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农业气候资源 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受着外界自然条件制约,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造自然,
实现农业生产高产、稳产,对垦区自然特点进行分析,以便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然优势,合理的
实行科学种田。
(一)热量资源
大于和等于各界限积温,在垦区农业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考虑到本地区的
积温保证情况。由于垦区受地理位置等条件影响,积温的保证情况也有所不同,以大西江、红
五月、嫩江、七星泡、嫩北农场等为例,说明垦区大于和等于各界限积温的保证情况。从表中
可以看出垦区南北积温相差很大。历年日平均气温大于和等于零度积温。以嫩江和大西江农场
为例,南北相差94.7C°;大于和等于7C°积温两地相差185.9C°;大于和等于l0C°积温相
差242.3C°。
历年日平均气温≥0C°积温表
历年日平均气温≥10C°积温表
(二)水分资源
垦区降水条件有利发展农业生产,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在全年水
分保证的情况下,作物生长季7月份K<1,水分有余。6月和8月份K>1,水分不足,特别是红
五月农场是垦区易干燥地区。
从全年干燥指数分析,全垦区都在K<1,水分条件比较优越。从全年降水量分析,保证
率在80%,(注:K>1或K
区平均35.3毫米;夏季平均256.4毫米;秋季平均49.4毫米。
历年降水与干燥指数表
由于降水年际之间变化是比较稳定,但除红五月农场年变异数在22.2较大外,其它各场
都小于20,8月份降水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在50以上,因而易受旱涝的威胁。
(三)光能资源
光能资源是农业生产中衡量一个地区的热量条件,全垦区历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618.3
小时,5—9月总日照时数为12,137小时,最多月份6月平均为2,701小时,最少月12月,仅
有150—170个小时。由此可见日照时数年度变化很大。据太阳幅射资料分析,垦区太阳幅射
历年平均在101—118千卡/C立方米,相当长江中下游,所以垦区的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在农
业生产中潜力很大。
光能资源分布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