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共青团和少先队 一、共青团组织的变化情况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和后备军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
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其任务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和少先队工
作。
1949年,当时的三个农场各成立一个团支部,名叫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鹤山机械农场、八一
五机械农场、伊拉哈荣军农场团支部。1953年三场合并后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国营九三荣
军机械农场总支委员会,下设九个团支部。1957年7月,按照全国青年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决定,
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当年3月召开了国营九三荣军农场第一届团员代表大会,出席大会
代表l30名,列席代表10名,选举了白连宝同志为团委书记。1959年6月召开了国营九三荣军农
场第二届团员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131名。1962年以前团的工作由县团委领导。1963年以后
团的工作由共青团嫩江地委领导。“文化大革命”运动先期,团的组织停止了活动,1968年组
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后,团的工作机构在师组织科,叫做团工委,各团的工委工作机
构在组织股。1971年五师召开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1976年成立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后,于1976
年12月召开了共青团黑龙江省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正式代表375人,
列席代表60名,选举二十七名委员、单明生同志为团委副书记。
附:九三农管局近几年团组织情况表
二、各个时期团的工作活动
创建时期,团的组织针对大批青年入场参加开发建设,配合党组织向青年进行远大理想、
艰苦奋斗的教育,在青年中组织学习技术,实行师徒包教包学,使大批青年树立了爱场如家,
为国家增产粮食,建设好机械化大农业的思想。
九三管局近几年团组织情况表
发展壮大时期。紧跟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了适合青年特点的各种活动。团县委1956年9月
4日专门对农场团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既:(1)开展先进生产者活动;(2)提高文化、技术
水平:(3)活跃文体生活;(4)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场团委组织青年大力开展了比工
作、比学习、比进步,献身农场事业的活动,二队团支部有40%的团员,30%的青年在“三比”
活动中受奖。1957年春天拣粮3,366公斤。这个团支部学文化,学技术每天坚持一个小时,每
人会唱两首歌曲,会跳两个舞蹈,球类活动也坚持经常,全队男女老少都参加了文体活动,一
分场开展的五项活动,收效显著,受到党委和团委的表扬。既拣粮活动:拣粮6,600公斤,平
均每人30公斤;积肥85吨,每人平均500公斤;植树造林;在“五四”、“九三”两个节日,突
击植树七垧,每人业余时间包裁包活25棵;种植向日葵;全分场共种1.2垧,为国家增加油料;
组织家属妇女参加生产,每户养二口猪,劳动50一100天,增加收入100一150。元。二分场五队
的青年监督岗由九名同志组成,出了岗报(黑板报专刊),对各种不良倾向进行揭露和监督,起
了很大作用。监督岗监督物资管理有漏洞,保管员马上改正,以后再没丢失工具。
三年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针对大跃进造成的“五风”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在青年中注重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组织青年在关键的工作上开展突击活动,并
组织学习雷锋,做好事,树立了一代新风气。
兵团时期。针对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来到边疆建设,在青年中开展光荣传统教育,阶级教育,
新老职工团结教育,战备教育,并大力开展各种友谊活动,如文艺演唱组,创作组、体育小组、
办“青年文化活动室”等,使这些青年成长较快,涌现一大批先进人物,并有1,975人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13,675人加入了共青团,1,131人担任了排、连、营、团的领导工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广大青年中,加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大力开展
“两个文明”建设活动,“五讲、四美”新风气到处可见,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
会主义)的思想大大树立,采种支甘活动卓有成效,为革命学习科学的风气蔚然成风,涌现了一
大批“新长征”红旗手和先进集体。
三、少先队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群众组织,共青团受党的委托领导少先队。
1949年10月13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做出决定,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1951年在
鹤山、伊拉哈荣军两个农场的小学校建立了少年儿童队组织,以后逐步扩大。1953年改称中国
少年先锋队 (简称少先队)。
团组织本着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培养少先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建壮、活泼、勇敢、诚实和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配合学校中心工
作,开展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各种活动,使儿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
人。管理局团委曾两次组织夏令营到五大连池和大连市活动。
“文化大革命”中,各小学校普遍建立了红小兵,少先队停止活动,1981年又正式恢复了
少先队组织。附:近几年少先队情况表
九三农管局近几年少先队情况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