化黑土和白浆化黑土。垦区常见以沼柳为主伴有柴桦、花白地榆,
地面往往生长着各种台草所形成的塔头墩子。主要生长着莓叶萎陵菜、白花地榆、黄旗马先蒿、
山尖子、轮叶沙参、三花龙胆、芦藜、轮叶婆婆那、小叶樟、台草等。其中白桦排子和笃斯甸
子经常呈复区出现,面积较大(三、五十亩至百十多亩不等),大部被开垦,三、五年后,肥力
较好。这种草原面积较小,各场均有。
(2)、针茅杂类草甸草原
此种草原在垦区南部农业区分布较多,在起伏的坡状平原上呈大面积,黑土层较厚,多已
作为可垦荒地。主要生长着贝加尔针,茅、苔草、兔毛蒿为主,伴生有分叉蓼、棉团铁线莲、
地榆、沙参、桔梗、败酱、火线草、柴胡、野火球、山葱、蓬子菜等,个别地方还生长胡枝子
和野玫瑰。
(3)、榛柴灌丛和五花草甸草原
主要分布在低山漫岗的坡地及岗顶,岗坡上,以垦区北部各场占的比例大,各场普遍有。
通常为中、厚层黑土,排水透水良好,被划为广、二类地,是草甸类型中水份状况最好的一个
类型,面积一般不大,往往与五花草甸相连接,大约占一、二类荒地的百分之三十。组成以榛
柴为最多,称为榛柴岗,通常伴有较多的胡枝子、野碗豆居类特别突出,如:山野碗豆、广布
野碗豆、大叶野碗豆、野火球等,较多的还有三脉山黑豆、箭头叶松草、山牛蒡、野玫瑰、垂
披俭草,齿包风毛菊、东风菜、紫菀、牡蒿、山葱、洋火头花,白鲜,东北野线莲等。此类型
系属五花草甸向森林过渡的一种旱生渲替的中间类型较多。
(4)、五花草甸草原
发育在各种类型黑土上的中湿生五花草甸是垦区荒地资源的最主要类型,多分布在水系河
漫滩一至三度缓坡,或低丘冲积扇等处,黑土层约三十至五十公分,有的可达一米,夏季特别
湿润,秋后较干燥,土壤水份较充足,但无积水。因此,无苔草所形成的塔头墩子,不加任何
措施即可开荒,划为一类荒地,面积较大,约占草原的百分之二十八,达五十三万多亩。五花
草甸植物极为丰富,主要有黄花菜、毛百合、金莲花、银莲花、轮叶沙参、蒙古沙参、分叉参、
东北婆婆那、箭头叶唐松草、聚花凤玲草、细叶香、小叶樟、芨芨草、缓草、剪割龙胆、蚊子
草、伪泥胡莱等。这些植物随着季节和本性的变化,给大自然点缀得红、黄、紫、绿等鲜艳的
景色。在局部排水良好的地段,还有中湿性植物,如菊科属乐草类,草势旺盛,密度大,草的
高度在一米以上。放牧或打用饲草优为最佳。
(5)、小叶樟苔草草甸草原
在河流、沟溪、泉水、沟渠、水泡子等沿岸、漫滩、河泛地地方,因受地表水及地下水的
影响,土壤为沼泽化草甸或沼泽土。小叶樟生长占草类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高达—米以上,
可作为割草地用来作饲草或苫房、打草苫子、造纸等用。在经常饱和而不积水的地方,
还有兴安老头草、三棱草等。
(6)、塔头苔草沼泽化草甸草原
此类型草原基本上常年积水,以塔头苔草为主,伴生有小叶樟,还可见到少量水芹、水木
贼、垂梗繁缓、山梗菜、梅花草等。在位于低洼处或河曲静流的水面上,经常有睡莲,水中有
酸子莱,水边有水葱,个别地方有芦苇,产量很少。在草原野生植物中,有丰富的各种药材,
如独活、龙胆、桔梗、沙参、赤勺、黄芪、柴胡、升麻、草乌、苍术等,每年都要采集—些。
附:九三垦区野生植物名录
(一)、木科 19、蒿柳
1、问荆 20、玉芯柳
2、水木贼 (六)、胡桃科
3、林木贼 21、核桃秋
(二)、蹄盖蕨科 (七)、桦木科
4、狭叶蹄盖蕨 22、水冬瓜赤杨
(三)蕨科 23、黑桦
