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特产
第六节 特产
九三农管局地方土特产比较丰富,品种较多,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誉,有的特产成为出口外
汇的财富,每年都要大量采集,供应市场或出口换取外汇。
貂皮——主要是职工家属人工饲养的水貂,这几年来彩貂大部淘汰,主要是养黑貂,国际
市场需要量大。所属各场均有饲养。貂皮具有毛色光亮、不沾水、皮薄、量轻、耐磨、保暖性
能良好等特点。经加工部门制成的貂皮服装及貂皮棉帽式样美观大方,颇受欢迎。
猴头——主要产地在建边、嫩北、山河等农场,嫩江、七星泡、尖山、荣军、红五月农场
也曾采集过。生于柞树,子实体肉质、块状,直径5—10厘米,白色,干燥后淡褐色,形似猴头,
故名。系有高级营养的食用菌类食品,含有维他命、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亦供药用,有助
消化、滋补、抗癌的功效,曾被称谓“猴头,燕窝,沙鱼翅”名贵佳肴品,为食品中之佳品。
蕨菜——主要产地在鹤山、跃进、大西江、嫩江、七星泡、山河、嫩北、建边等农场。野
生植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经加工配制可制药)采摘后加盐腌制可存放几年不坏,在凉水中泡
去盐份,切碎炒肉、蛋或别的副食品均可,食之别有风味,增加食欲。产品深受日、美等国欢
迎,据传在日本为国宴或家宴菜肴。
金针菜——又称黄花菜。垦区各场均可采集,系野生多年生宿根草木,每年六月份开花,
花蕾黄色,花态形针,故称金针菜,盛开时节,黄花满地,十分喜人。采集花蕾蒸熟或用开水
炒一遍,易于晾晒,干后金黄,即可保存食用,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爱的佳肴蔬菜。
人参——主要产地七星泡、大西江(七十年代初、中期颇有名声,根茎大,产量多,曾参
加展览。后因经营亏损,缺乏科学技术而停止生产。1983年集体经济职工又开始生产培育)等
场。系人工培植家参,多年生植物,培育技术条件严格。植株掌状复叶,轮生。初夏开花,花
小,淡黄绿色,伞形花序顶生。果实扁球形,红色。被称为“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
草)之一,属名贵药材。含有多种化学成份,如皂甙、挥发油、人参炔醇醇、葫萝卜留醇和蛋
白质合成促进因子等。具有“补虚扬阳之功”,同时还具有兴奋中枢,致善免疫机能,促进造
血和消化的功能。是一味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补药。
榛子一—垦区各汤灌木丛中均有生长,一般株高一米左右,多年生乔木,早春先叶开花,
雌雄同林,雄花排列成柔荑花序,雌花包于花芽内,仅露红色花柱。小坚果近球形,托有钟状
总苞,每个总苞包有有3一7粒坚果(俗称榛子)每年八月中下旬成熟,便开始采集。其果实含油
脂量大,营养丰富,食用或榨油均可,味香适口。商业部门每年大量收购供应市场。
榛蘑——垦区各场的天然次生林中自然生长,逢秋雨多的时节产量丰盛。系食用菌,菌肉
厚,呈黄褐色。采摘后晾晒干的快,收缩性小于其他食用菌,一般不易腐烂,好保管贮藏。还
可鲜时用开水抄后将菌虫去掉用盐腌上,炒菜时亦保持鲜味味道。榛蘑颇受职工、家属们的欢
迎。应时季节人们成群结队,大筐小篓,肩担车推的采摘,以供食用或向商业上交售。由于榛
蘑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几乎家家户户有贮存,成为年节佳菜,或招待贵客好友。经过加工,
还可药用,如制取抗生素等。
木耳——又称黑木耳,木耳是靠菌孢子自然散落在林木枝干或枯木上生长的,半透明的胶
体。肉质薄嫩,茶褐色或深褐色,干燥后变为灰黑色。垦区各场的天然次生林中均有生长,尤
以山河、嫩北、建边农场产量较多。木耳营养价值高,含有l0.6%的蛋白质、65%的糖类。在
100克木耳中,含有185毫克铁、357毫克钙和201毫克磷。木耳质地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
从古到今一直喜爱的食用珍品之一。木耳药用,有益气轻身,滋补强壮,通便治痔的效用,并
可去瘀生新。我国木耳在世界上享有名望,每年出口量上千吨,每出口一吨黑木耳可换回外汇
约2万美元。近几年来,人工培植逐渐增多,而人工接种的产量比自然产量高,效益大。
飞龙——又名花尾榛鸡。在建边农场的林木中常有发现。体长近40厘米,羽毛烟灰色,喉
部棕色,常隐于树上,善奔走,食物随季节变化,以植物为主,夏季也吃昆虫,冬季集群生活,
钻入雪下过夜。飞龙系东北林区珍鸟,用于招待贵宾佳客之名莱。飞龙肉洁白鲜嫩、清秀、别
有风味,飞龙汤清澈味美,汤肉或氽或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