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苗圃发展和沿革。
第六节 苗圃发展和沿革。
苗圃是从1952年春现设计、现规划、现准备种子、物资、现配备人员。划圃地30亩,配技
术员一人,工人四人。边生产、边打井。由于地下水位低,井深三十余米,当时条件差无法提
水,又在1953年春搬迁到现在科研所位置,扩大苗圃面积达60亩,建果园60亩。当年生产各种
苗木150万株,足够造林用苗木,从这年起每年育苗面积根据造林规划任务扩大而增加,在1957
年苗圃面积达225亩,技术员2名,工人30余人,基本做到用啥苗,育啥苗,每年生产苗木达三
千万株。达到苗木自给有余,每年还向外地兄弟单位提供苗木。开始育苗时育些阔叶树种的播
种和无性繁殖,逐步增加针叶树种,花卉树种,由简到繁。在50年代又培育大批杨树实生苗,
技术更为复杂。各农场分别建起苗圃,自己生产苗木,供应造林局直苗圃生产的苗木补充各场
之不足。由于各场苗圃生产稳定,逐步将局苗圃生产任务压缩,转向科研。截止1982年底全管
局有专业苗圃12个。每年可以生产成苗3一4千万株。苗木自给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