5、蕨菜 24、白桦
(四)、松科 25、紫桦
6、兴安落叶松 (八)、榛亚科
7、鱼鳞云杉 26、榛柴
8、红松 (九)、山毛举科
9、樟子松 27、蒙古柞
(五)、杨柳科 (十)榆科
10、山杨 28、家榆
11、大青杨 29、春榆
12、越桔杨 (十一)、荨麻科
13、大黄杨 30、麻叶荨麻
14、杨柳 31、狭叶荨麻
15、蒙古柳 (十二)、檀香科
16、粉枝柳 32、百芯草
17、沼柳 (十三)、蓼科
l8、西伯力亚青柳 33、分叉蓼
34、卷茎蓼 (十八)、睡莲科
35、耳叶蓼 54、睡莲
36、箭叶蓼 (十九)、毛芪科
37、桃叶蓼 55、苹乌头
38、蒿蓄萎 56、草地乌头
39、毛脉酸模 57、细叶乌头
40、皱叶酸模 58、草玉梅
(十四)、藜科 59、驴蹄草
41、轴藜 60、单穗升麻
42、刺藜 61、棉团铁线莲.
43、灰绿藜 62、大花铁线莲
44、大叶藜 63、辣叶铁线莲
(十五)、苋科 64、飞燕草
45、苋菜 65、芍药
(十六)、马齿苋科 66、掌叶白头
46、马齿苋莱 67、毛茛
(十七)、石竹科 68、箭头唐松草
47、毛轴骚缀 69、趣果唐松草
48、垂根繁萎 70、贝加尔唐松草
49、兴安繁萎 71、短瓣金莲花
50、东北石竹 (十九)、木兰科
51、剪秋萝 72、五味子
52、女姜菜 (二十)、十字花科
53,麦平草 73、齐菜蔷
74、播娘蔷 95、稠李李
75、线叶花旗芋 96、山里红
76、荸苈 97、山丁子
77、月花菜 (二十三)、豆科
78、球果焊莱 98、蒙古黄蓍
(二十)、景天科 99、斜茎黄蓍
79、七三七 100、山岩黄蓍
80、长药景天 101、三脉山黧豆
(二十一)、虎儿草科 102、山黧豆
81、梅花草 103、胡枝子
(二十二)、蔷薇科 104、兴安胡枝子
82、柳叶绣线菊 105、细叶胡枝子
83、乌苏里绣线菊 106、草木犀
84、绢毛绣线菊 107、多叶辣豆
85、龙牙草 l08、苦参
86、蚊子草 109、野火球
87、叉叶萎陵菜 110、
88、莓叶萎陵菜 111、歪头菜
89、翻白萎陵菜 112、多茎野碗豆
90、野玫瑰 113、广布野碗豆
91、大白花地榆 114、山野碗豆
92、小白花地榆 115、大叶野碗豆
93、地榆 (二十四)、牡牛儿科
94、山杏 116、绒背老管草
117、兴安老管草 (三十三)、千屈菜科
118、草鼠掌 133、干屈菜
119、块根老管草 (三十四)、柳叶菜科
(二十五)、芸香科 134、柳兰
120、白鲜 (三十五)、菱科
121、黄波萝草,135、菱角
(二十六)、大戟科 (三十六)、
122、狼毒136、独活
(二十七)、槭树科 137、柴胡
123、色木 138、水芹
124、茶条槭 139、狭叶泽芹
(二十八)、椴树科 140、防风
125、紫椴 141、东北迷果芹
(二十九)、锦葵科 (三十七)、山菜菊科
126、野西瓜苗 142、红瑞木
127、冬葵 (三十八)、杜鹃花科
(三十)、金丝桃科 143、兴安杜鹃
128、长柱金丝桃 144、笃斯
129、短柱金丝桃 (三十九)、报春花科
130、乌线金丝桃 145、点地梅
(三十一)、沟繁缕科 146、黄莲花
131、三萼沟繁 (四十)、木樨科
(三十二)、瑞蕃科 147、水曲柳
132、洋火头花 (四十一)、龙胆科
148、大叶龙胆 168、薄叶黄芩
149、剪割龙胆 169、小叶黄芩
