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垦公安局
第一节 农垦公安局
一、农垦公安局机构沿革
1949年鹤山、八一五、伊拉哈容军农场各有一人兼保卫干事。
1951年末,鹤山八一五农场,后改为国营九三机械农场,设人事股,内有负责保卫干事
两名,股长李天良。
1953年九三、荣军两场合并。名为国营九三荣军机械农场,设保卫股,股长孙世祥。
1956年3月国营九三荣军机械农场保卫股改为保卫科,副科长孙世祥。红五月、大西江农
场设保卫股,嫩江农场设人事保卫股。
1958年6月成立嫩江县公安局星火派出所,负责人孙世祥。嫩江派出所、鹤山派出所、荣
军派出所、跃进派出所、九三派出所、大西派出所、红五月农场仍是保卫股。
1958年11月派出所,保卫股撤销、成立嫩江县九三人民公社政法武装部,负责人孙世祥。
1959年3月政法武装部撤销,成立嫩江县公安局九三分局,分局长于君清、政治指导员孙
世祥、分局副局长王广恩。大西江农场、鹤山农场、旭光农场、红五月农场、铁锋农场、九
三农场、前锋农场、跃进农场、高峰马场、绿野羊场,各配一名保卫干事。
1967年10月,九三农垦局革命委员会设立保卫组,组长全为民。
196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设立保卫科(内含军事
法院),科长费国文、副科长牛玉、史占岭、甘国恒。1974年,孙世祥任副科长。兵团五师下
属团设保卫股,独立第一营、师直设立保卫组,大杨树煤矿、医院、拉哈转运站各配一名保
卫干事。
1976年3月兵团五师撤销,九三农管局成立,公安业务暂归嫩江县公安局,机构名称分别
是:嫩江县公安局九三分局,分局长孙世祥,副教导员高永苓,分局下设局直中心派出所,
嫩江县公安局红五月分局、荣军分局、大西江分局、鹤山分局、跃进分局、尖山分局、七星
泡分局、嫩江分局、山河分局、嫩北分局、建边分局、九三农管局一些重要直属企、事业单
位设保卫科、股。
1980年5月黑龙江省九三农垦公安局建立,下属九三、红五月、荣军、大西江、鹤山、跃
进、尖山、七星泡、嫩江、山河、嫩北、建边十二个分局,分局所属二十三个派出所。
看守所;1959年4月兵团五师保卫科设看守所,1976年3月兵团五师保卫科撤销,看守所
也撤销。1980年5月九三农垦公安局建立九三农垦看守所,担负终审未决人犯的看押,所属的
十一个农场公安分局设行政拘留所,担负受治安管理处罚人员的看管。
消防队:1971年4月兵团五师保卫科成立了消防队,担负九三农管局局直及附近农场的火
灾扑救工作。
二、案件侦破
对所发生的案件,做到了破案快,执法严,充分显示了公安保卫工作的威力,有力的保
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打击了各种犯罪分子。
1957年9月国营九三荣军农场第五分场的耕牛被盗一头,经公安机关侦查破获系一名当警
卫的工人李发监守自盗,被嫩江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1961年大西江农场发生—起亲生父亲杀死亲生育女的案件,经九三公安分局的及时侦破,
只用了二十四个小时,便将犯罪分子捕获归案,予以依法制裁。
1973年8月,四十五团八连战士,上海女知识青年苏彩女外出送同志,在返回连队途中被
害。发案后被及时侦破,兵团五师军事法院将罪犯李自强判为死刑。
1983年6月26日,流窜犯闾振荣(吉林省九台县人,一贯以盗窃为生,曾两次被判刑,刑
期合计二十一年。1974年因盗窃牲畜,被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在服刑
改造期间,因病于1982年12月1日在哈尔滨监狱保外就医)在保外就医期间,流窜到九三垦区,
于当日深夜十一时许盗窃建筑公司三队役马两匹,马驹一匹,价值四千五百元,被巡逻民警
截获。九三农垦法院判处闾死刑,于1983年11月20日执行枪决。
三、青少年犯罪及挽救工作
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危害社会治安,妨
碍安定团结,而且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遵照中共中央(1979)58号和(1980)51号文件精神,九三农垦公安局在管理局党委的统一领
导下、与宣传部、工会、团委、教育处、劳资处密切配合,成立了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下设
办公室,全局还成立了青少年帮教小组325个,建立青少年活动阵地255个,转变了后进青年175
人。对后进、劣迹青少年还注意了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工作。1981年全管局青少年违
法犯罪共213人(其中学生52人,青少年161人),这些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法制观念谈簿,头脑
