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农业气候指标

第七节 农业气候指标



九三垦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是大豆、小麦、少量玉米,是黑龙江省马苓薯的主要产区,各
种作物对光、温、水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有关主要农作物气候指标如下:

(一)小麦:

小麦生育期短,整个生育期中,早熟品种,生育期85—90天,大于和等于零度积温1,350—
1,400C°;早熟品种需要1,300—1,350C°;90一95大的中熟品种需要大于和等于零度积
温1,450—1,500C°;晚熟品种,生育期在95—100天,需要大于和等于零度积温1,500一
1,550C°;从垦区零度积温分布情况,历年平均在2,560—2,740C°之间,温度的保证率
可以100%能够满足小麦对热量的要求,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在300毫米左右,而垦区全年降水
量平均在483毫米,6—8月降水量就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0%,有利小麦生长发育。

(二)大豆:

大豆是喜温作物,它对热量的反映较为灵敏,它的最适宜播种指标,气温7—10C°,气候
平均气温稳定通过7C°,土壤解冻3050公分全局平均出现在4月下旬一5月上旬,因此这时是大
豆的最适宜播期,最晚不能超过5月中旬末,过晚会因热量的浪费造成青晚熟,最后造成秋霜的
危害。大豆生育期要求大于和等于1C°积温,出苗到成熟120天中晚熟品种,播种到成熟需要大
于和等于10C°积温2,400—2,450C°;出苗到成熟115天的中熟品种,播种到成熟需要大于
和等于10C°,积温2,350—2,400C°;出苗到成熟105天的中熟品种,播种到成熟需要大于
和等于10C°积温2,300—2,350C°,而黑河三号中熟品种,播种到成熟需要大于和等于10C°
积温2,000—2,050C°;85天的极早熟品种,需要大于和等于10度积温在1,900—2,000C°。
根据垦区大于10C°积温分布情况统计,由南到北在1,900一2,300C°之间,1,960—2,250C°
之间保证率在800%,建边农场在品种引入上,必须选择适宜本区热量条件的高产品种。大豆对
水分要求较多,特点是苗期和开花期,是需水的关键期,雨量100一180毫米为宜。垦区6—8月
降水量,一般能够满足大豆的生长发育需要,此段降水量全局平均在300毫米左右。雨量较为充
沛,但由于个别年份的雨量推后,而影响苗期生长发育,1961年由于春雨来的晚,春旱使大豆
出苗不齐。大豆全生育期需水量在400毫米左右,5—8月全垦区历年平均降水量355毫米,可以
满足大豆的需要。

(三)玉米:

玉米的最适宜播种温度,日平均气温回升7度,播种后气温高于9C°,有利出苗,一般在4
月下旬和5月初最为适宜。全生育期110天的中熟品种,大于和等于10C°积温需2.300—2,400C°,
100的天早熟品种需要大于和等于10C°,2000—2,100C°,105—95天的极早熟品种,需要大
于和等于10C°积温1,950—2,000C°晚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在2,300C°以上的,在垦区是不能
得到热量的满足。玉米是耐旱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在300一400毫米,7月份是需水的关键期,
也是全垦区雨量最充沛的月份,全局历年7月份平均降水量在138毫米,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较为
有利,5—8月降水量可以满足玉米的需要。

(四)马苓薯

从自然条件分析一至四区是有利马苓薯的栽培和种植,产量高,当5—10公分上壤湿度达到
8C°时,化冻25—35公分即可播种,要求土壤湿度在250%一30%,当块茎形成时,全垦区的热量
和水分条件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一般降水量在30一70毫米为宜。

各种作物适宜播期气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