150、三花龙胆 170、百里香
151、睡莲 171、野薄荷
152、莲叶杏菜 (四十六)、玄参科
(四十二)、旋花科 172、穗花马先蒿
153、打碗花 173、黄旗马先蒿
154、中国旋花 174、大花马先蒿
(四十三)、花葱科 175、细叶马先蒿
155、花葱 176、马先蒿
(四十四)、紫竹科 177、山马先蒿
156、勿草 178、轮叶马先蒿
157、附地草 179、柳叶婆婆那
(四十五)、唇形草 180、东北婆婆那
158、多花筋骨草 (四十七)、车前科
159、水辣针 181、车前
160、香蕾 182、平车前
161、夏玉草 (四十八)茜草科
162、野芝麻 183、蓬子菜
163、狭叶益母草 184、砧草
164、益母草 (四十九)、败酱科
165、地瓜苗 185、岩败酱
166、东北裂叶荆芥 186、毛节败酱草
167、黄芹 187、败酱
(五十)、山萝卜科 209、黄金蒿
188、蒙古山萝卜 210、臭蒿
(五十一)、桔梗科 211、青蒿
189、轮叶沙参 212、万年蒿
190、狭叶沙参 213、万年莲
191、乌苏里沙参 214、裂叶蒿
192、蒙古沙参 215、水蒿
193、紫戏风珍草 216、艾蒿
194、雾花风珍草 217、柳叶蒿
195、党参 218、黄蒿
196、山梗菜 219、壮蒿
97、桔梗 220、大籽蒿
(五十二)、菊科 221、兔毛蒿
198、轮叶泽生 222、兔儿
199、东风菜 223、山尖子
200、紫苑 224、金缓索吾
201、麻氏紫菜 225、北索吾
202、阿尔太狗娃花 226、蹄叶索吾
203、旋复花 227、牛蒡
204、火绒草 228、关苍术
205、鬼计草 229、烟管蓟
206、苍耳 230、初州漏芦
207、单叶蓍 231、齿叶风毛菊
208、细叶蓍 232、羽叶风毛菊
233、伪泥胡菜 251、垂披剑草
234、草地麻花头 252、披剑草
235、风毛菊 253、野古草
236、山牛蒡 254、早熟禾
237、全绿叶山柳菊 255、草地早熟禾
238、苦莫菜 256、草原羊毛
239、毛脉山蒿菊 257、落草
240、兴安毛莲莱 258、芨芨草(燕麦芨芨草)
240、鸭葱 259、羊草
242、蒲公英 260、水稗子草
五十三)、香蒲科 261、网草
243、小香蒲 262、星星草
(五十四)、黑山棱科 263、乌唐
44、黑山棱 264、异燕麦
(五十五)、眼子菜科 265、展穗雀麦
245、光叶眼子菜 (五十九)、获科
(五十六)泽泻科 266、芦苇
246、泽泻 267、金色狗尾草
(五十七)、花
247、花
(五十八)、禾木科 (六十)、沙草科
248、小叶樟 270、修氏苔草
249、大叶樟 271、灰麦苔草
250、狼尾草 272、漂筏苔草
273、棉花沙草 285、玲兰
274、三棱草 286、一轮贝母
275、直穗苔草 287、马氏药芦
276、水葱 288、药芦
(六十一)、鸭趾草科 289、双叶午鹤草
277、鸭趾草 (六十三)、鸢尾科
(六十二)、百合科 290、马
278、小根蒜 291、燕子花
279、葱野 292、射干鸢尾
280、黄花菜 (六十四)、兰科
281、毛百合 293、大花杓兰
282、山丹 294、斑花杓兰
283、细叶百合 295、手掌参
284、玉竹 296、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