空虚,不计后果,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他们视为常情,哥们义气代替了正常的社会关系,但是他
们都是处在成长阶段,可塑性大,尖山农场1981年犯罪人数中,学生占50%。局直菜队小学,一
个二年级10岁的学生,一天扒窃三次。七星泡农场青年李长春因女朋友不同意与其谈恋爱,竟
用铁棍将女方及其男朋友打死。
通过对他们进行革命理想和前途的教育,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他们进行道
德规范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新的道德风尚和法制观念。除有59人因犯罪情节严重
而受到拘留或判刑外,其余154人均被挽救教育过来。跃进农场三队青年×××,局直第一砖厂
青年×××,用现身说法的形式,讲述了浪子回头的经过,制材厂×××在各级组织的关怀及
帮助下,成为一名先进工人。这些典型对有劣迹行为的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很大。各级党
委坚持了以教育为主,从感化入手,调动积极因素,使那些犯罪的青少年重新做人。
四、治安保卫工作
“文化大革命”之前,企业、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组织健全,力量较强,防范细致,
对各项工作促进很大。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成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基础的重要力量。
这些治保会在当时基层对四类分子监管,民事纠纷调解,小拿小摸处理,掌握违法乱纪情况等
做了大量工作。各单位都选派了党员(或团员)、身体好、工作事业心强,群众威望高的人当警
卫,对防盗、防火担起了重任。这种组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1979年之后,这种组织
又恢复和健全起来,共有治保会313个,多数发挥了作用。
九三农垦公安局对垦区的治安状况进行了全面管理,严格了户口管理、重点人口管理。枪
支弹药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管理、重点部位管理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消防工
作,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事件的发生。
1981年3月,九三农垦局公安局通过二十天的全局治安防范大检查,评出了红五月和七星泡
公安分局为治安防范较好局,嫩江农场第六派出所和七星泡农场朝阳派出所为治安防范较好所。
垦区的“三库、一店”(金库、枪库、物资库;商店)普遍达到了“三铁一固定”(铁皮包门、窗
有铁护档、金库加铁罩,把金库固定在一定位置上,达到进不来、砸不烂、搬不走),加强了这
些要害部位的设施,在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方面,九三分局多年来没发生任何事故。7月15日,管
理局下发了《关于农场机关、企事业内部安全防范工作暂行规定》。
五、严力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斗争
根据中共中央(1983)31号、(1984)5号文件精神,管理局党委直接领导了严力打击严重刑
事犯罪的斗争。
在总局公安处,管理局政法委的指导下,以及检察院、法院的有力的配合,九三农垦公安
局遵照“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方针,从1983年8月25日到1985年先后进行了严力打击严重
犯罪斗争。在这次空前规模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广大公安干警认真学习中央文件,
领会上级精神,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发动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大打一
场人民战争。在斗争中广大公安干警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依法捕获了大量强奸、杀人、盗窃
及流窜团伙等各类刑事犯罪分子,使垦区内浮在面上的刑事犯罪分子基本上扫荡一空,狠抓了
捕获流窜犯,追捕逃犯的工作,并且挖出了一些隐藏较深的刑事犯罪分子,“稳、准、狠”的
打击了刑事犯罪的嚣张气焰。
经过严力打击,刑事案件发案率有了明显的下降,1985年刑事案件发案率比1984年下降了
一倍多,垦区社会治安出现了明显好转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