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电影

第六篇 文体卫生篇

第四十一章 文化事业

第一节 电影



九三农管局电影放映工作创建于1952年,当年上级拨给一套苏联200型16毫米放映机。建
场初期,农场没有发电设备,各方面条件很困难。为了在“北大荒”演上电影,受到农场领导
和职工们的关心,修理厂的直流电,仅能带动一两台车床,进行农机检修。放映电影,需要50
周交流电,在各方面支持与关怀下,由修理厂勉强凑了一台小发电设备,供放映电影用。春播,
首先在场部放映了第一场电影,放映的影片是苏联故事片《萨根的春天》。当时,食堂挤满了
场部的所有职工。虽然当时发电机周率超过50周,声音还不够理想,但在“北大荒”能看上电
影,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接着开始在各作业区(以后改分场)轮流着放映,所到之处,无不
感到高兴、新奇。此后电影事业逐渐发展壮大,从少到多,由电影组变为电影队、电影总队、
电影工作站、电影公司。
  1968年以后,兵团的影片实行直供,从制片厂直接到兵团,缩短了供应时间,师、团电影
放映要比地方放映早三个月到半年,如上映《卖花姑娘》时,比嫩江县早一年,当时嫩江、讷
河两县有300多人乘火车到五师看电影。
  1980年拥有放映人员189名放映机62套,放映点遍布南北200公里,管理局设有电影公司,
有专职人员10名,下有流动电影队40个,固定俱乐部20个,这些俱乐部有尖山农场、跃进农场
等放映厅都是八十年代新型的影剧场。进入1976年,全管局每年放映电影达两万多场次,平均
每个职工看48场次。1981年全年发行收入达到三十一万多元。
  1982年秋季开始,管局有了自己的电视转播台以后,电影放映逐年下降,1984年全年仅放
映了三千余场次电影,收入六千余元。